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定稿)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定稿)

备注:1-3项由护士操作。
4、判断呼吸和大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由喉结向内侧[患者右侧]滑移2cm检查颈动脉搏动,1分),同时俯身耳听、面感、眼视患者胸廓判断呼吸,5秒<时间<10秒(1分),口述“自主呼吸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1分)
医生判断后立即通知护士准备呼吸气囊和除颤仪(1分)
5、安置体位:去枕平卧(1分),确认硬板床或置按压板(0.5分),解开上衣并松解裤带(0.5分)
6、行胸外心脏按压
①术者体位:位于病人右侧,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选用踏脚凳或跪式体位(2分)
②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骨中下1/3处(口述,0.5分;操作1.5分)
③按压姿势:臂长轴与胸骨垂直(0.5分),双手掌根重叠,手指扣手交叉(0.5分),手指不触及胸壁(0.5分),双臂肘关节绷直(0.5分),以髋关节为支点运动,垂直向下用力(1分)
操作方法与程序(86分)
1、护士口述:“物品准备完毕,操作开始” 开始计时(1分)
2、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双肩(1分),俯身分别对左、右耳高声呼叫:“喂,你怎么啦?”(1分,每侧0.5分),口述:“意识丧失”(1分)
3、呼叫同事:口述:“5床患者需要抢救,快来人”(1分),看开始复苏时间(1分),解开衣领(1分)
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左手掌外缘置患者前额,向后下方施力(0.5分),使其头部后仰,同时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患者颌下骨下方,旁开中点2cm(1分),将颏部向前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1分),下颌角与耳垂连接和身体水平面呈900(1分)。疑有颈椎骨折采用托颌法(口述,0.5分)
8、护士站床头连接呼吸囊、面罩与氧气,将气囊递交医生(0.5分),调节氧流量10-12L/min(0.5分),医生以“EC”手法固定面罩(2分),挤捏呼吸囊,挤压时间大于1秒(0.5分),使胸廓抬起。成人潮气量为500ml~600ml(口述,0.5);胸外心脏按压期间,呼吸面罩置于患者面部,不必拿开,人工呼吸过程中,护士协助医生保持气道通畅(2分)。
成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参赛选手号:
项目
操作规程
扣分
扣分理由
操作前准备(6分)
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0.5分)、态度严肃(0.5分)、反应敏捷(1分)医生护士1个人未达到标准扣1/2分值。
2、环境准备:脱离危险环境,(环境医生环顾四周,口述:环境安静安全,0.5分),抢救无关人员(护士口述:没有与抢救无关人员,0.5分)
3、用物准备:模拟人(0.5分)、硬板床或硬板(0.5分)、挂表(0.2分)、听诊器(0.2分)、纱布(0.2分)、弯盘(0.2分)、电筒(0.2分)、记录单(0.2分)、血压计(0.2分)、吸氧装置(0.2分)、呼吸气囊(0.2分)、除颤仪(0.2分),医生护士共同准备。
备注:操作)
⑤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口述1分)
⑥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1(1分),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1分),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1分)
7、开放气道
①检查确定有无颈椎骨折,并报告无颈椎骨折(1分)。双手轻转头部,检查口腔(1分),去除异物(口述无义齿,1分)
评委:
11、安置病人,医生与病人交流,告诉病人注意事项,处理用物。(口述)(2分)
12、洗手,时间>15秒(口述,1分),记录(口述,1分)
综合评价(8分)
1、关爱患者,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分)
2、双人配合协调、默契,动作流畅、正确(2分)
3、急救意识强(3分)
4、操作时间不超过3分钟,提前不加分(1分,每超过10秒扣0.5分,不足20秒按20秒计算)
9、按压-吹气比:30:2,连续操作5个循环(40分)
10、终末判断:医生判断大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是否恢复,5秒<时间<10秒(1分), 同时查看瞳孔和面色,观察有无肋骨骨折等按压并发症(1分),护士测量血压,报告:血压90/60mmHg(1分),医生口述“自主呼吸与大动脉搏动恢复(0.5分),瞳孔较前缩小(0.5分),面色(0.25分)、口唇(0.25)、指甲转红润(0.5分),测量血压90/60mmHg(0.5分),心肺复苏成功(0.5分)”,报告复苏成功时间(1分)。护士拆除呼吸气囊(0.5分),调节氧流量2-5L/min(0.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