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水画的意境》课后题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课后题答案

四、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 诗词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示例】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的时候,朦 胧的月光斜斜地映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家家庭院都是一半
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 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辽阔的天空中,似乎也被夜的 静寂所感染,连云彩也不敢随意飘动,只有一轮斜月和横 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 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敏感的小虫却首先感受到了 夜晚空气中所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 来,声音是那样清脆、欢快,而诗人也在这虫鸣声的启发 下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约看出一丝 新绿。诗人没有选取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常见的春的标 志,而独独以静谧的月夜为背景,采用了静中有动、以动 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尤其是 最后两句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示范作用。 (2)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 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 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 有知识性。 (3)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 诗、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 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 性;同时,引用领袖的诗词,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 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 (4)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
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 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 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二、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 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 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 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 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 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参考答案: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 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地写作, 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 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参考答案: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 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打动人。 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 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参考答案: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 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 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山水画的意境》
课后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 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 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 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 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画画, 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 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 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
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 “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三、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 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 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参考答案: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 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 它们的精神实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