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中医优势病种
2、血脉瘀阻型:患肢酸胀疼痛,沉重乏力,活动艰难,患处皮肤转为暗红,下垂时更甚,抬高可见苍白,可见游走性红斑、结节、或硬索,疼痛持续加重,彻夜不能入睡,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涩,趺阳脉消失。
3、湿热毒盛型:患肢剧,日轻夜重,喜凉怕热。局部皮肤紫暗,肿胀渐变紫黑,浸润蔓延,溃破腐烂气秽,创面肉色不鲜,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普通外科中医优势病种
疾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小腿慢性溃疡、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该病种完整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系统的诊疗方案)
一、创疡的中医学认识:
清代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中“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在下部者,俱属湿温、湿热。”疮疡致病不外乎外感(六淫邪毒、特殊之毒、外来伤害),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外邪以火热毒为主,是为五气过极,均能化热生火,以实为主。内伤以虚致病。
2、创面的处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简单清创,必要的清洁,适宜温度的中药汤剂浸泡后,外用湿润烧伤膏,加用医用敷料包扎。一天之中要补充药物1-2次,补充前要将残留药物及液化物去掉,动作轻柔,避免医源性损伤。
(2)、对于陈旧创面上的老化肉芽组织、潜腔、皮缘倒挂状态、创周纤维环等阻碍创面愈合的因素,应及早及时不间断地清除,使创面相对新鲜,再应用湿润烧伤膏,促使创面及早愈合。必要时应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填塞潜腔,但松紧要适宜,包扎固定。
4、热毒伤阴型: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多呈干性坏疽,舌红苔黄脉细数。
5、气血两虚型:面容憔悴,萎黄消瘦,神情倦怠,坏死组织脱落以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红而不鲜。舌淡胖,脉细无力。
(二)诊断要点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小腿慢性溃疡、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血栓闭赛性脉管炎的表现:肢体缺血、瘀血、感染、成脓 、破溃 、疼痛
(3)、对于跨越肢体关节(肘膝腕等关节)不同方位的陈旧创面,如肉芽过度生长及水肿的创面;坏死组织已清除,基底凹陷,肉芽生长缓慢,周围组织无红肿的创面,可以应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加弹力绷带压力治疗。但要注意压力要适当,以不使肢体远端产生麻木及肿胀为宜。这样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疤痕,有利于关节的功能锻炼及恢复。
55994
右足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伴坏疽形成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三)施治纲要
1、寒湿阻络型:治宜温经散活血,阳和汤或黄芪五物汤加减。
2、血脉瘀阻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味。
3、湿热毒盛型: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加味。
4、热毒伤阴型:清热解毒,佐以益气养阴活血。
5、气血两虚型:气血双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四)注意事项
1、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药口服及外洗,积极治疗并控制原发病,如控制血压,监 控血糖,抗感染支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
三、协定处方
黄芩、黄连、黄柏、茵陈、双花、黄芪、当归、玄参、泽兰、泽泻等
该病种的院内特色制剂:暂无
与该病种相关的科研与论文(复印件附后)
创疡的病案号、住址、联系电话一览表
编号
姓名
住院号
西医诊断
住址
联系电话
001
何翔云
51523
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坏疽形成
002
张登瀛
55927
右下肢慢性溃疡
003
王恒来
人体气血周流一身,循环不息,而“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受阻,产生肿痛。如正不胜邪,则如里化热,热盛肉腐为脓。
二、创疡的标准中医诊疗规范
(一)辩证分型(舌苔、脉象)
1、寒湿阻络型:患肢喜暖怕冷,肤色苍白冰凉,麻木疼痛,遇冷痛剧,活动不利,活动多疼痛加剧,酸胀不适,稍歇则痛缓(间歇性跛行)。苔白腻,脉沉细,趺阳脉减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