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了三个月的八段锦,有些问题请教大家

练了三个月的八段锦,有些问题请教大家

练了三个月的八段锦,有些问题请教大家
感谢高人指点。

又坚持练了几个月了,再来谈谈体会,也提些问题吧。

最近几个月来,我保持每天最少专心练两遍,大多数时候练4遍的频率联系八段锦。

但是感觉却没有刚开始练的时候那么明显了。

而且越练越没什么特别感觉了,就是感觉练完后呼吸顺畅,身体略有疲劳但是轻松一些。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另外我感觉预备动作,说白了就是开头的站桩,很重要。

经过自己的研究,发现站桩是快速得气的良方。

站桩的时候双腿微曲正好绷紧大腿正面的足阳明胃经。

阳明者,至阳也。

胃者,收纳运华水谷精微也。

也就是说,人体的气血可以从刺激胃经这个阳气最足又主管吸纳饮食营养的经络中获得,补充到其他经络里去。

所以坚持站桩可以明显快速地找到气感,是从根本上增加了气血的总量。

其他功夫强调站桩,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来使人体迅速补充气血。

其它作用也很多,不罗嗦了。

而八段锦的动作是导引之术,导引什么呢?当然是气血。

但是气血乳沟不足,导引N次,也不过是活化一下而已,增加的很少。

所以我个人感觉,联系八段锦前,应该好好地沉心静气站上一会儿桩,等到双腿酸胀不可忍受的时候,顺势开始举手托天练习八段锦,把激发出来的气血导引开来。

我个
人实践的感觉是指尖的酸麻感明显强于不站桩就练习。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供大家拍砖。

freetree
对头,我以往的体会是,炼八段前站15-20分钟的桩比较合适。

这以前也向大家介绍过。

竹林逸客
上面几位说得都很不错,有这样的感受证明都是真正下了功夫的.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之所以健身气功八段锦称之为气功,它就是在预备势,收势和中间的八势动作的协同作用下达到练气功的目的的.在练功中,这个预备势本身就是一个桩功,它具有桩功的一切要件,只是它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而已.而它的收势也同样能起到桩功的作用.所以,预备势和收势做得越久,其效果就越好.而中间的八个式子,只要做到了心静体松,在呼吸和意念上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在这方面它和易筋经,五禽戏的原理是一样的,即是是先调息入静,奠定好练功的基础,然后靠动作的自然导引而得气,最后把这个自然导引所得之气在收势中引回到丹田.这样,在动作上做到了动静相合,在意念上又松紧适度.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练功效果.在练功过程中,如果预备势和收势做好了,每天练三次,每次练半小时以上,它的功效应该比那写单纯的静功好.所以,别轻看了这套八段锦.竹林逸客
补充一点:其预备势和收势的意守丹田和气沉丹田就起到了炼丹的作用,坚持下去同样会通小周天和大周天的.这也是八
段锦的神奇之处.练健身气功以出微汗为好,汗出大了则耗气多于得气,反为不妙.你可以降低一点难度和每次都减些少练功时间.每天可以多作几次来弥补.这样做也可以克服心慌气短的现象.待有一定功力后才逐步加大练功难度和增加练功时间.xyn0099
我感觉初练者确实不能贪多,一般每天两遍就好。

因为初练者劲力比较笨拙,而且急于求成。

越是想动作标准,越是练得勤快,肌肉反而越紧张,极其容易拉伤。

所以一定要适度,做动作先不要拘泥于标准不标准,以感觉舒张为度,不要贪多。

练久了,劲力圆活了,自然慢慢就标准了。

总之一句话,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

我前段时间就是这样,练得过多,反而扯得腰腿疼痛,几天缓不过来。

当然,如果有得道高人做老师,那就不一样了。

自己摸索的话还是循序渐进,滴水石穿,不可贪功。

还有就是前面看到有朋友膝盖疼啊打哈欠啊什么的,我也曾经有同样的感觉,其实就是勉强了。

不要勉强,但是也不要过于随意,这个度要把握好,沉住气,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指望几个月就能动作标准得可以去当教练。

另外,建议朋友们清晨练功比较好。

八段锦重在练脊椎,脊椎是督脉,为阳脉,主阳气生发,而阳气主表。

清晨旭日初升,也是阳气生发的时候,顺天而行,借力于自然,事半功倍。

尤其是肾阳虚、水湿重、表虚爱感冒自汗的朋友,千万
不可错过每天清晨阳气生发的大好良机。

晚上是人体气机从阳转阴的时候,应该做些搓脚心、叩齿、梳头、静坐这样的静功夫涵养阴血,好安神助眠。

感觉筋骨紧张疲劳的朋友,也可以少量地练几下八段锦舒展一下,练多了反而逆天行事,可能睡觉不安稳,有失阳极转阴之意。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关键,可能很多人见效慢与此有关。

总之,动功为阳,养营卫之气,应该清晨练;静功为阴,养中气,应该晚上练。

动静结合,阴阳相济,顺天应人,这样才是正道。

往远了说,秋冬静功比例应该大一些,春夏动功应该勤快一些,也是应四时阴阳转化。

这些是看黄帝内经后自己感悟出来的,有不对的地方请高人斧正。

还有,练功的时候尽量不要看电视。

有一次练功看电视,看小品的时候一口气没憋住笑了出来,感觉很糟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