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业务与技巧》培训讲座
❖ 教学队伍结构:拥有一支师德好、能力强、专兼 职结合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六、课程评价
❖(一)效果评价
♥ 考试形式变革,不再以单纯的试 卷考试为依据,将课堂提问、模 拟导游讲解和现场导游讲解的成 绩纳入考核范围,促进学生综合 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评价
♥ 本课程严格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模式,结合导游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来设计教学内容,将导游职场的真实 性、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的高素 质导游人才的培养方式,不断提高课 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通过这 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主要达到了以 下三个目标:
❖(一)课程设计理念
♥ 以培养职业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 力为根本,以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与旅行社、旅游景区充分合作,基于导 游工作过程进行《导游业务与技巧》课 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 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体现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
教育理念,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
以素质教 育为核心
❖(三)表现形式
♥ 本课程所使用的《导游业务与技巧》这本教材 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由张明 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按基于导游服务工作过程的流程设计了PPT课 件,课件中的案例充分,画面清晰,组织合理, 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 每一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都有相对应的案例 分析和思考题,以增强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能 力。同时,配备了福建省导游资格考试现场导 游资格考试的规范题和应变题供学生复习参考。
❖我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旅游法 规与实务》、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与开发》 、 《中国旅游 地理》等课程有机结合,并且为以后 的《旅行社管理与实务》、《旅游文 化》、《旅游景区管理与实务》、 《茶文化旅游》、《旅游公关与礼仪》 等课程打下基础,成为学生就业所必 需的支撑课程。
二、课程设计
实
项目五 送站服务(2个任务)
践
项目六 普通话练习(1个任务)
教
学 导游服务技能模块 项目七 购物与餐饮导游(2个任务)
项目八 特殊人群的接待(4个任务)
项目九 突发事件的处理(8个任务)
导游应变技巧模块
项目十 特殊要求的处理(6个任务)
(二)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问题探究、体验式教 学(模拟训练)、项目设计等灵 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了互动 式教学。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导游服务工作 第二单元 导游人员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2
介绍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类型与范围、性质和特 点 、原则及其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
2
介绍导游员的基本知识,包括导游员的概念、分类、 职责;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修养及考核与管理机制
第三单元 团队导游服务规范
10
介绍团队导游服务基本知识,包括全程导游员、地方 导游员导游及海外领队工作程序和服务规范
讲授法 突出重点、化解 难点,一般知识 略讲的方法
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把 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 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 处理问题能力。
问题探究
属启发式教学方法。针对导游带 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 突发事件等,通过设问,让学生 对这些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探讨, 加强学生对导游业 务的认知
深度,提高学 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 邀请相关行业人士、学者教授开设旅游 讲座,让学生把握行业最新动态。
♥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赛带学。 ♥ 积极开展旅游实务教学工作,让学生体
验导游带团的全过程,在学中做、做中 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服务 技能。
“信、敏、廉、毅”职业素质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培养学生 职业能力外,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和手段,如通过“英雄导游文枝花” 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等, 加强学生“信而达礼、敏而好学、 廉而知耻、毅而弥坚”的职业素质 的提升。
七、特色与创新
课程内容
❖实施“一条线、三个基本点”战略
♥ 即依据地陪导游服务工作程序(一条 线),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导游词写作、 导游讲解、带团技能三种能力(三个基 本点)。将有关导游素质、导游技能、 导游服务常识、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 融入地陪导游服务工作工程。
课程教学
❖贯彻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的 原则
(四)教学条件
❖ 校内实践条件:我们建有校内实训室两个:形体 训练室、旅游服务中心,已经具备了从模拟导游 训练到导游实际业务操作的全过程的实训环境, 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实训部分的需要。
❖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利用:与天福茶博物院、天 福石雕园景区、厦门建发旅行社漳州分社等校外 实训基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导游带团训 练、导游讲解训练以及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一直 发挥着重要作用。
《导游业务与技巧》
旅游管理系
2010.06.17说课比赛
♥ 课程定位
教材使用
♥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内 容 提
♥ 教学内容 课程评价
要
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定位
❖《导游业务与技巧》课程是旅游管 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必修课程, 也是我系学生取得全国导游员资格 证书的必考科目。
❖它是一门把导游服务理论运用到导 游工作之中、并指导导游工作的实 践性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整个的 设计理念中都突出地体现了职业技 能教育所要求的实践性和工学结合。
第四单元 散客导游服务规范 1 介绍散客导游服务基本知识,区别其与团队导游服务
第五单元 景区导游服务规范 1 介绍景区导游服务基本知识
第六单元 游客个别需求处理 3 介绍导游接待过程中游客个别需求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第七单元 问题及事故的预防 及处理
7
介绍导游接待过程中掌握问题与事故处理的原则、方 法及预防措施
对同类课程的引导意义、借鉴作用
❖可以对我系的《旅行社管理与实 务》、《客房、前厅管理与实 务》 、《餐饮服务管理与实务》、 《旅游景区管理与实务》、《茶 艺服务与技巧》等同样属于技能 课的课程起到改革示范作用。
工学结合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
个人书面总结
教师评价
学生
个人口头报告
实训单位鉴定
小组评价
The End
三、教学内容
❖(一)内容选取
♥ 根据导游工作岗位所需基本知识、素质和技能, 我们把整个教学内容设计为三大模块,即:导 游服务流程模块、导游服务技能模块、导游应 变技巧模块。
❖(二)内容组织
♥ 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 合、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方式, 以实际的导游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 务载体,边学边做,工学交替,现场观摩教学 与顶岗实习相结合。
高放在首要位置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校企合作 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工学结合 ”
“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体系开发
以导游职业工作过程为基点,以 导游员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以导游职业活动的基本技能为依据,设计课程内 容。从接团准备、导游服务到送团结束的完整工 作过程为序,设计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地陪导游 服务的职业能力。
♥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职场情景展开学生的职业能 力训练。如导游讲解技能训练就是设计一个旅游 团(以班级为单位),到天福茶博物院等进行现 场模拟导游讲解训练。
♥ 以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 教、学、做一体化
♥ 突出能力考核,通过技能训练考核来评定学生的 平时学习成绩,期末成绩的评定则由导游讲解成 绩和笔试成绩组成 。
情境教学
主要针对地陪、全陪、领队等 导游人员的服务程序,导游人 员带团的技能、讲解技能等知 识,通过课堂互动式的场景设 计提高学生实际能力
(三)教学手段
❖开发、制作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 ❖运用电脑、VCD光碟等多种手段进行
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丰富生动,随 时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补 充新知识 ❖邀请行业人士进行示范教学
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 严格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导游 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实行项 目导向、工学结合、理论与设计操作相结合一 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边学边做,工学交替。
♥ 《导游业务与技巧》需用学时约为96学时,包 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方面。其中课堂教 学由10个单元构成,共计32学时, 主要进行理 论分析、知识的传授, 导游技巧及导游素质的 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由专业实习和实训环节构 成,共64学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 教学,突出知识的运用,进行实地讲解和导游 接待。
知识目标
掌握导游服务规范及基
本的操作技能,熟悉导
能力目标 游业务相关知识
掌握带团服务、讲解服务、旅
素质目标
行服务等操作技能,提高服务
具备良好的旅游职业道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
德、健康的身体素质和
题的应变能力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理素质,成为形象的
创建者、文明的传播者
❖(三)社会评价
♥ 通过专业实习单位评价以及就业单位反馈意 见,旅游企业单位普遍认为:我校在培养导 游员方面,能够充分结合导游一线岗位的需 求,注重实践教学、零距离培养,把课堂教 学、导游实训、专业实习、工学结合、顶岗 实习有机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所 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导游能力强、纪律 观念强,能服从岗位分配,遵守各项规章制 度,能够学以致用。在服务中有很强的服务 意识,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四、教材使用
❖教材:
♥ 《导游业务与技巧》,张明清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出版
♥ 《导游业务》 、《现场口试》 ,福建省导游证 考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