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褐斑的中西药治疗

黄褐斑的中西药治疗


治疗方案:2009年11月28日(杭州)
❖ 分为一般处理、局部药物治疗、全身药物治疗、 中医中药、物理治理、防护措施
❖ 一、一般处理:
❖ 黄褐斑的一般处理包括建议停用避孕药、香味的 化妆品和光毒性药物,使用广谱(UAB+UBA) 防晒剂。日晒可以加重黄褐斑,防晒是治疗成功 的基础。大部分患者使用脱色剂后在暴露于日光 和人工UVA+UVB后可能复发,这证明黄褐斑 治疗中使用广谱防晒剂(SPF>30,PA++) 的重要性。广谱防晒剂需要每日使用,减少由阳 光照射所引起黑素细胞活性增加。
❖2、维甲酸以及三联配方:
❖ 维甲酸主要通过调节黑素细胞功能,减少黑素体输入角质形成细胞,同时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形成;维甲酸也通过诱导脱屑减少皮肤的色 素沉着。使用浓度从0.05%到0.1%,一般每晚使用。副作用包括使用部 位红斑和脱屑,炎症后色素沉着也有报道。
❖ 氢醌、维甲酸和激素的结合可以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常用配方包含了5% 氢醌,0.1%维甲酸和0.1%地塞米松。维甲酸有以下几个作用:使角质 形成细胞更新加快,有利于色素的去除;使氢醌更好的渗透到角质层,并 保护氢醌免受氧化。加入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目的在于减少氢醌和维甲酸引 起的炎症,但是它也抑制了黑素的代谢。长期使用该制剂可能会导致皮肤 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红斑,酒糟鼻样痤疮样疹,毳毛增加及口周皮炎。 美国FDA已经批准了一个配方,包含4%的氢醌,0.05%的维甲酸, 0.01%的氟轻松。在一项安全性研究中,对569名中到重度黄褐斑患者 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观察,已经证明这种复方制剂有效,没有明显副作用。 这些病人间歇性用含这3种成份的药膏,一天一次。其中389完成了6个月 的治疗,327完成了12个月的治疗。只有2.5%因为有副作用退出了研究。 到第12个月,80%的病人黄褐斑消退或基本消退。维甲酸联用类固醇激 素可以抑制因使用外用类固醇激素而导致的皮肤萎缩。但是,使用类固醇 合剂特别是面部使用时必须谨慎。
❖ 5、维生素C离子导入
❖ 维生素C抑制黑素形成,减少氧化的黑素。但是,普通 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极易氧化,达不到应有效果;左 旋维生素C能抗氧化,除了美白作用还可以增强皮肤防 晒功能,减少日晒后色素沉着。离子导入可以促进左旋 维生素C深入皮肤。在一项对照试验,29名患者一侧脸 使用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另外一边使用安慰剂水, 一周两次,共12周。使用色素计测量亮度(L)获得色 素沉着部位亮度的一个客观参数。治疗侧L值显著降低 (4.8到2.78),安慰组(4.45到3.87),P<0.01。 小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触电感,搔痒感,红斑,烧灼感 和干燥。
❖ 尽管各种化学剥脱剂研究用来治疗黄褐斑,包括水杨酸、 三氯醋酸、维甲酸和间苯二酚,但是果酸(GA)最常用。 果酸是治疗黄褐斑一个有效的辅助方法,操作简单,一 般很安全,无误工时间,瘢痕不常见,脱皮后色素沉着 或持久性红斑并不常见。
❖ 7、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VC-PMG):
❖ VC-PMG是一个稳定的维生素C衍生物,可以 抑制黑素合成。研究发现应用10%VC-PMG霜 治疗34位色素沉着病患者(包括黄褐斑,老年 斑、雀斑),每日两次,总体55%改善。
❖ 3、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
❖ 熊果苷是一个天然的氢琨的β-D-吡喃葡萄糖糖苷衍生物, 从植物熊果的叶子提取出来的。和氢琨相比,它的毒性 小,作用机制是抑制了酪氨酸酶和5,6-二羟吲哚-2-羧 酸(DHICA)聚合酶。方法是外用3%熊果甙霜剂,每 日2次,有效率约70%。近来,一种新的熊果苷的衍生 物(脱氧熊果苷)可清除羟基团,体外和体内研究获得 的资料说明其前景乐观。用几内亚的一种色素沉着的猪 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脱氧熊果苷是快速有效的,它能 够减少皮肤色素沉着。这些结果在人体经过12周临床试 验后也得到了证实。此外,它的脱色效果是可逆的且没 有刺激。
❖ 4、壬二酸:
❖ 壬二酸是一个天然9碳直链二羧酸,对黑素细胞 有抗增值和细胞毒性作用,体外试验显示有较弱 的酪氨酸酶竞争性抑制。此外,壬二酸可以减少 炎症和黑素形成部位氧化组织损伤。一般使用浓 度为15%-20%的霜剂。每日两次,疗程约6个 月。有报道色素沉着平均减少51-73%。治疗 副作用多暂时性的且轻微,1%-5%患者可出现 瘙痒、烧灼感、针刺感和麻感,少于1%患者有 红斑、干燥、脱皮、刺激、接触性皮炎。
黄褐斑的中西药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查旭山
一、黄褐斑
▪ 诊断:1.在面部的对称性蝴蝶状或局限性褐色 或淡褐色斑,影响面部外观 2.发展缓慢,可 以持续多年 3.有季节性夏重冬轻。4.多见于女 性 5.排除其他内脏疾病疗目的:主要包括减少色斑区域和面积,改 善美容缺陷和减少清除时间,预防复发或减少 复发的严重程度,降低的副作用。治疗的原理 包括防晒、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和黑素合成、破 坏和去除黑素颗粒。
❖ 二、局部药物治疗:
❖ 1、氢醌:
❖ 氢醌是一种和黑素前体化学结构相似的羟基酚类物质, 主要通过抑制酪氨酸酶,使酪氨酸羟基化减少,生成二 羟苯丙氨酸;也认为氢醌可以减少DNA和RNA合成, 增加黑素降解,破坏黑素细胞。尽管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氢醌仍然是治疗黄褐斑应用最广泛的脱色剂,被认为是 治疗黄褐斑的金标准。其功效与它的浓度和药物的稳定 性有关。常用的浓度是2%-5%,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但皮肤刺激也越大。通常一天一次,治疗后4-6周有明 显效果,6-10周效果最佳,一般好转率可以达到 37%-72%。氢醌的副作用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过敏(少见)、炎症后色素沉着、外源性褐黄症和甲漂 白等,罕见引发白癜风。
❖ 6、化学剥脱剂:
❖ 化学剥脱的作用机制是去除黑素,而不是抑制黑素细胞 或黑素合成。化学剥脱一般浅肤色患者可耐受,深肤色 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和加重黄褐 斑。化学剥脱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剥脱深度正相关,表皮 剥脱的副作用最小,但也可导致色素沉着。其它常见的 副反应包括脱皮后红斑、感染可能,尽管这些感染并不 常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