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方案)
XX县国土资源局
XX县国土资源局划定工作办公室
XX作业单位/公司
二零一三年七月
XX县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方案
编制人:LangCat
项目负责:LangCat
审核:LangCat
总工程师:LangCat
总经理:LangCat
XX作业单位/公司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农田划出 (1)
一、基本农田划出(划入)依据 (1)
1)、继续保留的基本农田 (1)
2)、不得保留的基本农田 (1)
3)、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2)
二、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核实 (2)
1、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 (2)
2、依法认定其他原因减少的基本农田 (3)
第二部分:基本农田划入 (4)
一、补划基本原则 (4)
二、补划技术方法 (4)
三、补划流程 (5)
四、补划方式 (6)
五、补划地块的确认 (7)
1、确认方法 (7)
2、核实情况 (8)
第三部分:基本农田划出划入的相关附件 (8)
第四部分: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 (9)
第一部分:基本农田划出
一、基本农田划出(划入)依据
根据《云南省基本农田划定实施细则》的要求,对上一年度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综合分析和实地核实保留基本农田和划出、划入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地类、质量等级情况等信息,并在图上标识基本农田划出、划入地块。
对划入地块重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
同时,核实实地己被占用、毁坏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并进行统计汇总。
1)、继续保留的基本农田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经核实确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要求的现状基本农田,继续保留划定为基本农田。
2)、不得保留的基本农田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要求且不可调整或达不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用地,不得保留划定为基本农田。
3)、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
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当为耕地。
下列类型的耕地,禁止新划定为基本农田:
1)地形坡度大于25度、田面坡度大于15度且未采取水土保护措施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
2)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严重损毀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
3)受重金属污染或者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耕地,或治理后仍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耕地:
4)未纳入基本农田整备区的零星分散、规模过小、不易耕作、质量较差的低等级耕地:
5)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
( 说明: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耕地面积小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要求的县(市、区),因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除外)由耕地变为可调整园地、林地、养殖水面等,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核同意的可作为基本农田予以保护)。
二、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核实
1、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
按照拟定的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依据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占用基本农田的地块。
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后,应依据批准文件复核确认占用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
2、依法认定其他原因减少的基本农田
(1)依法认定其他原因减少的基本农田
因依法批准或认定的生态退耕、灾毁等其他原因导致基本农田面积减少需补划时,依据依法认定文件确定的范围,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
(2)非法占用的基本农田
应依据立案查处有关文件复核确认占用的基本农田地块信息。
3、核实情况
项目开展后,作业人员依据《云南省基本农田划定实施细则》的要求,对XX县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羊岑乡、老君山镇、马登镇、弥沙乡、象图乡进行了实地核实确认,核实基本农田占用(减少)面积为49.01公顷,详细情况见《划出基本农田统计表》。
第二部分:基本农田划入
一、补划基本原则
基本农田补划应遵循占用与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原则。
具体要求为:
(l)经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应不低于建设占用的面积,质量等级不低于占用土地的质量等级。
(2)违法占用或因各种原因造成损毁的基本农田,应当依法复垦,复垦后不能作为基本农田的,补划的面积应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面积,质量等级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
(3)因其他原因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本行政区域内现状基本农田面积已低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的,应当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指标补划相应的面积,补划的质量等级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
(4)补划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当是耕地。
二、补划技术方法
以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叠加依法审批或认定的占用(减少)基本农田和拟补划基本农田的范围,确定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按照补划基本农田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及农用地分等成果,综合选取补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块;依规范
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建立、更新基本农田数据库;落实保护责任,设立、更新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补划成果。
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批准文件或违法用地的认定文件,以及灾毁认定和生态退耕批准文件采用的数据格式、数学基础与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转换、纠正。
三、补划流程
基本农田补划工作分为补划方案编制和论证、占用(减少)和补划基本的核实确认、成果编制、验收与报备几个阶段,流程具体见下图。
四、补划方式
在遵循基本农田补划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基本农田补充划入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就近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规划
用途为一般耕地,且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库中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的地块补划为基本农田,即将实地划定面积补足至与规划保护指标相一致。
二是可使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基本农田预留指标进行充抵,同时在规划预留基本农田指标台账上扣减相应的数量,即预留指标面积应与实地划定面积减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差值相一致。
五、补划地块的确认
1、确认方法
(1)依据核实确认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等级,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要求,依据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实地勘察,综合确定补划的耕地地块。
(2)补划耕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应大于占用(减少)基本农田各图斑的平均等指数。
K 1=∑K i ×S i
n i=1∑S i n i=1 、K 2=∑K j ×S j
n j=1∑S j n j=1 ,K 2>K 1
K1-占用基本农田的平均等指数;
K2-补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的平均等指数;
Ki-第i 个占用基本农田图斑的等指数;
Si-第i 个占用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
Kj-第j个补划基本农田图斑的等指数;
Sj-第j个补划基本农田图斑的面积。
(3)根据平均等指数,按照农用地分等确定的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占用、补划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等级。
2、核实情况
XX县基本农田划定根据《云南省基本农田划定实施细则》的要求对已占用(减少)的基本农田进行补划,经现场实地勘察分别在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羊岑乡、老君山镇、马登镇、弥沙乡、象图乡拟定了基本农田预补划地块的座落,面积和地类等,预补划面积为149.82公顷,详细见《划入基本农田地块统计表》。
第三部分:基本农田划出划入的相关附件
1、《XX县2013年基本农田划定初步成果征求意见》
2、《划出基本农田统计表》
3、《划入基本农田统计表》
第四部分: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