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讲稿“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演讲稿“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演讲稿“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篇一: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心得体会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不仅仅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它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这盏灯,这面旗,应该是明亮,应该是鲜艳,应该是火红,既要照亮自己,更要照亮了别人,使群众满意,给党旗增辉。

一、做“讲政治、顾大局”的旗帜。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执业理念;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二、做“严于律己”的旗帜。

自觉遵守执业道德,公平正义、廉洁执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履行党员义务,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积极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三、做“永葆先进性”的旗帜。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保持政治思想纯洁,提高品质和能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具体地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在讲政治上狠下功夫,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对新形势下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增强政治辨别力。

二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脱离低级趣味。

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把自己真正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三是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朴素的作风。

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共产党人风范的体现,是完成我们事业所必须的。

必须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共产党员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这才是正常、合理、理所当然的。

四、做“爱岗敬业”的旗帜。

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熟练掌握律师业务知识和技能,在律师执业中成绩优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既要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要广泛涉猎,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趋全面,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五、做“创优争先”的旗帜。

创先争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终身追求,每个党员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在创先争优推动科学发展中,身为党员要有韧劲,坚持不懈,勇于攻坚克难;要有思路,改革创新,大力推动科学发展;要有激情,人人争先,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要有贡献,求真务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只有每盏灯都明亮,每面旗帜都鲜艳,每位党员以“一时一刻不忘党员称号,一言一行符合党员标准,一点一滴体现党员风采,一心一意为党旗增辉”为目标,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更强大,更繁荣。

篇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面旗帜4月20日,周六下着蒙蒙细雨。

党支部组织我们去参观了三山会馆和周公馆。

在去之前,我搜集了一下资料。

三山会馆建于清末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的“三山会馆”,是一座四周护有高约10米红色清水砖面围墙、院落开阔的古建筑。

原是福建水果商人营建用以聚会和奉祀天后的地方,故又名“天后宫”。

“三山”馆名取意于福建省城神州城中有三山、即东九仙山,西闽山,北越王山(又一说为于山、冶山、鸟石山)。

此说出于北宋文学家曾巩的文章,曾巩曾出任过神州的地方官。

会馆原建筑处在丰淞园路239弄引安弄15号内,被包围在深巷民居之中。

南面进门围墙为一青砖雕刻照壁,临一天井。

坐北朝南巍然立起一座红砖建造的高大门楼宅第建筑。

门框砌青石,上方嵌以横形巨石,上阴刻“三山会馆”,再上方嵌以雕花竖石,中间呈现“天后宫”3字。

今雕花已遭损毁,看不出原花纹面貌。

在门两边墙基上垒着大形方石,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古朴清雅,极含装饰的意味。

楼门山墙原也嵌着青石周边栏杆,上头雕刻着各种神话人物故事图及花卉图案,刻工极其精细,与墙基方石上的浮雕形成呼应,今山墙栏杆、石雕已不见,改为绿白相间的水泥装饰,呈现简朴。

进入大门,面对正殿,中间是一石板铺成的大天井,衔接门楼突出的一座建筑为戏台,即“打唱台”。

每个时代都有推动历史前行的仁人志士。

面对镌刻于古戏台石柱上的“集古今大观时事虽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生”的雅句,昔日上海闽商深明大义,提供会馆作秘密革命活动场所,并舍生忘死参与武装起义,他们一样拥有伟大的抱负和担当。

两边为二层楼厢房,三面穿连。

大殿内原藻井呈圆锥形、顶上雕有莲花,有落英缤纷之感。

四角刻有福寿图案,至今保存完好。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殿堂正面沿墙,原塑有湄州天后林默以及其父母等家人塑像。

中间设祭台,供奉航海保护神天后娘娘。

两边塑有历代名贤像。

正对大殿的戏台,装饰也十分华丽。

台顶部为喇叭形藻井。

四周刻有上海城墙一高大玲珑玉石,称异彩纷呈,是一幢工艺高超的古建筑。

它除了启迪人们爱国外,还把传统的建筑文化定格为今日沪上的一处特别景观。

“文韬武略显才俊,天下工农皆识君。

”三山会馆是一面旗帜,一面呼唤人们开拓进取的旗帜。

会馆既有历史性的,更有当代性的。

下午我们去到了周公馆。

一个门口处挂着一个牌子:“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人们也称这里为“周公馆”。

门口一个警卫正在执勤。

周公馆坐落在卢湾区思南路73号,这是一幢西式三层小楼。

周公馆设立于1946年6月,它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一个公开的办事机构,对外称作“周公馆”。

小楼底层有警卫室、一层是会客厅、二三楼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一楼,后迁到三楼,国民党在周公馆附近布置了大量的特务,工作环境十分险恶。

毛概课老师曾经这样介绍周恩来,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一个让孔明都望其项背的伟人,一个没有后嗣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个让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总理,一个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平凡人1946年6月周恩来四次来上海,每次都住在这里,并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会见爱国民主人士,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里,为了今天人们能够过上安宁和幸福的生活,有多少个像周公馆这样的办事处在同敌人做着殊死的斗争。

走进每一个房间里,都能感受到,那种安静的环境、幽暗的光线、简陋的生活条件可以想象当年那种残酷斗争的环境。

在楼上的房间里向对面望去,隔路就监视周公馆的小楼。

周公馆里大声说话对面都能听到。

在幽静的院落里,在周恩来的塑像下,一束鲜花静静地向塑像开放着。

那种花香弥漫在塑像的周围。

青青的草坪也散发着草清的味道、高大的树干尽管退去了繁茂的枝叶,但树干依然挺拔。

人民的总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篇三:“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当中国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党旗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共产党员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

在战乱、贫弱、落后的旧中国,使劳苦大众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

正如一位诗人赞颂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成就了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的祖祖辈辈呵才有了一柄铁锤能砸开所有的锁链,才有了一把银镰能聚拢遍地的收成。

无数的共产党员以坚贞不渝的忠诚、坚定不移的追求,前赴后继,不仅赢得了华夏儿女的由衷信赖,而且激发起全世界无产阶级为实现解放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新一代的共产产党人再一次走到了时代的潮头,勾画出强大的中国梦,引领全中国人民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阳光大道上。

有人问我,党员是什么?我说党员是旗帜,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引领人向前、向前、再向前的鲜红的旗帜。

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我们经常会为他们那在平凡的身影背后散发出的,共产党员所特有的魅力所折服,所感动。

蓟县邦均中学的李武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

工作中的李武校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每天,你总能在第一批进入校园的行列中看到他精神饱满的笑颜,瞥见他健步如飞的身影,听见他精神抖擞的声音,好像他从来闲不下来,从来不会疲惫,从来都不曾抱怨。

记得2014年学校在进行现代化达标验收改扩建时,他本着为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周末甚至是整个暑假,建设工地上都有着他的身影。

他协调着工程建设,监督着工程质量。

2015年的春天,为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李校长不顾年近六旬,亲自带领总务几个人到荒山挑选石头,雕刻上有教育和激励性的文字,美化校园,营造书香氛围。

一年过去了,邦均中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生拥有了粉刷一新的宿舍,学校拥有了四百米标准化的运动场,老师们拥有了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当然李校长在抓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他也没忘学校的管理工作,在教学工作上,他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开支,用节省下来的经费带领老师们访衡水,学昌乐,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开展青蓝工程,开展教学大比武,深入课堂,积极参与听评课。

在德育工作上,他推行成长日记建设,让学生记录每天的点滴收获;推进量化考评机制,用成绩说话,避免人情分的介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愉悦师生们的身心,正是因为他对邦均中学教育工作的执着,才让学校先后荣获了天津市绿色学校、天津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市级阳光体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县级教学质量显著进步单位等荣誉称号。

大力的促进了邦均中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也正是这样一位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每位老师做了表率作用。

“教好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是老师,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这是数学组长党员教师穆文秀老师每换一本教案都要写在教案本第一页的话。

她总是以父母之心关爱学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她总设身处地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角度爱护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她经常备课到深夜,公公辞世前她每天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从不抱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所教的班年年都是三好班集体,她的数学成绩在校永远是第一,她所带的班每次高考都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目标。

“几载春风化绸缪,几度春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作为一名丈夫工作在千里之外嘉峪关市的工人妻子,党员李洪波老师有着别人很容易就能解决而自己却应接不暇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工作,她干脆把家由城里搬到了学校,几岁的儿子与她一起早起晚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