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课件
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课件
(2)“由设备确定到部件”是指假如已确定主机有故障 ,则应进一步确定是内存、CPU、时钟、CMOS和接口 板中哪一个部件出问题。
12
四、常见故障判别及排除
1. 计算机启动的过程
计算机系统启动过程如下:
(1)PC电源的ON——显示器,键盘,机箱上的灯闪烁。 (2)检测显卡——画面上出现短暂的显卡信息。 (3)检测内存——屏幕上出现内存的容量信息 (4)执行BIOS——画面上出现简略的BIOS信息。 (5)检测其它设备——出现其它设备的信息(CPU、内 存、硬盘、光
③ 触摸法。用手触摸刚加电不久的芯片表面,如果特别烫手,可能 芯片已被烧坏,然后查看此片各管脚信号,如异常,则可判断此芯片 已损坏,把与故障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插拔线头重新拔插几下,可以 解决接触不良的故障。
9
④ 拔插法。将怀疑有故障的插件板插入和拔出来判断,此法也适用 于插在脚座上的集成电路芯片。
介质故障。指存储数据的磁介质及光介质损坏,造成数据不能 读写的故障。 人为故障。主要指由于人为地操作失误或未按机器要求的环境 条件及操作规程造成的。
疲劳性故障。这类故障大部分和机械磨损或与机械部分相关的 部件有关,而且电器元件也有使用寿命和有效期,一旦坏了就 难以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5
2. 硬件故障常用的检测方法
(1)原理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从系统的原理入手,根据系统的时序关系从逻辑上分
析各部分电路的特征,进而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它是一种专业维修 的方法。
(2)程序诊断法 包括简易程序测试法、检查诊断程序测试法和高级程序法,实质上
都是通过检查程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显示错误代码或 错误标志信息以及发出不同响声,为用户提供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信 息。
2
二、计算机软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1. 计算机软故障的概念
➢硬故障: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在机械方面或电子线路、电子元件 等方面发生故障或者受损,必须给予维修或更换零部件,称这类故障 为“硬故障”
➢软故障:由计算机的软件引起的故障。
2. 常见软故障的种类
➢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障 ➢系统信息故障 ➢内存管理或配置不当引起的故障 ➢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 ➢操作不当或软件安装、使用不当引起的故障
⑤交换法或代替法。用功能正常的部件代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用 好的元器件或插件板替换有疑点的元器件或插件板来试探故障。把 相同的元器件或插件板互相交换来观察故障情况,帮助判断故障原 因。
(4)测量法
➢ 用测试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逻辑表等)测量有 关信号的波形、电位等
① 直接测量法。对于一些常见的典型故障,可以根据诊断维修经验或 诊断程序提供的错误信息,直接对相关部件如电压、电阻、电流和波 形等进行测量来确定故障的部位;静态测量法,把系统暂停在某一特 定的状态下,根据逻辑原理测量所检查部件的波形、电平等判断故障 原因;动态测量法,直接用万用表、示波器等观察各点的电压、电流 、波形和相互时序关系,根据观察结果逐步查找故障。
➢其它方面的软故障
3
3.排除软件引起的故障
➢CMOS设置问题 ➢硬件冲突问题 ➢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问题 ➢动态链接库(DLL)问题 ➢内存常驻(TSR)程序问题 ➢病毒问题
4
三、硬件故障常用的检测和判断方法
1. 常见硬故障的分类
按故障出现的部位,硬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电器故障。包括元件本身引起的故障、由外电路引起的故障、 电路板本身引起的故障以及人为造成的电器损坏故障 机械故障。主要出现在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上,主要有针式打印 机、软盘驱动器、键盘、绘图仪等。
④ 跟踪法
➢ 类似动态测量法,即根据系统的某点参数或波形向前或 者向后跟踪,直到查到状态点,最终找到故障点。
11
3. 硬件故障的检查步骤
➢硬件故障的检查步骤是:先分清主机故障还是外部设备 故障,即从系统确定到设备,再由设备确定到部件。
(1)“由系统确定到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后 ,要确定主机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硬盘和软盘等 ,是哪一个设备出问题。
常见故障及排除
12.1 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步骤和原则 12.2 主机硬件设备故障分析 12.3 外部设备的故障 12.4 故障排除后的工作
1
12.1 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步骤和原则
一、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检查步骤
1. 计算机故障的检测原则 ➢计算机系统故障的检测原则是,由软到硬,由大到小, 由表及里,先电源后负载,先静态后动态,先一般故障后 特殊故障,先简单后复杂,先公共性故障后局部性故障, 先主要故障后次要故障。 2. 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步骤 ➢先区分是软件故障还硬件故障 ➢再具体确定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故障
驱……)。 (6)执行OS(操作系统)的初始化文件。
❖ 这个过程中,主板的BIOS监测硬件是否正常,包括各个硬件的 检 测、配置、初始化等等。如果发生错误,则会提示错误或中 断启动(即死机)。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硬件故障
10
② 比较法 ➢ 用正确的特征(如电压等)与有故障时的特征相比较来 帮助判断故障原因
③ 分割法或隔离压缩法 ➢ 设法将故障范围“分割”开,逐步缩小范围,由某板块 缩小到某条线,由某条线缩小到某个点,最终找到故障 点 ➢ 或根据硬件部位相互关系,采取暂时断开与有关部位的 联系来进行观察和检测,进而一步一步压缩故障范围
① ROM BIOS 的上电自检程序POST ❖ POST 固化在ROM中,一通电,从硬件核心出发,依次对CPU 及 其基本数据通路、内存储器RAM和I/O接口各功能模块进行检查。
❖ 运行T的基本条件是CPU及其基本的外围电路,ROM电路 和至少16KB的RAM能够正常工作。
6
(3)人工诊断法
➢ 包括直接观察法、插拔法、交换法、跟踪法等
① 直接观察法。通过看、听、摸、闻等方式检测机器故障。如观察 机器是否有火花、异常声音、过热、烧焦等现象。观察机器各个连接 处、各有关设置是否有异常的地方,机器中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 屏显示的信息是否正常。
② 敲击法。若系统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可能是某元器件虚焊或接 触不良所致,用橡皮榔头轻轻敲击电路板或机箱外壳来查明故障点 。但此种方法难以检测到故障的确切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