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学习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细节的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
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学习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二、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知识储备
1.字音
大堰yàn河檐头yán 瓦菲fēi 灶zào火
荆棘jīng jí掐死qiā火钵bō碾niǎn
冰屑xiè团箕jī忸怩niǔnì凌侮wǔ
叱骂chì咒语zhòu 匾biǎn
2.词语解释:
荆棘:
忸怩:

骂:
3.作者介绍与背景资料
艾青:(1910-1996)原名。

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等。

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

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

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

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

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

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一:分析诗歌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子问题1.大堰河勤劳朴实、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明确:在第四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第七节,用六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作,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淳朴、宽厚善良。

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她无私的奉献精神。

子问题2.大堰河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她的这些优秀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具体诗句做一下简要分析。

明确:①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②他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质朴乐观;③她又是慈爱的,即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④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会对她的邻居夸口称赞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到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

⑤然而,她又是悲苦的,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去了她的健康,仅仅四十几岁就“含泪的去了”,在诗人的心目中,她的乳母就是这样一位勤劳善良、质朴乐观、慈爱博大的母亲。

子问题3.诗人在大堰河这一形象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起初诗人只表明这首诗是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最真诚的
赞歌。

但在诗歌的后面又写到“呈给大地上的一切,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这样就把大堰河当做了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

她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了自己生命中的全部的爱,她们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

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了对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就是这样一个善良质朴之人,黑暗的社会却让她命运悲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因此诗人还借助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主问题二:品读诗歌的艺术特色。

子问题1.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

阅读本诗,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诗在意象运用方面的特点。

明确: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用诗人包含深情的笔墨把它演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例如,诗歌的第四节,诗人连用了八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子问题2.作者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抒发情思,表现主旨。

请找出文中的一些对比,简单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子问题3.全诗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找出这些诗节,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本诗是一首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但是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中,表达了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

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

如第四节的8个人排比句,以及第七节的“她含着笑……”句式等,既突出了她的勤劳,又
突出了她对乳儿的爱,她在完成奴隶一样繁重的劳动后,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含着笑,去从事繁杂的劳动,这些表现了她爱人胜过爱己的宽厚品格,也包含她对苦难中的卑微生活感到满足的心理特征。

她没有任何奢望,只求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能有活干,至于劳累、辛苦、疲惫等,她都毫无怨言,这些既突出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作者对她的同情。

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子问题4.全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节奏,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如第一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哦“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节反复吟哦“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

第四、六、七、八、九、十、十一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抒情效果。

三、课文小结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

‘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

‘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

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

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四、拓展延伸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1~3题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诗中第一节“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两句诗,表现了老马的什么精神?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这首诗写于30年代,诗中最难解的是“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一句,它是否表明老马虽遭鞭挞,但依然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相信苦难的一切终会过去,幸福的生活就在前方?
3.这首诗每一节中分别有一个字锤炼得极好,你找到了吗?请说说它们的妙处
答案:
1.表现了老马的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和无奈,表达作者同情和悲愤的情感
2.形象地描写出压迫者的凶狠,也表现了“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和不知出路何在的悲哀
3.扣咽诗句着一“扣”字,描绘出老马精疲力竭、奋力挣扎的形象,展现了老马肉体和精神的重压,形神毕现,触目惊心;一个“咽”字,将老马人格化,展现了无尽的悲哀和痛苦,描绘出老马悲惨的命运这两个字,写活了忍辱负重、忍气吞声、欲哭无泪、欲求无助的老马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