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

第1节黄金分割
一、兔子问题和斐波那契数列
1.兔子问题
问题与解答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L.Fibonacci,1170-1250)在《算盘书》(1202年)中曾经收录一个有趣的民间数学问题——兔子问题,叙述如下:
设初生的兔子一个月以后成熟,而一对成熟兔子每月会生一对兔子。

假设每次生的一对兔子都是一雌一雄。

且所有的兔子都不病不死,那么,又发一对初生兔子开始,12个月后会有多少对成熟兔子呢?
我们可以一个月一个月地往下数来求出答案。

第1个月有1对初生兔子;第2个月有1对成熟兔子;第3个月有1对成熟兔子和1对初生兔子;第4个月有两对成熟兔子和1对初生兔子;第5个月有3对成熟兔子和两对初生兔子;第6个月有5对成熟兔子和3对初生兔子;等等。

这样一直数到第13个月,知道有144对成熟兔子,这就是答案。

现在从第1个月后起,把每个月的成熟兔子的对数列出:
1,1,2,3,5,8,13,21,34,55,89,144
这就是即将介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2项。

“兔子问题”的另外一种提法是:
第1个月是一对成熟兔子,类似繁殖;到第12个月时,工有多少对兔子?
这个问题的条件与上一个问题不同,第1个月就已经是一对成熟的兔子了。

这个问题的要求也与上一个问题不同,不是问“到第12个月后”,而是问“到第12个月时”;不是问“有多少对成熟兔子”,而是问“共有多少对兔子”。

这次解决问题时,我们把“一个月一个月地数”的办法,换成“列表”的办法。

简单起见,把初生兔子叫做“小兔子”;把成熟兔子(能生小兔子的兔子)叫做“大兔子”。

于是列出下面的表框后,一列一列地往表里填数。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月

1123581321345589144大




01123581321345589兔


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与上面“一个月一个月地数”的办法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由于表格的优点,很快就会发现规律,大大加快了填表的速度。

我们会发现如下三条规律:第一,每个月小兔子的对数,都等于上个月大兔子的对数,这是因为只有大兔子才能生小兔子;第二。

每个月大兔子的对数,等于上个月大兔子对数与小兔子对数的和,这是因为上个月的大兔子到这个月还是大兔子,上个月的小兔子到这个月长成了大兔子;第三,每个月大兔子的对数,等于上个月大兔子对数与上上个月大兔子对数之和,这是因为上上个月大兔子的对数,就是上个月小兔子的对数。

发现这些规律以后,便可以机械地向右延伸这个表格,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这是“列表”及“寻找规律”带来的好处。

可以很快得到,到第12个月时有大兔子144对,小兔子89对,共有兔子144+89=233对。

2. 斐波那契数列
1)递推公式
用表示第n个月大兔子的对数,则根据上面找到的规律,有二阶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
(其中a与d是常数)
是一阶递推公式。

【思考题】请构造一个三阶递推公式。

2)斐波那契数列
令n=1,2,3,…依次写出,就是
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
这就是我们从“兔子问题”得到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其中的任意一个数,都叫“斐波那契数”。

2、相关的问题
斐波那契数列是从兔子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如果它在其他方面没有应用,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发人深省的是,斐波那契数列确实在许
多问题中出现。

1. 跳格游戏
如图,一个人站在“梯子格”的起点处向上跳,从格外只能进入第一格,在格中,每次可向上跳一格或两格,问:可以用多少种方法,跳到第n格?
解:设跳到第n格的方法有种。

由于他跳入第1格只有一种方法;跳入第2格,必须先跳入第1格,所以也只有一种方法,从而
能一次跳入第n格,只有第n-1和n-2两格,跳入第n格的方法数是跳入第n-1格的方法数与跳入第n-2格的方法数之和。

即。

综上得递推公式(n=3,4,5,……)
容易知道,跳格数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21,34,……
2. 连分数
不是一个普通的分数,而是一个分母上有无穷多个“1”的繁分数,我们通常称这样的分数为“连分数”。

上述连分数可以看做是中,把x的表达式反复代入等号右端得到的。

例如,第一次代入得到的是
反复迭代,就得到上述的连分数
这一全部由1构成的连分数,是最简单的一个连分数。

通常,求连分数的值,如同无理数的值一样,常常需要求它的近似值。

如果把该连分数从第n条分数线截住,即把第n+1条分数线上、下的部分都删去,就得到该连分数的第n次近似值,记作。

对照可算得
发现规律后可以改一种算法,直接由前一个近似值,推算下一个近似值:
例如
顺序排起来,这个连分数的近似值位次为
3. 黄金矩形
1)定义:一个矩形,如果从中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矩形的宽与长之比,与原矩形的一样(即剩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称该矩形为黄金矩形。

黄金矩形可以用上述方法无限地分割下去。

2. 试求黄金矩形的宽与长之比(也称为“黄金比”)。

解:设黄金比为x,则有。

将变形为,解得,其正根为。

称为“黄金比”。

3)黄金矩形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联系
为讨论黄金矩形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联系,我们把黄金比化为连分数,去求黄金比的近似值。

化连分数时,沿用刚才“迭代”的思路,先把等号右侧设法化出一个与等号左侧相同的表达式,再对等号右侧的这个表达式进行“反复迭代”:
反复迭代,得
它与我们上段中研究的连分数一样。

因此,黄金比的近似值写成分数表达的数列也是,其分子、分母都是由斐波那契数列构成,且这一分数数列的极限就是刚刚定义的黄金比的值。

3、黄金分割
1.定义:把任一线段分割成两段,使,如图。

这样的分割叫黄金分割,这样的比值也叫黄金比。

2. 求此黄金比
解:设此黄金比为x,不妨设全段长为1,则大段长为x,小段长为1-x。

故有,即。

解得,其正根为,恰是刚才的黄金比。

所以,这两个黄金比是一回事,故用同一个名称。

3. 黄金分割的尺规作图
设有线段AB,作BD⊥AB,且BD=AB,连接AD。

作⊙D(DB)交AD于E,再作⊙A(AE)交AB于C,如图。

则,C即为AB的黄金分割点。

证:不妨令
,证毕。

4. 黄金分割、黄金比的美
黄金分割之所以称为“黄金”分割,黄金比之所以称为“黄金”,是比较这一“分割”和这种“比”在视觉上给人极大的愉悦感,非常难得,如黄金一样珍贵。

黄金比,是工艺美术、建筑、摄影等许多艺术门类中审美的要素之一。

认为它表现了恰到好处的“和谐”。

下面举一些例子:
1)人体各部分的比
人体是美的,这是因为人体的许多许多部分存在黄金分割、黄金比。

肚脐分割头和脚;印堂分割口和头顶;肘关节分割肩和中指尖;膝盖分割髋关节和足尖等都是黄金分割。

2)著名建筑物各部分的比
如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37m与底边长277m之比为0.629;古希腊的巴特农神殿,其大理石柱廊的高度占整个神殿高度的0.618,都是黄金比的近似值。

3)美观矩形的宽长比
以黄金比为宽长比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给人和谐、愉悦的美感,
常常在建筑、家具中采用。

如多数国家的国旗,均采用黄金矩形的矩形。

4)风景照片中地平线位置的安排
风景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并不是安排在中间最好;往往是安排在黄金分割的位置比较美观。

当然,有上、下两种安排,都可以构成黄金分割。

(如图,书上P52,图2.1.8,照片是把海平线安排于“下”的一种。


5)正五角星的线段比
据数学史家考证,最早就是从正五角星的线段比发现了黄金比。

如图。

6)其他
舞台报幕者的最佳站位,在整个舞台宽度的0.618处较美。

小说、戏剧的高潮出现,在整个作品的0.618处较好。

4、优选法
1.华罗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