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整理)教学设计
Ten major Chinese errors in 2020
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整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咬文嚼字指在词句上斟酌推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研究。
本教案根据对中文“咬文嚼字“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20xx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杂志社
说明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咬文嚼字》就是一座语文生活的监测站,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状况。
在重点追踪、专家审读和来稿统计的基础上,《咬文嚼字》于20xx年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xx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
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
”“象”应为“像”。
“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
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
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
”“丙戍”应为“丙戌”。
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
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
如:“神州六号是
中华腾飞的象征。
”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
是“神州”。
“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
如:“即来之,则
安之。
”“即来之”应为“既来之”。
“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
两字音近而义殊。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美容美
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
也不能写作“美發”。
“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
如:“招聘
启示”“征稿启示”。
“启示”应为“启事”。
“启事”义为公
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
文体无关。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
如:“哈蜜瓜是甜
瓜的一个变种。
”“哈蜜”应为“哈密”。
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
密而得名。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
如:“王伟
先生(收)”。
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收”字并非注释。
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
”如:“孔子
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
”“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是告子而不是孔子说的。
十、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人的行径。
”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