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临床意义
脑血流下降引起脑梗死经历3个阶段
1脑灌注压下降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2电衰竭: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低灌注神 经元功能改变 3膜衰竭:CBF下降超过代谢储备力神经 元不可逆形态学改变即脑梗死
危险因素
脂代谢紊乱 糖尿病 炎症及慢性感染 肌纤维发育不良 夹层动脉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吸烟高 血压病
灌注影像检查
PWI,DWI:观察梗死范围及缺血范围,明确
是否存在半暗带
CT
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
正常CCA, ICA, ECA 血流图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CA
RMCA
CTA
CTA
MRA
DSA
CT 灌注成像
fMRI
诊断标准
1年龄,性别.
2既往病史 个人史、家族史 3临床表现:头痛,黑朦,肢体力弱,肢体的
轻微抖动和言语欠流利,甚至TIA. 4查体:双上肢血压、颈部血管杂音、神经系 统局灶体征 5辅助检查发现血管狭窄的证据
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危险因素。
2改善生活方式:低脂饮食,戒烟、限酒。 3药物治疗:PAS方案(丙丁酚+阿斯匹林+他
酊类),抗凝药物。 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动脉搭桥术 5介入治疗:血管内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脑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神内2
脑血流量与脑血流阈
CBF
脑缺血
电衰竭阈 值
脑缺血
膜衰竭阈值
脑梗死
影像表现、CBF和脑组织改变的关 急性脑缺血 脑梗死 系 正常 影像学
正常
TIA
血流量
(ml · 100mg · min)
/ PENUMBRA
50-55
25
20
15
8
脑组织
正常
血流 异常
细胞
电衰竭 膜衰竭 死亡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血
小板计数等. 凝血5项 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HCY,ESR,CRP
卒中辅助检 查
1.脑结构学检查(CT、
MRI) 2.脑血管检查(Dupplex、 TCD、CTA、MRA、 DSA) 3.灌注影像检查(CT-P、 MR-PWI)
脑结构学检查
脑血管检查
DSA(全脑血管造影) 1脑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2有创检查. 3可以动态的全面的显示血管内壁结构、血流 情况、变异情况、狭窄部位的长度狭窄程度及 其代偿情况.
灌注影像检查
灌注CT:根据rCBF、rCBV、MTT、TTP对 局部脑血流情况进行评CBV正常 Ⅰ2期:TTP和MTT延长,rCBF和rCBV正常 Ⅱ1期:rCBF下降,MTT和TTP延长,rCBV 正常或轻度下降。 Ⅱ2期:MTT和PTT延长,rCBF和rCBV下降

临床表现(梗死前期)
持续数年的头痛,肢体力弱,肢体的轻微抖动
和言语欠流利,甚至TIA.
颈内动脉系统缺血表现
单眼失明或黑矇
Horner综合征 偏侧肢体麻木无力 言语障碍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表现
眩晕
双眼黑矇或视物不清 双侧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周麻木 晕厥,跌倒发作,复视 共济失调,眼球震颤
头CT,MRI:梗死部位、范围、形态
脑血管检查
B超: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血管
的直径,斑块的大小及性质,管腔的狭窄程度 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方向. TCD:观察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 脉血流速度和方向.
脑血管检查
CTA:可以显示血管的病变及测量狭窄率
MRA:血管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