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土地改革PPT课件

第三课土地改革PPT课件

》颁布后 1950年冬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原因)
开展及完成: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结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 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 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第3课土地改革
农民在拔出地 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原因:
开始时间: 内容: 开展: 结果: 意义:
土地改革的原因
• 旧中国实行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 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结构 不合理、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 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原因:
2.毛泽东的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
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
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
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
“暴风骤雨”是指


D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3.在下列对1950年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D )
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斗地主
翻身农民分田忙
1950年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是怎样变化的?
地主所有
农民个人所有
原因:
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 1950年冬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原因)
开展及完成: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改意义:
土地改革经过
• 时间: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开展: 1、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 地的农民耕种;2、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 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土地改革的结果
•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 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 获得了解放。
结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 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 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改意义: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政权建立
政权反巩抗固
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脉络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土地改革的意义
• 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 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地主--以收租为主; 富农--以雇工为主,自己参加劳动; 中农--以不出卖劳动力为主,经营自己的土地; 雇农--需要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土地不够生活; 贫农--完全出卖劳动力,没有土地。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