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考考前指导(最后一课)

2017高考考前指导(最后一课)


三、数学高考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A.提前进入“角色”B、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 控 C、迅速摸透“题情”D、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 己 E、三先三后 1.先易后难。 2.先高(分)后低(分)。 3.先同后异。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 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 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 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 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 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 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经验表明, 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 的合理成分,分段给点分。 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 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 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 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 的全部秘密。
6、由已知条件能推得哪些可知事项和条件?要求未知结 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7、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结论(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 有哪些?
1、“题眼”是什么?能否将题中复杂的式子化简? 2、能否对条件进行划分,将大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 3、能否将问题化归为基本命题? 4、能否进行变量替换、恒等变换或几何变换,将问题的 形式变得较为明显一些? 5、能否形──数互化?利用几何方法来解代数问题?利 用代数(解析)方法来解几何问题? 6、利用等价命题律(逆否命题律、同一法则)或其他方 法,可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等价命题? 7、能否考察对立面?通过间接法(排除法)解决?
解填空题常用方法: 1、直接求解法 2、特例求解法 3、数形结合法 4、等价转化法(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 5、整体代入法 6、构造法(如立几中的“割补”思想,应用题中的 “建模”思想等)
一、填空题解题策略
解填空题还要注意检验,通常检验方法有: 1、代入检验法 2、赋值检验法 3、作图检验法 4、极端检验法 5、多解检验法 6、回顾检验法
成功的秘决
• 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

终考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永远是成功的秘 决!
高考数学成绩公式 高考数学成绩 = 信心 + 熟络基本知识 + 活用思想方法 + 基本规范
得数学者得天下!
• • • •
头脑清醒 胆大心细 感悟数学 笑傲高考 沉着冷静 集中精力 充满自信 马到成功
高考命题动向(1)
1、关注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 幂函数、复数、算法、量词、推理与证明、 几何概型、、数据处理、 2. 不变的主旋律:立几、 三角、向量、数 列、应用题、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 3. 伸缩性:运算量的变化与思维量的变化 考“算的”少一些,考“想的”多一些
高考命题动向(2)
四项命题原则仍将继续贯彻 1、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知识网络交汇点 设计试题; 2、结合知识考查数学的思想方法,注重通性 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3、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数学能力; 4、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查。
2017高考考前指导
得数学者得天下!
• • • •
头脑清醒 胆大心细 感悟数学 笑傲高考 沉着冷静 集中精力 充满自信 马到成功
17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 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
想方法的考查 • 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 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17江苏高考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①缺步解答 • 若遇到很难的问题,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 列的步骤,或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其中一部分,能演算 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层次明显的题目,或已经程序 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 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②跳步答题 •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可以先承认中 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 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 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若“卡壳处”的攻 克没有实现,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 步之后,继续有……”然后一直做到底。也许后来中间步 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 “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工整。 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但第二问用到第一问结 论的,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也是跳 步解答。
一、填空题解题策略
《考试说明》中对解答填空题提出的基本 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为此在 解题时要做到: • 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作; • 稳——变形要稳,不可操之过急; • 全——答案要全,力避残缺不齐; • 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 • 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一、填空题解题策略
二、解答题解题策略:观

1、要求解的问题是什么?它是哪种类型的问题? 2、已知条件(已知数据、图形及其与结论部分的 联系方式)是什么?要求的结论是什么? 3、所给图形和式子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一个图形 (几何的、函数的或示意的)或数学式子将问 题表示出来?能否在图上加上适当的记号? 4、有什么隐含条件?有什么括号里的附加条件没 注意的吗?会不会开始注意了,一会又忘了? 5、实在不会,要先做会做的,要舍得放弃,要勇 于PASS!
二、解答题解题策略:转

最终目的: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二、解答题解题策略:书写
1、推理严密,运算准确,不跳步骤, 书写工整清楚;实在不能完成时,争 取跳步得分; 2、规范的表达,完整的步骤(不怕难 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切忌会 而不对,对而不全); 3、检查、验证结论,注意写出答; 4、注意答题卡上每题的书写位臵,千 万不能张冠李戴。
只有个别的同学能交满分卷,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 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 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 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学生 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数学科打了个胜仗,有了 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J、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不争交头卷 • 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
③退步解答 •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 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 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 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 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 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 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 • 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 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 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既必不可少而又不困难。如: 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 题的未知数等。 • 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 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 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 有些题目比如探索性问题,“大胆猜测”也是一种辅助

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 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 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 是否抄错。 高考关系到你的前途命运,考场上的马虎、粗心无疑是 在玩火,所以在答题过程中要最大可能地步步为营,认 真细致。然而考试是紧张的,因此在答题过程中难免出 现漏答或错答,所以主动安排时间自查答卷也是保证考 试成功的重要环节。先查有无漏做题,发现后迅速补做, 再看有无解错题(答题时会使用草稿纸,演算也要清晰 可辨,按顺序排好),必要时重新演算,但不必慌张。 答题卡要准确填涂,切忌张冠李戴。
注意:基本题目的扩充与延伸
• •
与熟悉问题的关联与组合 一题多问、 一题多变等探究性发展
一、填空题解题策略
正确、合理、迅速
二、解答题解题策略
观察、联想、转化
三、数学高考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A.提前进入“角色”B、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 控 C、迅速摸透“题情”D、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 己 E、三先三后 F、一细一实 G、分段得分 H、提倡有效得分 I、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二、解题解题策略:
联想
1、这个题以前做过吗?这个题以前在哪里见过吗? 2、以前做过或见过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怎样想的? 3、题中的一部分(条件,或结论,或式子,或图形)以 前见过吗?在什么问题中见过的? 4、题中所给出的式子、图形,与记忆中的什么式子、图 形相象?它们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5、解这类问题通常有哪几种方法?可能哪种方法较方便? 试后要不要再换另一种思路?
衷心祝各位
金榜题名 前途似锦
H、提倡有效得分 • 高考数学共有20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
题约为6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 时间,每道填空题应在2至3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 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性 失分”。一般,填空题与解答题的时间分配为4:6。
I、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 平时做作业,都是按所有题目来完成的,但高考却不然,
•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必做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附加题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 钟。 • 考试题型 必做题由填空题与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 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 90分。 • 试题难易比例 必做题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在试 卷中的比例大致为4: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