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基础》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松边拉力F2之间的关系满足欧拉公式,即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因数
F1/F2=e fα
带轮上的包角 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
联立上式,得
F Fe f F2 f F1 f e 1 e 1
1 F F1 F2 F1 (1 f ) e
由此可知,增大包角或增大摩擦因数,都可以提高带传动所 能传递的功率,因小带轮包角α1小于大带轮包角α2 ,故计算带圆 周力时应取α1 。
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belt drive and chain drive)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带或链)传 递运动和力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与齿轮 传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传动中心距较大 等优点。
§9-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
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带轮上的封闭环形带 组成。由于张紧,静止时带已受到预拉力,在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 产生压力。当原动机驱动主动轮回转时,依靠带和带轮间的摩擦力 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转,从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力。
2、缺点:
通常,带传动适用于中小功率的传动,以V带传动应用最广,带速 v=5~25 m/s,传动比i≤7 效率η≈ 0.90~0.95
§9-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特性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为使带和带轮接触面上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带必须以一定的 张紧力套在两带轮上。
F0
F0
n1 主动轮
F2
F2 n2
其降低率可用滑动率ε 来表示,即
v1 v2 d1n1 d 2 n2 d1n1 v1
因而得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i=n1/n2=d2/d1(1-ε ) 一般ε =1%~2%,其值甚小,在一般传动计算中可不考虑。 例9-1 一平带传动,传递功率P=15kW,v=15m/s;带在小轮上的 包角α1=170 °,带的厚度δ=4.8mm、宽度b=100mm;带的密度ρ =1×10-3kg/cm3,带与轮面间的摩擦系数f=0.3。 求:(1)传递的圆周力; (2)紧边、松边拉力; (3)由于离心力在带中引起的拉力; (4)所需的预拉力; (5)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发生相对滑动。而带在绕过从动轮时,情况正好相反,带的速度v
大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2 。 由于带的弹性和拉力差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滑动——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因为过载引起的 全面滑动,应当避免;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不可避免。
带的弹性滑动使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多楔带:在平带基体上有若干纵向楔形凸起,其工作面是楔形的侧面。
它兼有平带的弯曲应力小和V带的摩擦力大等优点,常用于结构 紧凑、传递功率大及速度较高的场合。
平圆带:截面为圆形,主要用于小功率传动,如家用器械。
二、带传动的几何尺寸
带传动主要用 于两轴平行、且回 转方向相同的场 合——开口传动。
如图所示,当带处于规定的张紧力时,两带轮轴线间的距 离——中心距a。 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的中心角称为包角α。 相同条件下,包角越大,带的摩擦力和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包角是带传动的一个重要参数。
dα 2 F
设计:潘存云
F2
dFN Fd
fdFN dF
dF fd 积分得 F 0 2 F
F1
dF fd F dFN F1 ln f F2
dl
f dFN α
dα
dα 2
F1 e f 紧边和松边的拉力之比为 F2
F+dF
F1
带在出现打滑趋势而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带的紧边拉力F1与
P0 ([ ] b1 c )(1
1 e f
Av ) 1000
在载荷平稳,包角α1 = π(即i=1)、带长Ld为特定长度、强力 层为化学纤维线绳结构的条件下,由此式求得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 的功率P0,见表9-4。
实际工作条件与上述特定条件不同时,应对P0 值加以修正。 修正后即得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的功率—— 许用功率[P0],故 [P0] =(P0 +△P0) Kq Kα KL 式中△P0——功率增量,考虑传动比i≠1时,带在大轮上的弯曲应力 较小,故在寿命相同条件下,可增大传递的功率。 Kq——带的材质系数,对于化学纤维线绳结构强力层取Kq =1, 对于其他材质和结构的强力层取Kq=0.75; Kα——包角系数,考虑α 1≠180°时对传动性能的影响,见表 9- 7 ; KL——长度系数,考虑带长不为特定长度时对传动性能的影 响,见表 9-3。
与普通V带相比,当高度相同时,窄V带的宽度约缩小1/3,而 承载能力可提高到1.5~2.5倍,适用于传递动力大而又要求传动装 置紧凑的场合。这种胶带在国外已得到迅速发展。
二、单根普通V带的许用功率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带在带轮上打滑和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在保证带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 为保证带传动不出现打滑,以f′代替f 得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 的功率 1 v 1 v Fv F1 (1 f ) 1 A(1 f ) P0 1000 e 1000 1000 e 为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应使ζmax=ζ1+ζc+ζb1≤[ζ] ζ1 = [ζ]- ζb1 - ζc 故得带传动在既不打滑又有一定寿命时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的功率
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的预拉力相等时(即带压向带轮的压力同
为Q),他们的法向力N却不同。
平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Nf=Qf V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Nf
Q sin
2
f Q
f sin
2
Qf
V带轮轮槽的楔角
当量摩擦系数
显然,f ′>f,故在相同条件下,V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
二、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取一小段弧进行分析:
正压力:dFN 摩擦力: f dFN
两端的拉力:F 和F+dF 力平衡条件:忽略离心力,水平力、垂直力分别平衡
d d ( F dF ) sin 2 2 d d fdFN ( F dF ) cos F cos 2 2 d d d 因d很小,可取 sin , cos 1 2 2 2 dFN F sin
σb=2YE/d
存在于带与带轮相接触的部分。
带截面的中性层到最外层的距离,mm
带轮直径,mm
如图所示为带的应力分布情况,各个截面应力的大小用该处引出的
径向线的长短来表示。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与小轮的接触处,其值为 ζmax=ζ1+ζc+ζb1
m 疲劳曲线方程也适用于经受变应力的带,即 max N C
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也就是 所传递的圆周力,即 F =F -F
1 2
圆周力F(N)、带速v(m/s)和传递功率P(kW)之间的关系为 P =Fv/1000
在一定初拉力下,若带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间的极限摩
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打滑使带磨损加剧、传动效率降低,以致传动失效。
F0 F0 Q Q F0 F0
1
170 Q 2 F0 sin 2 1300 sin 2590 N 2 2
1
§9-3 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
V带有普通V带、窄V带、宽V带、大锲角V带、齿形V带等多 种类型,其中普通V带应用强力层、填 充物、和外包层组成。 强力层(抗拉体)是承受负载拉力的主体,其上下的橡胶填充 物分别承受弯曲时的拉伸和压缩,外壳用橡胶帆布包围成型。 强力层由帘布或线绳组成,其材料可用化学纤维或棉织物。
一、带传动的类型
根据传动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摩擦型和啮合型。最常 用的是摩擦型。摩擦型带传动根据带的截面形状分为平带、V带、 圆带、多楔带等。 平带:截面形状为扁平型,内表面为工作面。 V带: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两侧面为工作面,V带与轮槽槽底不接触。
V带利用了锲形摩擦原理,在张紧力相同的情况下,V带的摩擦力 比平带大,具有较大的牵引力,最为常用。
带传动工作时,会产生拉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拉应力。 1、拉应力 紧边拉应力 σ1=F1/A MPa
松边拉应力 σ2=F2/A
2、离心拉应力 σc=Fc/A=qv2/A 带每米长的质量,kg/m 3、弯曲拉应力
MPa
带的横截面积 MPa 带速,m/s
带绕过带轮时,因弯曲而产生弯曲应力σb ,只 带的弹性模量,MPa
L 2a
2
( d1 d 2 )
d 2
d1 4a
2
已知带长时,由上式可得中心距
a 2 L ( d1 d 2 ) [2 L (d1 d 2 )]2 8d 2 d1 8
2
三、带传动的张紧
由于带传动中的传动带不是完全的弹性体,工作一段时 间后,会因伸长变形而产生松弛现象,张紧力减小,带的传 动能力随之下降。故带传动必须具有将带再度张紧的装置。 带传动常用的张紧方法是:调节中心距、张紧轮
带的应力循环总次数为 N 3600 kT v
L
带轮数,一般k=2,即带每绕转一整周完成两个应力循环
三、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带为弹性体,受力后会产生弹性伸长。带传动工作时,紧边和 松边的拉力不等,因而产生的弹性伸长也不同。 带在绕过主动轮时,作用在带上的拉力减小,弹性伸长量也 相应减小。因而带一方面随主动轮绕进,另一方面相对主动轮向后 收缩,因此,带的速度v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1,造成两者之间
通常V带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在弯曲时带中长度和宽度均不变 的中性层称为节面,带的节面宽度称为节宽bd。
锲角φ为40°、相对高度h/bd约为0.7的V带称为普通V带。普 通V带已标准化,按截面尺寸的不同,分为七种型号,见表9-1。
在V带轮上,与所配用V带的节面宽度bd相对应的带轮直径称 为基准直径d,其标准系列值见表9-2。 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称 为基准长度Ld,其标准系列值见表9-3。 相对高度h/bd约为0.9的V带称为窄V带。窄V带是用合成纤维 绳作强力层的新型V带,其结构及截面尺寸见表。 型号 3V 5V 8V 宽度b(mm) 9.5 16.0 25.4 高度h(mm) 8 13.5 23 可代替的普通V带 A、B型 B、C、D型 D、E、F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