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测试

初二物理测试

初二物理测试
一、填空题: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某地气温为-5ºC,读作 或 。

2、“声音尖厉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高;“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_______现象。

3、填上适当的单位:
脚长约为2.2________;两眼瞳孔间的距离约是6.2________. 万里长城约为6.7×107 ________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__
4、进行下列单位换算:
25cm=2.5×______m=2.5×______nm ; 580ml=5.8×______cm 3=5.8×______m 3
5、用电烙铁把锡焊紧电子元件,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______。

6、物体由 态变为其它状态时要吸热,而由 态变为其它状态时要放热。

7、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干毛巾擦镜子,镜面往往粘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表面带了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8、如图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图中 为分界面;界面的 边是空气;∠ 为入射 角;∠ 为反射角;∠ 为折射角。

9、控制噪声应着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10、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
;乙: 。

甲:
1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等于)。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这是由于光从 射入 时,发生 现象造成的。

B A C D E F G 6 5 O 24 1 3
二、选择题: 将各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 )1、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五次重复测得物体的长度分别为:1.41cm,1.42cm,1.42cm,1.41cm,1.43cm,下列数值那一项最准确些
A、1.418cm
B、1.43cm
C、1.42cm
D、1.41cm
( )2、夏天扇扇子,身上就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扇来的风是凉
B、扇来的风加快身上的汗液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C、扇来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量吹散了( )3、我们听到物体发出声音,是因为
A、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空气振动压迫耳膜振动的结果
B、发声体振动就会引起耳膜振动的结果
C、只要人们看到发声体在振动,就会听到声音
D、只要有发声体,人就会听到声音
( )4、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
A、磁感应线
B、磁极
C、磁性
D、磁场
( )5、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
C、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
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 )6、关于“震耳欲聋”,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响度很大
B.频率很高
C.振动幅度很大
D.分贝值很大
( )7、冬天天气寒冷,人的鼻孔中会呼出“白气”,对于“白气”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水蒸气;
B、空气液化成的小液滴;
C、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D、二氧化碳气体
( )8、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 )9、邮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做的,隔音效果好,这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以上都不对
( )10、下列物质能对磁场起“屏蔽”作用的是
A、铜
B、铝
C、木头
D、铁
( )11、寒冬,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冷却液,是因为它
A、较低凝固点;
B、较高沸点;
C、吸热性好;
D、燃烧性好
( )12、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4cm;
B、f=8cm;
C、f=12cm;
D、f=16cm
( )13、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确定于: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 )14、一支没有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的长度是3cm,将它插入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3cm。

当将此温度计用正确的测温方法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13cm,则此液体的温度是
A、55℃
B、50℃
C、45℃
D、40℃
( )15、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是由于A、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眼睛的一种习惯感觉;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三、作图题:
1、在图中画出蹄形磁体的感应线并作出两点处小磁针的方向,
2、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磁极并作出磁感应线
3、完成图中光路
N
S
四、判断题
( )1、人们在平静的水面中看到的飘动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

( )2、音调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音调高的声音传播速度快。

( )3、只要认真仔细就能避免误差。

( )4、光年不是时间单位。

( )5、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是漫反射。

( )6、物体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

( )7、水的沸点是100℃,就是说,只要水的温度达到了100℃就会沸腾。

( )8、在很冷的冬夜,门窗玻璃外表面结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 )9、在15℃的房间里,盆中放着的冰水混合物,其温度为0℃。

( )10、清晨太阳光从大气层外沿直线射到地面。

五、实验题: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A
B
2、在水的沸腾实验中,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某实验小组得到如下数据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由实验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若要缩短实验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利用____________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而后调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知物距,像距,像也。

(填变大、变小、不变)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液体的热胀冷缩零下5摄氏度负5摄氏度
2、音调音色声音的反射
3、分米厘米分米微米
4、2.5×10-1 2.5×108 5.8×102 5.8×10-4
5、熔化凝固
6、固气
7、电摩擦起电
8、CG 左∠5 ∠4 ∠1
9、消声隔声吸声
10、3:40 12:05
11、小于浅水空气折射
二、选择
三、作图(略)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
五、实验
1、37.8℃
2、A B 12 98℃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用少些水;用猛火;用温水;加纸盖等
3、太阳光(手电筒光)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同一高度
让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间变小变大变大(变大变小变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