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至》

《客至》


3、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怎样的? “无兼 味”“只旧醅”体现了怎样的情意?
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 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 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4、尾联描写的新意所在。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 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 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 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 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 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 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 回路转,别开境界。
比较阅读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字词预备
再拜: 拜两拜,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 江干: gān 江边 淹留: 长期逗留 粝: lì糙米 腐儒: 迂腐不明事理的读书人
供给: jǐ 指酒肴 药栏: 花圃 看药栏:看花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 花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么此联的 意思是什么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是说没人光顾。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 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上句说,长满花 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 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 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 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 欣喜不已。
客套应酬之语,含送客之意
比而观之,各见其用意所在 客至 全情投入 热烈 亲之 宾至 纯属客套 冷淡 敬之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客至》、《宾至》,说说诗人为什么分别用“客”、 “宾”为标题(提示: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和用语上的 差异。)
这两首诗都是写迎接和招待客人的,但由于对象与诗 人的情感关系的不同,“宾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 这样就造成了诗人表达的情感和用语上的差别。《客至》 一诗中的情感显得真诚深厚、亲切融洽、富有生活气息; 《宾至》中所表达的虽然也是诗人的真实情感,但由于对 方是“贵介之宾”,所以也就显得客套和拘谨,有应酬和 敬而远之的成分。在用语上,前者通俗明白,如话家常; 后者庄重严肃中带有调侃。正因为有以上的区别,所以用 “客”“宾”分别为题。
《宾至》首 联
少 居幽地僻,少有人访 难 恭迎贵宾,行礼艰难
不胜应酬之苦
《宾至》颔 联
岂有 我岂有文名 惊讶、冷淡
漫劳 您徒劳过访
《宾至》颈 联
描写的是什么?诗人与客的关系如何?
款 淹留竟日


事 粗粝腐儒餐
客 套 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
冷淡、无奈、不悦
《宾至》尾 联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何意? 答: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 “乘兴”再“来看”花。
第一步、确定表现手法。细节描写或动作描 写。 第二步、指出什么细节(或哪些动作)。 第三步、语境意义(包含细节的句子的意 思)。 第四步、情感意义(通过动作所表现的人物 的思想感情)。



崔 明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 字,“但”字。
首联两句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的 来访时间、地点以及来访前诗人的心境。“舍 南舍北皆春水”写出了绿水环绕、春意荡漾的 环境,“皆”字写出了春江水满,江波浩渺、 茫茫一片。“群鸥”“日日”到来,环境清幽 僻静;一个“但”字透露出几乎与世隔绝的心 头难谴寂寞的心境。这两句为下文的客人来到 做了铺垫。孤寂之中,客人忽然来到,喜悦之 情自不待言。
所谓细节描写是 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 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 景观、场面气氛等细 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请分析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中运用了细节描写: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 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 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 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