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季施工方案编制指南

冬季施工方案编制指南

冬期施工方案编制指南1 编制依据1.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 施工图纸、相关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1.3 施工规程、规范(涉及冬期施工的规程、规范)1.4 施工标准、图集(涉及冬期施工的标准、图集)1.5 其他(针对冬期施工引用的国家或地方性法规、规定及其他相关文件,建设集团、公司标准、手册等)(注:编写依据应齐全,有关的规范、规程、图集必须现行有效。

)表1-1 编制依据2.1工程建设概况应包含工程名称、工程参建单位的相关情况、合同承包工范围、相关工程目标要等,可参下表。

表2-1 工程建设概况2.2 工程设计概况应说明工程的设计概况及冬期施工涉及到的相关分部分项工程概况,可参下表主要说明冬期施工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以及涉及到的相关分部分项工程。

2.3 工程特点及难点2.3.1 冬期施工的特点应对冬期施工的特点进行说明,如冬期施工质量事故出现的隐蔽性、滞后性及冬期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实践性等。

2.3.2质量方面难点分析应说明冬期施工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2.3.3技术方面难点分析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简要的说明,如钢筋脆断、混凝土保温、外加剂使用等问题的控制。

2.3.4冬期现场安全管理方面难点分析对冬期安全施工特点难点分析应简明扼要,制定对策应有针对性。

冬期重大危险性项目应对措施及监控措施应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

应有针对极端天气(如极寒、特大暴雪等恶劣天气)的相关应对措施。

2.3.5绿色施工方面难点分析2.3.6管理方面难点分析分析冬期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如施工过程中的保温控制等。

3 冬期施工安排3.1 冬期施工的期限根据冬期施工规范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情况和施工惯例,初步确定冬期施工的起止时间。

起止时间前10~15天设专人测温和及时收集当地气象信息,确定准确时间点。

3.2冬期施工部位、工期安排对进度、效益、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冬期施工的部位及工期要求。

表3-1 冬期施工内容及进度计划3.3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冬期施工项目确定后,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费用为出发点,对采取何种保证质量的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确定方案尽可能做到均衡生产。

简要说明物资、机械设备需求情况,便于进行生产的统筹安排。

3.4冬期施工管理机构项目部应建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明确冬期施工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说明测温、保温、分供方选择、信息收集发布、作业环境处置、作业条件、培训等人员职责安排。

3.5 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明确项目部劳务层负责人以及各工种工人数量及分工。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安排中各施工部位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技术准备5.1.1冬期施工培训明确冬期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的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培训、工种培训,如测温工、保温工等的培训,内容包括:冬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测温频次、冬期劳动力计划,各分项工程在冬期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冬期机电设备的检修要求,冬期材料、设备的保管方法,冬期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冬期施工人员的的安全防护措施。

5.1.2技术交底工作(1)对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进行冬施技术交底。

(2)对管理层进行施工方案交底。

(3)对作业层进行冬施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

5.2 现场准备(1)施工场地准备:上下水、消防水系统覆盖保温措施。

(2)机械设备、设施检查:设备使用的各种油品、水箱防冻液等,塔吊基底是否受冻要采取保温措施。

(3)现场安全防护:防滑措施。

(4)生活区保温措施准备。

(5)现场临时用电检查检修。

5.3 物资准备在入冬前,编制冬期材料配置计划,提前准备好冬施需要的各类材料,准备好冬期施工中的生产、生活热源设备的采购和预定等。

(1)外加剂的准备外加剂品种的确定,提出外加剂用量计划,使用前复试要求。

(2)保温材料的选择说明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名称,提出数量、计划和进场日期的要求。

(3)冬施燃料准备主要考虑生活用电、工程采暖等,并提出计划。

(4)热源设备的准备生活、生产所需的空调、电暖气的购置,热源器件的安装,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加热设施的准备。

(5)仪器、仪表准备主要是指冬施测温设备的准备。

(6)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准备冬期施工期间,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为工人备齐棉服、手套等。

以上各项准备内容,应列表说明所需各类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进场时间。

6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6.1 土方工程(1)一般要求。

(2)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考虑基底土的保温覆盖和工序交接时间,边坡冻土层对边坡的影响。

(3)土方回填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需要考虑上部结构模板支架的支撑时间,由于冻融造成支撑体系和结构影响,还有地面垫层等的影响。

6.2 地基与基础工程(1)一般要求。

(2)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3)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冻土层以上部位混凝土护壁、桩头部位保温。

(4)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土体受冻后对边坡支护的影响,地下水对边坡影响和地下水的导流措施等。

(5)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3 砌体工程(1)冬期砌体工程施工方法选择。

(2)砌体工程的冬施一般要求。

(3)外加剂使用要求:特殊要求和特殊部位外加剂选用要慎重。

(4)砌体施工。

1)对材料的要求。

2)砂浆拌制要求。

3)砌筑工艺要求:注意砌筑进度的要求。

4)保温要求。

5)测温要求。

(5)砂浆试块的留置6.4 钢筋工程(1)一般要求。

(2)钢筋负温冷加工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3)钢筋负温焊接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5 模板工程(1)模板的类型:有利于质量保证和采取保温措施。

(2)模板的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温考虑,采用不同的模板选用不同保温措施。

(3)模板的拆除要求:考虑有些部位需要依靠模板保温,拆模要依据临界强度值。

6.6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在养护期间选择何种养护措施,如蓄热法、综合蓄热法、暖棚法、负温养护等。

选择冬期施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结构特点、原材料情况、工期限制、能源状况和经济指标等。

注意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确定值。

(2)冬期施工对材料的要求。

1)水泥。

2)骨料。

3)外加剂。

4)掺合料。

以上材料应结合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的情况做出具体要求,浇筑部位不同应有区别,尤其大体积混凝土。

(3)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要求。

1)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原材料加热要求(北京区域以外)。

2)采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加热要求,控制出罐温度,要求出机温度,加强对搅拌站的监督检查。

(4)特殊要求:抗渗混凝土、膨胀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的要求。

(5)混凝土运输。

1)运输工具。

2)运输中的要求。

3)混凝土出机(出罐)温度计算。

(6)混凝土浇筑:1)一般要求:随时关注天气情况,雪天不浇筑混凝土;模板上的冰雪块必须清理。

2)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施工缝接茬的处理,混凝土泵管的保温。

3)混凝土浇筑前入模温度计算。

(7)混凝土养护:1)养护的方法。

2)保温措施。

以上两项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保温的区别。

(8)混凝土试件留置(除按常温留置试件外,还需增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来检测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一组用来检测同条件28天后转标养28天的混凝土强度)。

(9)混凝土测温:测温点布置图(不同构件有不同要求,如梁、板、柱及墙测温孔留置均不同),测温点要方便测温。

(10)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注意浇筑后上人时间及预留钢筋是否松动等条件。

6.7地下防水工程(1)一般要求:尽量只进行卷材类施工,根据当日气温时段施工。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更要注重搭接、收口部位的施工。

6.8 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外墙外保温工程、屋面保温工程、屋面防水工程)(1)一般要求:(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6.9 装饰装修工程(1)一般要求:外墙已封闭,室内有正式或临时热源时可以施工,否则湿作业尽量不进行施工,确需施工时更要注意防风、保温养护时间要足够长,特殊部位防冻剂的选择。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10 钢结构工程(1)一般要求。

(2)钢结构制作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尽量在工厂加工制作,减少现场焊接;注意测量仪器的互相矫正,减少偏差,可以的情况下实测实量。

(3)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尽量考虑栓接,特别注意施工人员的手套、鞋的穿戴。

6.11 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1)一般要求。

(2)构件的堆放及运输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3)构件吊装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12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1)一般要求。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注意各种管道、设备设施试验的残留水,制定详细的吹干措施。

7 质量保证措施7.1对施工人员进行冬施教育和培训。

7.2进行冬施方案交底和入冬前的现场检查。

7.3对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和检查。

8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重点说明冬期消防(场区、宿舍防火;易燃易爆品管理)、积雪防滑(防高处坠落)、临时用电(场区、宿舍)、机械及临时用水防冻、宿舍防中毒等方面进行说明。

9 绿色施工措施重点说明节材、节能、环境保护措施。

10 冬期施工经济技术分析主要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冬期施工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等进行分析,并论证其合理性。

11 冬期施工各种计算11.1 混凝土的热工计算11.2 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11.3土壤保温防冻计算11.4 其他计算12 冬期“四新”应用与技术推广明确本工程冬期施工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等应用部位、注意事项、责任人、时间等。

13 附图、附表13.1冬施构件测温平面布置图13.2冬施施工进度计划13.3冬施各种测温记录表格(大气测温记录、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标养室测温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