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乐器课件

中国古典乐器课件


古琴的构造
•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 十五天。 •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 。外合五音, 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 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 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 • 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 。 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
•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 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 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 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 “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 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 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 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 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
口笛
排笛
玉屏笛
七孔笛
二胡
• 二胡俗称胡琴。始于唐 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 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 个少数民族,那时叫 “奚琴”。宋朝学者陈 蜴在《乐书》中记载 “奚琴本胡乐也……” 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 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 琶与羌笛”的诗句,说 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 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 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中国古典乐器
笛子
•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 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 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 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 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 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 玉笛。
笛子的历史
•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 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 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 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 笛在古代 称为“篴”,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 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 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 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 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
笛子的分类
• 从结构上分类:有曲笛、梆笛、口笛、排笛、玉 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 • 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笛身较为粗 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 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 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 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梆笛
曲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胡构造
• • • • • • • • • 琴筒 琴杆 琴皮 弦轴 琴弦 弓杆 千斤 琴码 弓毛
二胡的分类
• 依据制琴产地可分为三类 :苏州琴 ;上海 琴 ;北京琴
• 依据琴筒形状可分为四类:圆筒二胡 ;八 角二胡;六角二胡 ;扁筒二胡
二泉映月
•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 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 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 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 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 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 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 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 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 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 魅力 。
琵琶的构造
•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 • 头部包括:弦槽、弦轴、 山口等。 • 身部包括:相位、品位、 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种类
• • • • • • • 五弦琵琶 南音琵琶 响琶 月琶 高音琵琶 电琵琶 水晶琵琶
五 弦 琵 琶
南 音 琵 琶
电 琵 琶
水 晶 琵 琶
古琴
•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 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 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 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 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 “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 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 经· 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 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 祖”等记载 。
琵琶的历史
• 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批把本出于 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 象其鼓时 ,因以为名”。批把后改写为琵琶。 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 • 约公元四世纪,有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柱、 四弦,用拨子演奏的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 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 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 书· 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 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 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大约在魏晋时期, 正式称为“琵琶”。
寄寓了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 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 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 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 。 • 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 生命的绝唱 。 • 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 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