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0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
当楔形滑块加速度情况怎样时,小球对楔形滑块的压力恰好等于零()
A.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tan45O
B.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tan45O
C.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sin45O
D.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sin45O
参考答案:
A
2. 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
B.μ(mg+Fsinθ)
C.μ(mg-Fsinθ)
D.μ(mg+Fcosθ)
参考答案:
B
3. 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该小船要渡过一条河,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指向河岸.若船行至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
A .小船渡河时间不变
B .小船渡河时间减少
C .小船渡河时间增加
D .不能确定小船渡河时间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
A
4.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点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为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是小轮上一点,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的向心加速度比d点的大
参考答案:
C
5.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 m/s
B.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 m/s
C.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ACD
解:当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v=4-2m/s=2m/s,当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变化量△v=-4-2m/s=-6m/s,故A正确,B错误。
由A选项分析知,速度变化量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相反,故CD正确。
故选AC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速度变化量均为矢量,求解速度变化量时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那么t=5s后的位移是_________m。
参考答案:
24
7. 物理学中存在着许多物理规律,准确地认识物理规律的本质,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______(选填“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一定减小”、“一定增大”)
参考答案:
一定减小
8.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0.337;0.393(0.390—0.393)
9. 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水流速度为2 m/s,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 m/s,求:
(1)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对岸时,渡河时间为t= 。
(2)要使小船到达正对岸,则船头应与上游成角。
参考答案:
10. 在某学校的一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王刚同学在前7跑了50,跑到终点用时12.5,则他在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m/s
11. 如图所示,台阶的高度都是0.4m,一球以水平速度由第一级台阶上抛出欲打在第五级台阶上,则水平速度v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12. 15.(6分)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则图中a、b、c各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vc = ;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加速度之比aa∶ab∶ac = 。
参考答案:
_1:1:2__ ___2:1:1__ ___2:1:2_
13. 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三个物块A、B、C用劲度系数完全相同的三个弹簧1、2、3依次连接着处于静止状态,A、B在水平桌面上,C绕过定滑轮悬挂在桌面外,此时弹簧1、2、3的伸长量分别为0、2cm、3cm,已知C的质量为mC=
3kg,(取g=10m/s2)则
(1)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
(2)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3)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参考答案:
20N; 20N,水平向左 10N,水平向左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辆质量M=2kg、长度L = 9. 6m、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紧靠着被固定的斜面体ABC,斜面体斜边AC长s = 9m、倾角。
现将质量m=lkg的小木块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木块滑到C点后立即速度大小不变地水平冲上平板车。
已知平板车上表面与C点等高,小木块与斜面、平板车上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5、= 0.2,sin37°= 0. 6 ,cos37 = 0. 8,g 取 10m/s2,求:
(1)小木块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试判断小木块能否从平板车右侧滑出,若不能滑出,请求出最终小木块会停在距离车
右端多远?若能滑出,请求出小木块在平板车上运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6m/s(2)不会滑出,停在距车右端3.6m
【详解】(1)木块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37°-f=ma
其中:f=μ1mgcos37°解得a=2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v2=2as 解得v=6m/s;
(2)木块滑上车后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2mg=ma1 解得:a1=2m/s2 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2mg=Ma2 解得a2=1m/s2,经过t时间二者的速度相等,则:v-a1t=a2t 解得t=2s
t时间木块的位移x1=vt-a1t2
t时间小车的位移x2=a2t2 则△x=x1-x2=6m 由于△x=8m<L,所以木块没有滑出,且木块距离车右端距离d=L-△x=3.6m
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 ______。
(填选项前的序号)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已在坐标纸上标出。
(3)在坐标纸上补全计数点2对/的数据,描点作图,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 AD (2). 0.60 (3). 如图所示
(1)此实验要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A不必要;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B有必要;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有必要;选择计数点时,应该从点迹较清晰的开始选点,没必要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选项D不必要;故选AD.
(2)根据图中x1=3.80cm=0.0380m,x3=15.70cm=0.1570m,所以有:;
(3)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所以加速度为:.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两个物体用长L=9.8 m的细绳连接在一起,从同一高度以1 s的时间差先后自由下落,当绳子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是多少? (g取9.8m/s2,并且物体的高度足够高)
参考答案:
设当绳子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则第二个物体下落的高度为:
h2=g t2①
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为:
h1=gt+12②
其中h1-h2=L③
①②③式联立得,L=gt+12-g t2
代入数据解得:t=0.5 s.
答案:0.5 s
17. 如图,有一根硬棒ADOBC,在D点过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经测量AD为3cm,DO为3cm,OB为3cm,BC为4cm,如果要使它在如图位置静止,请画出所施加最小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8.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