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药的定义及分类(1)农药的定义农药是确保农业稳产、丰收、保证全球粮食供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
按照《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2017 年修订)将农药定义为: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的分类农药可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用于农林业病虫害等有害生物防治的化学合成物,目前被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是农药工业的主体。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 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目前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在全球农药市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水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散粒剂、胶体剂、烟雾剂、油剂等。
2、农药行业概况(1)全球农药行业概况①全球农药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全球农药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规模变动趋势看,受世界人口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对农药的刚性需求不变,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在过去的十几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15 年修订》的数据及预测, 2015 年全球人口约为 73.49 亿人, 2030年和 2050 年,人口规模将分别上升至 85.01 亿人和 97.25 亿人。
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药组织 FAO 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可耕地面积却一直维持在 14 亿公顷左右,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可耕地面积的增长空间极为有限,甚至存在减少的可能性,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与可耕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将日益激化。
为满足未来粮食需求,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成为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解决途径,因此通过使用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粮食问题愈发重要,受人口持续增长驱动,全球农药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球人口数量预测(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全球可耕地面积(亿公顷)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6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为 565.20 亿美元,与 2015 年相比,小幅下降 1.76%,降幅较 2015 年明显收窄。
其中农用农药销售总额占总农药市场份额的 88%,为 499.85 亿美元,同比下降 2.39%,非农用农药实现销售总额 65.35 亿美元,同比上升 3.37%。
2003年至 2016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7%,其中农用农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 4.9%。
尽管全球农药市场销售规模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但 2016 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全球前十大农药企业中,除杜邦和富美实(FMC)以外,其他 8 家公司的收入同比变化已出现降幅收窄或由负转正,其中:先正达、巴斯夫、陶氏化学、安道麦(ADAMA)和纽发姆(NUFARM)的农药业务收入增速已实现正增长;拜耳和孟山都的农药业务收入降幅已大幅收窄。
由此可见,全球农药市场在经历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持续下降后,目前已开始触底回暖,行业有望重新进入增长轨道。
2003-2016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亿美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②除草剂占据全球农药市场主要份额从全球农药市场销售结构来看,目前除草剂在目前占有全球最大的农药市场份额。
2015 年,全球农用农药销售总额为 512.10 亿美元,其中,除草剂所占份额居于首位,约占 42.3%;其后分别为杀虫剂和杀菌剂,所占份额分别为 28.0%和 26.8%。
2015年全球主要农药产品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③亚洲、拉丁美洲是农药需求的主要市场从区域分布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亚洲、拉丁美洲地区对农药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并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农药消费市场。
2016 年,亚洲、拉丁美洲农用农药销售额分别为 138.66 亿美元和130.76 亿美元,位列第一和第二位。
此外,欧洲、北美地区作为传统农药消费市场,农药市场需求趋于稳定,未来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
2016 年全球主要地区农用农药销售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④六大跨国公司主导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形成农药新产品开发成本巨大、周期长。
研制一个新活性成分需要经过140,000 个化合物的筛选,从研制到商业化平均需要 9.8 年,耗资约 2.5 亿美元,但相对应的新型专利农药利润率极高。
经过几十年的激烈竞争与发展,目前全球农药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按2016 年的销售收入情况统计,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和杜邦六大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超过60%的份额,并形成了“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已基本由这些公司垄断。
全球农药生产、研发高度集中,研发实力与市场份额决定产业地位。
前六大跨国农化企业同时也是 R&D 投入最高的企业,并且占比多在 10%-25%。
农药发展的关键是品种,根据 PhillipsMcDougall 统计, 1980-2005 的 25 年间,6 大农药企业共推出农药新品种 220 个,占全球农药新品种的 70%, 2011 年 6 家公司总的专利申请数为 904 件,占 2011 年申请总数的 75.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药技术开发的垄断局面。
国际跨国公司对农药新产品开发的垄断间接强化了其在全球农药市场的垄断地位。
六大跨国公司农药销售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⑤农药产能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发达国家的农药工业起步相对较早,本国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跨国农药巨头为了谋求发展,同时为了规避发达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并降低生产成本,开始重新对其资源市场进行定位,逐渐分离产业链上游的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环节,将其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
⑥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农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传统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并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将逐步退出市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将极具发展空间。
(2)全球农药行业市场规模变动趋势可耕土地面积的紧缩、农业耕作模式的变革、购买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农药行业预期的增长推动力。
根据世界农化网中文网引用的《2014-2020 年全球农药市场报告—按区域和供应商》报告预测,全球农药市场价值预计 2019 年将增至 811.3 亿美元, 2014 年至 2020 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 6.9%。
其中,发展中国家如南美地区(特别是巴西、阿根廷)及亚洲地区农药市场规模将呈现较快增长,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的销售规模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市场增长主要源自农业、商业、消费三方面对农药需求的增加。
尽管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市场,但其市场增速却有可能是全球最缓慢的,亚太地区将有望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 2014 年至 2020 年,该地区农药产量将以复合年增长率 7.9%的速度增长。
在应用领域,以作物为基础的终端农药产品将在消费量和消费价值中保持最快的增长速度,并在众多应用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
(3)我国农药行业概况①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及出口国21 世纪以来,我国农药工业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涵盖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中间体配套、毒性测定、残留分析、安全评价及推广应用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并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1-2016 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从 78.72 万吨增长至 377.80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11.02%。
2001-2016年中国化学农药产量(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全球农药生产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凭借全方位的成本优势和日渐成熟的技术优势,已逐步成为全球农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世界主要农药出口国之一,全球市场约有 70%的农药原药在中国生产,中国农药产品出口到 180 多个国家,市场覆盖东南亚、南美、北美、非洲和欧洲等地区(资料来源:《2014年度中国农药出口额 30 强隆重揭晓》,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16 年,我国共出口农药 140.00 万吨,同比增长 19.16%,出口金额 37.08 亿美元,同比增长4.63%。
2008-2016年中国农药出口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②农药品种逐步丰富,结构逐步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 2015 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农药制造企业达到 829 家,农药品种大幅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可生产 500 多种原药,常年生产 300 种,可生产农药剂型 120 多种,制剂超过 3,000 种(资料来源:《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从农药生产情况看, 2015 年我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的产量分别为 177.4 万吨、 51.4万元和 18.2 万吨,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47.4%、 13.7%和4.9%,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调整,与国际农药产品结构,特别是除草剂逐步趋于一致,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农业生产需求的满足度。
③我国农药生产以仿制药品种为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虽然产量和出口量占据世界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绝大部分是仿制品种,创制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有限,在农药新品种的原创性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力量与研发水平仍有待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从 1985 年至 2014 年,我国创制并已登记或生产的农药品种仅有50 个,其中杀虫剂 14 个,占 28%,杀菌剂 25 个,占 50%,除草剂8 个,占16%,植物生长调节剂 3 个,占 6%。
④兼并重组持续,行业整合有序进行与全球农药行业的高度集中不同,我国农药生产企业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呈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统计, 2016 年我国前 10 大农药行业企业销售额合计约为 319.92 亿元,占农药行业销售收入的约 9.67%,与六大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超过 60%的份额相比产业集中度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