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简介
“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 说, 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 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 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 经济关系,从而走向社会 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第446页)
13
恩格斯转变的起点:
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 格斯”公司当办事员( 1842 年 11月中下旬—1844年8月26日) 以认识无产阶级为起点 深入调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英 国 工 人 阶 级 状 况 》 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 ——《 政 治 经 济 学 批 判 大 纲》 列宁说:恩格斯是在英国,是在英国工业的中心 曼彻斯特结识无产阶级后,才成为社会主义者的。
1835—1841年,马克思先后在波恩大学、 柏林大学 学习法律,研究哲学和历史,并获得博 士学位。 1842—1843年,任《莱茵报》的主编。 1843年秋,迁居巴黎,终身流浪。
4
卡尔· 马克思
伦敦海格特公园的马克思墓 马克思的诞生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5
恩格斯
恩格斯 (1820~1895)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 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1842年,恩格斯遵命去英国经 商,一边经商,一边调研(工人 阶级状况),一边从事科学研究。 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结 成终身不渝的革命战友。
11
马克思转变的起点:
主 编 《 莱 茵 报 》 ( 1842 年 10 月 15 日 — 1843年3月17日) 以 认识贫苦农民为起点 ——《关于林木盗窃法 的辩论》 ——《莱茵报》被查封 (普鲁士政府1月19日通过决
议:4月1日封闭《莱茵报》; 在此之前对版面实行特别严格 的检查。)
12
恩格斯说:
1
•
西方的“马克思热”
• (2)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中很多都开 •
设了马克思学说尤其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课, 选修的人很多。 (3)从199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1——2次 马克思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如1995年在巴黎 召开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1996年 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第一届大 会,同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96伦敦马克思大 会”。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 言》发表15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美国 纽约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第二届大会”, 每次会议都盛况空前,少则1500人左右,多 则6000人以上。 2
14
第一步转变完成的标志: 1844年《德法年 鉴》 列宁说: “马克思在这个杂志上发 表的文章表明他已经是一个革 命家。 他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 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 器的批判’; 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 级。(《列宁选集》第2卷第
15
第二步是世界观的转变(1844—1846)
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述劳动 异化问题。 ②1845年合著《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 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奠定了革命唯物主 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 ③1846年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费 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6
恩格斯
恩格斯的巴门诞生地
英国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岩崖一角 : 恩格斯的骨灰罐在这里投葬于海中
7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
践
他们在青年时代就关 心政治、深入实践、善于 学习、谦虚谨慎、胸怀宽 广、具有为事业献身的精 卡尔· 马克思 费里德利希· 恩格斯 神 …… 。 (1818-1883) (1820-1895)
16
两个转变完成的标志: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完成,标志着: “两个转变”的彻底完成。同时也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17
(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一是唯物史观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 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 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 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2 页)
西方的“马克思热”
• (1)1999年底,时逢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
英国相继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国际互联 网上进行“千年伟人”评选活动,投票结果显 示,“上一个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的票数是:马克思第一、爱恩斯坦第二,牛顿 第三,达尔文第四。 接着,路透社又邀请各界名人再次评选,爱恩 斯坦以一票之多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于是, 马克思与爱恩斯坦并列为最有影响的千年伟人。 路透社在评论中特别指出:《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政治 和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
1845年7月, 马克思在恩格斯 陪同下,用一个 多月时间,访问 了世界工业最发 达的英国,在曼 彻斯特与纺织女 工交谈。
10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和两大发现
两个转变
(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 主义的转变。
转变的过程,是分两步走的:
第一步是政治立场的转变(1842—1844年)
18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③经济基础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④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原理; ⑤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的原理 等。
19
二是剩余价值学说 1847年春讲授《雇佣劳动与资本》 1847年冬撰写《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恩格斯简介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 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 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 新成就。同时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亲自参加 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
3
卡尔.马克思
( 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8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
“学习!学习!这就是 他经常向我们大声疾 大英博 呼的绝对命令。他 物馆---马克 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榜 思曾在这里 样,你只要一见这位 为从事经济 伟大的智者永不停息 学理论研究 的顽强的学习精神, 而查阅资料。 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维·李卜克内西
9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