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
结构教学主要是教师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课堂教学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但是仅仅由教师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是不够的,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

因此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自行寻找,发现知识结构。

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和课后的耐心指导,传授给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

要使学生掌握规定式的结构,如在讲解《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时,要掌握其原因、含义、手段、目标等等。

其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侧重点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章节、单元、专题等知识结构的能力。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构成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

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整理知识结构,组织许许多多的大小知识块,最终构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

再次,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表达形成。

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其次,从宏观上把握框架,从微观上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从整册课本、整篇课文,从大处着手系统地把握整体、主线,特别在复习时尤为重要。

从宏观上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树状型网络,主线式(一条主线)、图示式,表格式网络等等都可以。

微观上按照大纲要求的知识条目逐个分析理解掌握,通过对知识的加工整理,关键是准确界定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注意对知识的实质性理解,突出重点,保证重点,尤其是要加强主干知识的理解巩固,检查落实,对于教材变化更新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要予以强化。

由此奠定知识基础,才能厚积薄发,使学生学习卓有成效,从微观上把握知识点各个侧面的有机联系,重现再现知识,以便于顺利进入下一轮的学习。

知识结构犹如万丈高楼里的一砖一瓦,每一道梁之间的每种材料之间的存在的具有它的合理性,而不是孤立地存在。

教师掌握了教会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就会使其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中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透,运用起来更加自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