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新能源汽车研究情况

哈工大新能源汽车研究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情况
哈工大新能源汽车主要研究课题组有郑萍,崔淑梅两位教授以及陈清泉(C.C.Chan)院士。

郑萍老师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也叫四象限能量变换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崔淑梅老师主要研究基于感应电机的电气无极变速器的混合动力系统及纯电动汽车和电容车。

此外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也有研究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就是利用液压泵和马达代替电机和发电机实现混合动力驱动。

总体看来混合动力汽车是当前汽车发展主流,其中以电驱动混合动力为主;燃料电池汽车的前景很好,目前主要问题是电池成本太高;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电池问题,包括使用寿命,成本,功率和能量密度及安全问题,目前锂电池开始成为纯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池,另一个问题是电网问题,大范围推广纯电动汽车会给电网带来很多挑战,电网改造和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哈工大承担的“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日前通过国家验收专家组验收。

专家们对这项包含6个专利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校研制的电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上有创新特色,控制功能完全达到整车要求。

由哈工大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崔淑梅教授等承担的“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解放牌混合动力客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及王福平教授等承担的“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生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部件。

据有关专家介绍,使用工大科研成果的混合动力汽车,可节约使用一半燃油。

据介绍,使用哈工大科研成果的混动汽车虽造价较高,但行驶费用比普通汽车减少1/3,保证了零污染。

司机在驾驶中可随时了解车体各部位情况,车辆还可随时对漏电、短路、刹车失灵等危险发出警示。

专家认为,此种汽车今后将成为小区运输、短途公交的“主力军”。

2011年12月3日,浙江东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工大新型电池联合研发技术中心签约仪式在哈工大举行。

哈工大化工学院院长黄玉东和东颐公司总经理郑燕燕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据了解,哈工大化工学院王殿龙课题组研制出了具有快速充电性能的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储能材料。

该储能材料既具有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快速充电性能,又具有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高比容量。

化工学院与东颐公司合作组建东颐-哈工大新型电池联合研发技术中心,利用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储能材料,联合研制基于超级电容复合锂离子嵌入充放电机里的新型“超级锂电池”。

据悉,将这种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的新型电池用作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电动车(PHEV)的动力电源,可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并能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方便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