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公司节能节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____公司)节能节水工作,贯彻国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______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__与生产分公司节能节水管理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____公司节能节水管理应以能源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股份公司节能节水有关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坚持源头管控与过程控制、依法管理与制度激励,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基础性作用,通过有效管理、严格考核,达到理念节能、机制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促进____公司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节能节水,是指____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各部门通过加强用能用水管理,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合理利用能源和水资源,从而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全部活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________公司所属各单位、部门的节能节水管理工作。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节能节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____公司成立节能节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机关部门及________厂、地质与工艺研究院、矿区服务事业部、物资装备部、交通服务站负责人组成。
节能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建设备处。
第六条____公司所属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对节能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节能节水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配备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归口管理节能节水工作。
第七条基建设备处是____公司节能节水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有关节能节水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制订公司节能节水工作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和监督各单位的节能节水工作。
(二)负责与集团公司节能节水管理部门及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节能节水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组织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和管理要求;组织编制____公司年度节能节水专项投资建议计划,制定公司节能节水年度工作计划。
(三)按照《______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投资管理办法》)中投资项目管理权限,参与《投资管理办法》中一、二、三类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节水专项投资项目的技术审查,组织四类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节水专项投资项目的技术审查。
(四)负责节能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和对所属单位节能节水指标的分解和考核工作。
(五)负责____公司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计量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重点耗能用水设备、装置、系统的节能节水监测。
(六)按进度实施节能节水专项投资项目,定期向集团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分别报送节能节水专项投资项目进展情况。
(七)负责____公司节能节水统计、分析,定期向集团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分别报送节能节水统计报表;负责能源审计管理工作。
(八)组织开展节能节水技术改造、评价、交流和宣传培训工作。
第八条____公司相关部门负责节能节水相关工作,其中:(一)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系统的节能节水工作。
(二)规划计划处按照《投资管理办法》确定的投资项目管理权限进行节能节水项目审批,负责节能节水专项投资规划、下达投资计划。
(三)财务部门负责能耗及节能监测费用的管理。
(四)人事部门根据基建设备处对公司各单位节能节水指标的考核情况,负责对该单位领导人员的考核和奖惩。
(五)宣传部门负责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节水意识和宣传教育工作,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
(六)审计部门负责节能节水开展情况的审计和监察。
(七)地质与工艺研究院负责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监督管理注水系统、机采系统的节能项目,负责____、____、注水、机采系统设计的优化。
(八)物资装备部负责节能节水产品、设备的优先采购及对供应商的归口管理。
(九)矿区事业部负责矿区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的管理。
(十)____公司其他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节能节水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九条____公司下属各单位是节能节水工作的责任主体。
行政主要领导是本单位节能节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节水工作全面负责。
各单位节能节水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____公司有关节能节水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明确本单位节能节水工作的分管领导、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
(三)各单位应根据____公司制订的节能节水专项规划,制订本单位的节能节水工作计划,实施计划。
(四)对所属单位节能节水指标进行分解和考核;大力开展节能节水型企业的创建活动。
(五)负责本单位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计量的管理工作;按进度实施节能节水专项投资项目,定期向____公司节能节水主管部门报送节能节水专项投资项目进展情况。
(六)负责本单位节能节水统计、分析,定期向____公司报送节能节水统计报表。
(七)组织本单位开展节能节水技术改造、评价、交流和宣传培训工作。
第三章定额与统计第十条____公司每年下达能耗与节能、用水与节水考核指标计划;所属各单位应将下达的主要装置、主要设备、主要产品(工作量)的用能用水定额指标分解到各用能单位,并落实节能措施,定期考核。
第十一条耗能和用水统计管理。
____公司所属各单位要按月、半年、年底上报能源消耗及用水统计报表。
各级基层单位要建立耗能用水统计台账。
报表统一格式分书面和网络上报两种。
各级节能节水主管部门应做好耗能用水、主要产品(工作量)的单耗和利用状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并逐级定期上报,主要包括:(一)能源消费结构和能耗水平指标分析。
(二)用水状况和用水水平指标分析。
(三)节能节水措施实施情况分析。
(四)节能量、节水量和节能节水价值量分析。
(五)主要生产装置和重点用能用水设备监测及耗能用水状况分析。
(六)节能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第十二条耗能和用水定额管理。
各单位应根据____公司下达的耗能和用水定额指标制订本单位各环节的能耗和用水定额,实行档案管理,定期修订(一般为2-3年),并按规定考核。
第十三条耗能和用水计量管理。
各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配全、管好、用好能源和用水计量器具。
生活用能、用水与生产用能、用水分开计量,实行计量考核、计量核算、计量收费,禁止无偿使用或者实行包费制。
第十四条耗能和水供应管理。
能源采购管理部门应依据有效的产品标准及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对购进能源和水进行质量和数量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及时处理,防止能源和水因采购造成损失。
向外单位转供的能源和水应准确计量,按规定收费,防止能源转供造成损失和浪费。
第十五条各单位要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成本管理,认真做好定额执行情况统计工作,按季度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完善重点耗能设备能耗台帐,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定额消耗。
第四章监测与评价第十六条基建部门公司年度节能节水工作和监测计划要求,制定并下达重点耗能用水设备、装置、系统监测计划(每5年重复一次),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注水系统、机采系统效率监测工作由地质与工艺研究院承担。
地质与工艺研究院负责配齐、管好测试设备、仪器和仪表,负责开展监测人员技术培训。
第十八条____公司下达的定期节能节水监测任务所需费用,从____公司投资计划中列支;工程建设项目节能指标考核评价、节能监督等临时性节能监测所需费用,由各被测单位在项目费用中解决。
第十九条节能节水监测必须按国家、行业、公司有关标准组织实施。
各单位在接受监测时,应向监测机构提供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并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积极配合监测机构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整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
第二十条定期和监督性节能节水监测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监测单位进行测试前,应提前7天通知被测单位。
(二)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地质与工艺研究院完成数据整理、汇总计算、报告编写工作,并将《节能节水监测报告》报公司基建设备处,同时抄送被监测单位。
第五章能源审计第二十一条____公司将能源审计列入年度节能节水工作计划。
能源审计对象包括年综合能耗大于5000吨标准煤(含本数)的用能单位和列入考核计划的年综合能耗小于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第二十二条____公司及所属二级用能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____公司应对其进行专项能源审计:(一)单位产品能耗超过限额标准的。
(二)没有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的。
(三)能源利用过程中违反节能法律法规,未达到节能标准的。
(四)因技术改造等原因,其主要耗能设备、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第二十三条____公司及所属二级用能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进行能源审计。
第二十四条____公司及所属二级用能单位应与能源审计机构签订能源审计服务协议书,明确审计时间、内容以及相关配合的相关事项,能源审计机构应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为____公司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五条能源审计应包含下述内容:(一)用能单位概况含主要工艺流程、重点用能设备、年能源消耗总量。
(二)用能单位能源组织管理、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三)检查、检测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含必要的检测),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用能单位能源的流程及平衡分析。
(五)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六)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节能量计算分析。
(七)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八)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财务和经济效益评价。
(九)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十)检查前一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六条用能单位应将能源审计报告报送____公司报送备案,____公司主管部门审核后,再报送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备案。
第六章节能评估第二十七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二十八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能源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本数,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本数,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