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蛋白质的沉淀与透析
生物化学实验之-- 生物化学实验之--
实验二
蛋白质的沉淀与透析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 学习蛋白质沉淀和透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蛋白质可逆沉淀、透析的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蛋白质可逆沉淀、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某些试剂(如硫酸铵、氯化钠) 某些试剂(如硫酸铵、氯化钠)与蛋白质作 可使蛋白质沉淀; 用,可使蛋白质沉淀;但当除去使蛋白质沉淀的 因素后,蛋白质又可再次溶于原来的溶剂中, 因素后,蛋白质又可再次溶于原来的溶剂中,这 种沉淀作用称为可逆的沉淀作用。 种沉淀作用称为可逆的沉淀作用。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蛋白质的检查 取卵清蛋白 /NaCl溶液2ml和 /NaCl溶液2ml和 溶液2ml 10%NaOH溶液1ml, 10%NaOH溶液1ml, 溶液1ml 摇匀, 摇匀,加1%CuSO4 溶液1~2滴 溶液1~2滴,边 1~2 加边摇。 加边摇。
2. 蛋白质的可逆沉淀作用 1) 球蛋白沉淀 ) 取卵清蛋白/NaCl溶液 溶液 取卵清蛋白 2ml,倾斜试管,沿管壁 ,倾斜试管, 慢慢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 2ml,轻轻混匀,静置 ,轻轻混匀, 5min。 。
2)清蛋白沉淀 ) 过滤, 过滤,除去盐 析出的蛋白质。 析出的蛋白质。 向滤液中加入 硫酸铵粉末至饱和。 硫酸铵粉末至饱和。
3. 蛋白质的透析 (1)装样:取一段透析袋,将一端夹住,由 )装样:取一段透析袋,将一端夹住, 开口端加入含有硫酸铵的清蛋白沉淀( 开口端加入含有硫酸铵的清蛋白沉淀(不可 装太满,并适当排出空气),夹住袋口。 ),夹住袋口 装太满,并适当排出空气),夹住袋口。 (2)透析:取10倍以上蛋白质体积的去离子 )透析: 倍以上蛋白质体积的去离子 将装好样品的透析袋悬于大烧杯中部。 水,将装好样品的透析袋悬于大烧杯中部。 在烧杯底部放一个磁子, 在烧杯底部放一个磁子,缓慢搅拌以促进溶 液交换。更换洗脱溶液数次( 一次), 液交换。更换洗脱溶液数次(约30min一次), 一次 至达到透析平衡为止。 至达到透析平衡为止。
一些物理因素(如剧烈震荡、搅拌等) 一些物理因素(如剧烈震荡、搅拌等)或 化学因素(如重金属离子、有机酸等),会破 化学因素(如重金属离子、有机酸等),会破 ), 坏蛋白质的稳定的构象,引起蛋白质变性。 坏蛋白质的稳定的构象,引起蛋白质变性。即 使除去了使蛋白质沉淀的因素, 使除去了使蛋白质沉淀的因素,蛋白质也不能 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 即为不可逆沉淀作用。 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 即为不可逆沉淀作用。
在实验室分离纯化蛋白质的过程中, 在实验室分离纯化蛋白质的过程中,常利 用透析的方法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无机盐、单糖等)。利用透析膜的半透膜作 无机盐、单糖等)。利用透析膜的半透膜作 )。 用,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与周围的缓冲溶 液进行物质交换,大分子物质(蛋白质) 液进行物质交换,大分子物质(蛋白质)保留 在透析袋中而彼此分l-的检查: ) 的检查: 取洗出液约2ml, , 取洗出液约 溶液1~2滴 加10%HNO3溶液 滴 至酸性, 至酸性,加1%AgNO3 2~3滴,观察有无白色 滴 沉淀。 沉淀。
2)NH4+的检查: ) 的检查: 取洗出液2滴加入白瓷板穴中, 取洗出液 滴加入白瓷板穴中, 滴加入白瓷板穴中 加纳氏试剂1滴,观察有无黄红色沉 加纳氏试剂 滴 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