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实践活动:好玩的筷子
活动领域:科学语言
•活动前评析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小小的筷子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经历多次演变,由纯粹的食具发展到了今日的多种用途,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科学证明,长期使用筷子会对幼儿小手肌肉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大脑相应功能区的完善和发展。
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这种文化,了解筷子的用途。
为此,设计这节科学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找寻筷子的好玩之处,训练幼儿手脑并用,同时也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体验筷子给我们带来的娱乐功能,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产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创造性的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体验活动的快乐。
3.学习量词:根双。
4、培养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收集各类材质色彩的筷子。
2、碟子若干,食物若干(蚕豆、蛋糕等)
3、课件Flash《筷子的由来》。
•活动过程实录
1、导入活动
(谜语引出主题)师:亲爱的小朋友,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
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看课件Flash)师: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
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米饭、面条、青菜、肉,甚至小豆米,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
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
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二、让幼儿自由看、摸筷子并与同伴比较筷子
1、出示一双筷子,教幼儿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
让幼儿了解筷子表达该用的量
词。
2、幼儿分散观察筷子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师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筷子有哪些颜色?”
“请将长的和短的筷子分出来。
”
“摸摸看,每双筷子是不是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双筷子,为什么?”
三、游戏实践活动。
1、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练习筷子使用的各种模仿,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等等,反复多次练习。
2、游戏:夹着吃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吃,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吃的时候,大家要用手里的筷子夹着吃。
大家先将喜欢吃的夹到自已的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就夹多少,不要浪费,如果还想吃,再去盘子里夹,大家都记住了吗?就让我们开始吧!
3、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老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那些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幼儿,一边和孩子们交谈,品尝食品。
4、筷子游戏。
跳筷子舞,老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起立与老师跳筷子舞,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5、活动小结。
师:大家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一样新本领,真是不容易;而且我们还能用筷子来跳舞呢,要是你们天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用它,你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我现在可喜欢我的筷子了,你们呢?
*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筷子有关的各种游戏活动。
四、结束活动。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筷子还可以象积木一样搭房子,这真是个好主意,就让我们带上筷子,到外面去搭一个大大的房子吧!
在欢快的音乐声里,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操场上用筷子进行搭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