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共33张PPT)【推荐下载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共33张PPT)【推荐下载课件】


合作探究
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 尊重别人。
合作探究
作者列举“无教养”和“有教养”的表现有什 么作用?
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 列举“无教养”和“有教养”的种种表现,点 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使论证具体有说 服力。
合作探究 第13自然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议论文
2020/5/28
新课导入
教养是人类自我精神与品质的升华,它 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和格调。一个人有没有 教养,决定了周围的人是否愿意同他交朋友; 决定了他做事情是否顺利;也决定了他的人 生是否能够有所成就。教养到底体现在生活 中哪些方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苏联学者、作家利哈乔夫从众多事例的分析、 比较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让我们走进他的文 章,去探讨教养的本质。
拓展延伸 文中作者举了大量的有教养的例子,请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 的表现,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 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谦虚不也是有教养的体现吗?
合作探究
第5—10自然段主要论述了什么? 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 表现。
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假设情境,通过 一个人对他人和对亲人的不同表现,论 证“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接下来又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
批驳的错误观点: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 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作者先提出了一个正确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 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 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 自我感觉。然后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 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最后得出结论:优雅 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合作探究
“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 系?
优雅的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教养的 本质是尊重。
合作探究
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 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 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合作探究
养成优雅风度的关键是什么?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 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 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 自我感觉。”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的风度? 在论述优雅的风度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 证方法?
“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 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 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 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 续不懈的追求。”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 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 处世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 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 分子之一,政治家、文艺理论家。 他把一生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俄罗 斯古代文学、文化的研究中。他的 研究涉及了俄罗斯10至17世纪文学 的所有重要方面,留下了1000多部 著作,成为俄罗斯古代文学史、文 化史当之无愧的权威。
(1)举例论证。
本文第5-10自然段和第17自然段都进 行了举例论证。第5-10自然段集中列举了无 教养的例子,第17自然段则集中列举了优雅 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 怎样才是真正的有教养和怎样才能有优雅的 风度。
合作探究
(2)对比论证。
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6自然 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 ,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行为。本文第二部分分 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谈“无教养”的例子,第 二层则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一对比,更能 体现真正的有教养。
合作探究
作者用几个假如”是要证明什么?
作者用“假如”谈“无教养”的例子 ,然后通过“无教养”的例子,从反 面论证什么是“有教养”。
合作探究
作为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 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 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一个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 会自吹自擂。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涵养(hán)
恪守(kè)
汲取(jí)
箴言(zhēn) 尴尬(gān gà) 雷霆(tíng)
彬彬有礼(bīn) 矫揉造作(jiǎo)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箴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 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 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合作探究
第1段有什么作用?
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 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 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合作探究
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 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 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 如何理解的?
整体把握
教养与风度有什么关系?
有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优雅风度的 基础是尊重。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是优雅 风度。
整体把握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 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 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说说文中谈论了哪几个 问题?
本文谈论了两个问题:教养与 风度。
整体把握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 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 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 己的结论: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 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