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史课件经济思想史第5章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史课件经济思想史第5章


⑷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是他反对重商主义的武器.他认为一国货 币过多并不利于对外贸易,就国内贸易来说,货币的增多,无 利也无害,但就国际贸易来说,国内货币数量过多,就会引起 物价腾贵,这样便不利于同外国商品竞争,造成其商品出困难, 并妨害其工业生产的发展,因此重商主义者主张外贸出超,增 加国内货币数量是错误的.休谟就是这样以其货币数量论来批 判重商主义的. 但是货币数量论是不科学的,错误的理论.其主要错误是: ⑴把价值符号(纸币)的流通规律理解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在休谟时代,金属流通还是流通的支配形式,他将金属货币理 解为铸币,又将铸币理解为单纯的价值符号,并按照价值符号 的流通规律认定商品价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量,是错误的. ⑵它颠倒了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从而也曲解了货币流 通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⑴休谟同其他货币数量论者一样,使商品不带价格,金银不带 价值进入流通过程,二者只是流通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关 系,即在流通中,一堆商品和一堆货币相交换;前者的一定部 分就表示后者相应部分的价值,因此,货币不过是单纯的价值 符号,它的价值,主要是虚构的价值. ⑵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这样,商品的价格就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除以流通中的商品 量,即P=G/W.因此,商品的价格同货币流通成正比,同商品 流通量成反比;而货币的价值则同商品流通量成正比,同货币 流通量成反比.他实际上否了商品和货币的内在价值. 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休谟的流通理论归结为以 下三条原理:第一,一国中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 量;第二,一国中流通着货币代表国内现有所有的商品,如果 货币数量增加,以其增加的比例,每单位货币代表的商品相应 减少;第三,如果商品增加,商品价格就降低,货币的价值就 提高,如果货币增加,商品价格就提高,货币的价值就降低. 因而货币的增加不会使一国变富,只会使物价上升.
诺思对利息的理解比配第和洛克更正确. 第一,他对利息的本质有更正确的见解.配第和洛克都认为利息 是货币的租金,是把利息和地租并列起来;而在诺思的著作中则 出现了第一个关于资本("Stock or Capital")的明确概念,他认 为利息是资本的租金,而不是货币的租金.从而是把利息和地租 对立起来. 第二,他对利息率的变化有更正确的见解.配第和洛克都认为利 息率由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即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 供求.他们都混同了货币和借货资本.诺思则区分了货币和借贷 资本,他认为利息率的高低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 不是由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 第三,他还分析了货币贮藏和货币增殖的区别,论述了作为资本 的货币的特点. 诺思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他由批判重商主义的货币和 贸易理论,论述了自己对货币和贸易的见解.
诺思反对重商主义的禁金出口,贮存货币的主张,认为只有 把货币投放出去,当作资本来使用才能使财富获得增殖. 诺思也批判了重商主义通过出超贸易追求货币财富的主张,认 为货币并不等于财富,它只是一种公认的交易标准或买卖的通 用尺度,而一个国家贸易中能够流通的货币量则决定于商品交 换的需要. 诺思的著作是关于自由贸易(国内的和国外的贸易往来)学说 的古典的,始终一贯的论述,他认为限制贸易会使国家变穷, 自由贸易才是致富之路. 最早把"利润"作为独立经济范畴研究的是马西和休谟. 约瑟夫马西(Joseph Massie,?-1784)是第一个研究利润的人, 他于1775年匿名发表了《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一书,这 本书的贡献是: 1.第一次把利润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来研究.
3.绝对利润和相对利润. 他区分了"相对利润"和"绝对利润".他把从商品让渡中得 到的利润称为"相对利润". 他说:"相对利润对有的人意味着亏损;它表示财富的天平在 有关双方之间的摆动,但并不意味着总基金的任何增加". "绝对利润对谁都不意味着亏损;它是劳动,勤勉或技能的增 进的结果,它能引起社会财富的扩大或增加". 可见,斯图亚特已经认识到"让渡利润"并不能使社会财富绝 对增加,而能使社会财富绝对增加的"绝对利润"则不是由流 通产生,而是由"劳动,勤勉和技能的增进"产生的. 但是,这种"增进"只是表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劳动生产 力的提高只能引起使用价值的增加.
2.关系利润和利息的高低,他认为是由工商业发展水平和资本 积累程度所决定的,利润和利息的降低都是由工商业扩展,资 本的积累引起的. 休谟认为,随着工商业的扩展,资本的不断 增加,利息和利润都必然下降. 另外,在休谟看来,利息率的高低仅取决于借货资本的供求, 而不取决于货币的供求. 3.他认为不仅工商业的扩展引起利息,利润的降低,而且低利 息,低利润也促使工商业进一步增长,所以低利息是说明一个 国家繁荣状态的最可靠的标志. 4.休谟的货币数量论: 休谟在反对重商主义的论战中,阐述了货币数量论.所谓货币 数量论就是商品价格决定于货币流通量的理论.休谟的货币数 量论虽然不是科学的,但在当时却具有反对重商主义的进步意 义.他的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二,从配第到斯密英国经济学说的发展. 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中所提出的一切创见,后来都为他的英国后 继者所接受,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这个时期先后出现的重要 经济思想家有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斯图亚特等人,他们 从不同方面发展了配第的理论.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末有名的英国哲 学家,又是英格兰银行的创办人和股东之一.他的主要经济学 著作是1691年出版的《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在这一著作中,他论述了利息的源泉和原因,从而发展了配第 的利息理论. 达德利诺思(DudleyNorth,1641-169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 著名理论经济学家,第一流的英国商人,自由贸易论者,曾在 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经营商业,回国后在海关和财政部任职.他 的主要著作是1691年出版的《贸易论》,该书论述了利息,货 币的自由贸易等问题,对利息的性质,利息同资本的关系作出 了明确的的论述,提出了"关于利息的第一个正确的概念".
詹姆斯斯图亚特(James Steuart,17172—1780)是个英国贵族, 他是谋略建立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其 主要经济学著作是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1.詹姆斯斯图亚特的价值观. 他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劳动者通常在一天, 一周,一月内平均能够完成的劳动量;第二,劳动者用以满足 他个人的需要和……购置适合于他的职业的工具的生存资料和 必要费用的价值,当然也需平均计算;第三,材料的价值.这 三项的总和,他叫做"实际价值"("real value"). 2.商品价格和"实际价值"的差额,"让渡利润"的观点. 他认为商品的价格并不和其"实际价值"相等,商品价格由商 品实际价值和让渡利润两个要素构成,而让渡利润就是商品价 格超过其实际价值的部分,它是在流通中产生的,是由于商品 高于其实际价值出卖而产生的.
2.关于利润的大小,商人数目越少,商业规模越大,则利润越 高,反之,利润则越低. 3.第一次说明了利润和利息的关系.他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 分,利息由利润决定,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4.关于利息率,自然利息率是以利润为基础,自然利息率是由 工商业企业的利润决定的.关于利息率的下降,他认为是由于 资本的积累(竞争)和由此产生的利润下降造成的.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 和经济学家,他于1752年出版了《政治论丛》,书中收录了一 系列经济论文,如《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 《论贸易平衡》等.他是斯密的教师和朋友,他的"人性论" 是斯密经济学说的哲学基础,所以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 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他的主要观点是: 1.他继马西之后,也研究了利润,不过他与马西不同,反对马 西的利润决定利息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只有相互关系,没有 因果关系.
4.这部著作具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结构,并且同时运用 了抽象分析和归纳综合方法,既有对经济过程本质的一定分析, 又有对经济事物较充分的数量分析,既有对经济发展历史的分 析,又有对经济发展现实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全面地研 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问题. 基于上述,我们说亚当斯密最先建立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理论体系. 四,斯密建立了怎样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国富论》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为研究对象,以"富国裕 民",寻求增进资产阶级财富的方法为目的,为资产阶级反封 建,反重商主义斗争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理论武器.其基 本思想就是倡导基于"利己心"的经济自由思想,使每个人都 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增加资产阶级 收入和财富积累.
《国富论》的结构:全书共五篇,第一,二篇包括了斯密经济 学说的全部理论,主要阐述了国民财富的性质,源泉和增加国 民财富的两种方法,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生产劳动者人数; 第三,四,五篇分别研究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国家财政问题. 前两篇是研究决定财富增长的因素,后三篇是研究影响财富增 长的因素.所以,整部《国富论》以增长国民财富为中心和主 线,几乎包括了经济科学各学科的内容,反映了斯密力求建立 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意图. 斯密的方法,实质上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方法,但其中也包 含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抽象研究的方 法,其特点具有两重性. 唯心主义.他虽然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过程和规律, 但他是以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基础,从孤独的"经济 人"的"利己心"出发,把"经济人"的"利己心"看作一切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源. 形而上学.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生产的一般形式,把 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永恒的社会制度.
三,为什么说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1.斯密是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最后 时期,代表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反映了资 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要 求,为英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建立自己的统治地位提 供了理论武器. 2.《国富论》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 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分析 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3.这部著作是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三种收理论为核心,实 际上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科学 的各方面的内容,已经形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