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地主家庭。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861年5月7日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
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
因为泰老在逝世前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
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
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让她在文学界上迈出了一大步。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
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
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园丁集》《吉檀枷利》《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爱者之赠与歧路》。
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
最初是陈独秀的四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
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
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
作有剧本《春之循环》《邮局》《红夹竹桃》。
此后各种翻译,介绍,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
自从《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
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
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
碾转模仿的很多。
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做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思想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深受古代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影响,集中探讨了“无限”与“有限”的本质、内涵及其关系。
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意识、最高真实、最高存在是“梵”亦即“无限”。
“无限”涵盖“有限”,统辖“有限”,而“无限”又存在于“有限”之中。
他甚至认为:“无限”本身根本没有意义,“无限”只有在“有限”之中才能表现出来,正像歌(无限)需要歌唱(有限)才能表现出来一样。
其次,他不仅探讨”有限”中的人类精神与“无限”之间的关系,也深究人类精神病与自然及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归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但不乏其合理因素,因为他着眼于现象和人,当然重点的重点则在人的精神性上。
泰戈尔的美学思想则是他宗教哲学观的延伸。
他在《我的回忆》里说:诗剧“《大自然的报复》可以看成是我未来全部创作的入门,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它是我一切著作所涉及的主题——在有限之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欢悦”。
他认为:“艺术是人的创作灵魂对最高真实的召唤的回答。
”诗作《野花》(1875)、《林花》(叙事诗)、《诗人的故事》(1913)诗集《暮歌集》《晨歌集》《帕努辛赫诗抄》《画与歌集》(1884)《刚与柔集》《心声集》《金帆船集》《缤纷集》《吉德拉星集》《收获集》《尘埃集》《幻想集》《刹那集》(《瞬息集》)《微思集》《故事诗集》《叙事诗集》《祭品集》《回忆》(《怀念集》)《儿童集》《渡口集》《吉檀迦利》《献歌集》《献祭集》《歌之花环集》《妙曲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童年的湿婆集》《普尔比集》《随感集》《穆胡亚集》《森林之声集》《通俗读物集》《总结集》《再次集》《五彩集》《最后的星期天集》《小径集》《黑牛集》《叶盘集》《错位集》《儿歌之画集》《边沿集》《晚祭集》《戏谑集》《天灯集》《新生集》《唢呐集》《病榻集》《康复集》《生辰集》《儿歌集》《最后的作品集》。
短篇小说《女乞丐》《邮政局长》《河边的台阶》《还债》《弃绝》《素芭》《人是活着,还是死了?》《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中篇小说《科鲁娜》《四个人》《两姐妹》《人生四幕》《花圃》长篇小说《王后市场》《贤哲王》《眼中沙》《沉船》《天赐良缘》《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小沙子》剧作《蚁垤的天才》《破碎的心》(诗剧)《愤怒的湿婆》(歌剧)《死神的狩猎》(歌剧)《虚幻的游戏》(诗剧) 《根本错误》《离别时的诅咒》《马丽妮》《拜贡特的巨著》《滑稽剧本集》《秋天的节日》《国王与王后》《牺牲》《国王》《邮局》《顽固堡垒》(《坚定寺院》)《法尔衮月》《古鲁》《无形珠宝》《还债》《摩克多塔拉》《春天》《迁居》《独身者协会》《舞女的膜拜》《报复心理》《南迪妮》《最后一场雨》《人红夹竹桃》《舞王》《最后的拯救》《太阳女》《新颖》《禳解诅咒》《时代之旅》《昌打尔姑娘》《纸牌王国》《邦苏莉》《斯拉万月之剧》《花钏女》《昌打尔姑娘歌舞剧》《萨玛》演讲《诗人的宗教》《普及教育》《韵律》讲话《罗摩·摩罕·罗易——印度的先驱》《中国和印度》论文和论文集《古代文学》《民间文学》《文学》《现代文学》《词学》《宗教》《文学的道路》《韵律》《孟加拉语》《路上的积蓄》杂文集《幽默》散文集《死亡的贸易》《杂谈》《自己的力量》《五彩缤纷》《膜拜品德》《国王与平民》《繁多》《祖国》《社会》《教育》《孟加拉掠影》《积蓄》《身份》《照主人的意志办事》《访日散记》《随想》《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瀛洲纪行》《划时代》《世界的真相》《他》《学院的形式与发展》主要诗集飞鸟集《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共收录诗325首,初版于1916年完成。
其中一部分由诗人译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诗集《碎玉集》(1899),另外一部分则是诗人1916年造访日本时的即兴英文诗作。
诗人在日本居留三月有余,不断有淑女求其题写扇面或纪念册。
考虑到这一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诗何以大多只有一两行。
诗人曾经盛赞日本俳句的简洁,他的《飞鸟集》显然受到了这种诗体的影响。
因此,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为其鲜明特色。
美籍华人学者周策纵先生认为,这些小诗“真像海滩上晶莹的鹅卵石,每一颗自有一个天地。
它们是零碎的、短小的;但却是丰富的、深刻的”,可谓言之有理。
园丁集园丁集是泰戈尔的另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
诗人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保有一定距离,并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思考,使这部恋歌不时地闪烁出哲理的光彩。
阅读这些诗篇,如同漫步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里,一股挡不住的清新与芬芳,仿佛看到一个亮丽而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纯净、美好,使人于不知不觉中体味爱与青春的味道。
新月集《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
阅读这些诗篇,能陶冶性情,净化人格,美化心灵。
游思集《游思集》里面得所有诗文都是作者兴致而作,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大部分没有标题。
现列举一首:对于你,我犹如黑夜,小花朵儿。
我能给你的只是掩藏在夜色里的安宁和不眠的静谧。
清晨,当你睁开眼睛,我将把你留给一个蜜蜂嗡鸣,鸟儿啁啾的世界。
我送给你的最后礼物,将是一滴落入你青春深处的泪珠,它将使你的微笑更加甜美;当白天的欢腾残酷无情之时,它将化作薄雾,隐去你的娇容。
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奈维德雅>>;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
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泰戈尔获诺贝尔奖的作品英译诗集《吉檀迦利》,是1912-1913年间,泰戈尔本人用英文从孟加拉语诗作《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选择部分诗作而成。
《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语诗作是韵律诗,而翻译成英文之后变成自由诗。
采果集泰戈尔在该书中阐述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进化论、宗教观点、哲学思想和艺术观,表达了他的志向抱负,抒发了他的喜怒哀乐。
现实主义作品则对诚实淳朴的下层贫民表示真诚同情,表现崇高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歌颂坚守信仰不怕牺牲的精神,反映在新思想影响下印度妇女的觉醒。
爱者之贻泰戈尔的一生十全十美;他年纪很轻时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他会整天坐在花园里;从25岁左右到35岁光景,他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
——叶芝许多批评家都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
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和善的。
在现在的许多诗人中,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
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相爱。
他为读者所构筑的,是一个洋溢着欢乐、倾心於爱的光明世界。
《爱者之贻》中的诗句似乎是一盏盏明亮的灯,不知让多少失意者感到一丝温暖和感动。
高寿秘诀综述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称为印度的“诗圣”,享年80 岁。
泰戈尔的长寿之道精华之处,在于他从印度的佛学中领悟了寻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在哀乐与悲喜之情感冲击中,能动用他超人的平衡力,使精神状态经常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泰戈尔善于把养生与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人留下了保健强身的宝贵经验。
排遣法医学心理学家认为,悲哀也是一种能量,会造成精神的崩溃。
长久的悲哀,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严重的摧毁作用,易使人发生溃疡病、冠心病,甚至是癌症。
所以,要学会排遣悲哀。
泰戈尔排遣悲哀的重要方法是写诗,用诗寄托哀思,消除这种破坏性能量。
超脱法泰戈尔是这样地对待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的,他指出:“生命的悲剧猛烈地震撼着我们的感情,但生命从整体上看是极其乐观的。
悲剧只是生命的欢乐赖以表现自己韵律的一部分。
”诗人由于对什么都看得开,因此,能够摆脱生活压在他心头的重荷,在猝然来临的打击面前泰然自若。
中国情结泰戈尔一贯强调中印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