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中成药
— 调和诸药。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咽喉痛、梅核气、 小儿口疮、多汗症、遗精、矽肺结核等 属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者。
二陈丸(合剂)
日。空腹温开水送服。
【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瘰疬、痰核。咽干,舌红,脉弦 滑。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单纯性甲状腺瘤、 甲状腺机能亢进、渗出性关节炎、前列 腺炎、睾丸炎、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 等属于肝肾阴亏,灼津为痰,痰火凝聚 者。
蛇胆川贝散(口服液、胶囊)
【方源】本药为现代研制方。 【组成】蛇胆汁、川贝母。 【规格】散剂:每瓶0.3g;口服液:每支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阳萎、梅尼埃综 舍征、慢性声带小结、口腔溃疡、慢性 牙周炎等属肺肾阴虚,湿痰内阻者。
白金丸
【方源】宋·《本事方》。 【组成】郁金、白矾。 【规格】水丸;每20粒3g。 【用法】口服:成人,6g/次,2次/日,
温开水送下。7岁以上 儿童服成人1/2 量,3~7岁儿童服成人1/3量。
【方解】 君:百合、麦冬 — 清润肺燥,清虚火而止咳。 臣:生地黄 — 养阴滋肾,凉血止血。
熟地黄 — 滋阴养血,补肾填精。 玄参 — 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 佐:白芍、当归身 — 滋阴养血,柔肝保肺。
贝母 — 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 — 化痰利咽。 使:甘草 — 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化痰散结;
【功效】泻火逐痰。
【主治】实热老痰证。癫狂惊悸,或咳喘 痰稠,眩晕胸闷,大便秘结,舌苔黄腻 而厚,脉象滑数有力。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精神分裂症、神 经官能症、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肺部 感染、慢性结肠炎、病毒性脑炎等属实 热顽痰者。
【使用注意】 体虚之人及孕妇禁用。
消瘰丸
【组成】清·《医学心悟》。 【组成】玄参、煅牡蛎、贝母。 【规格】大蜜丸:每丸9g。 【用法用量】口服:1丸/次,2或3次/
浓缩丸:每丸1g;口服液:每支10ml。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6g/次,2次/日;
大蜜丸,1丸/次,2次/日;浓缩丸,8丸/次, 3次/日;口服液,20ml/次,3次/日。小儿酌 减,疗程为2周。
•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 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 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祛痰中成药
概念: 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排除和消
解痰涎的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证的中 成药,统称为祛痰中成药。属于“八法” 中消法的范畴。
分类: 二、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燥湿化痰—湿痰证—二陈丸。 2.清热化痰—热痰证—清气化痰丸。 3.温化寒痰—寒痰证 4.润燥化痰—燥痰证 5.治风化痰—风痰证
【功效】祛痰开窍。
【主治】痰阻心窍引起的癫痫发狂,烦燥 不安,神志不清;又治胸肋胀满,喉风, 乳蛾等。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脱发、高脂血症 等属于痰阻血瘀所致者。
百合固金丸(口服液)
【方源】清·《医方集解》。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芍药
(炒)、当归、贝母、玄参、桔梗、生甘草。 【规格】水蜜丸:每丸2g;大蜜丸:每丸9g;
茯苓—健脾渗湿以化痰。
黄芩—清泄肺热。
泄火降肺。
杏仁—宣利肺气,化痰止咳。
姜汁—化痰和胃,解半夏、南星之毒。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之效,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 症则愈。
*配伍要点:胆南星+黄芩+枳实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声带水 肿型息肉样变等属于痰热者。
礞石滚痰丸(片)
【方源】明·《丹溪心法附余》
香15g,黄芩(酒洗)240g。 【规格】水泛丸:每粒1g;片剂:每片含生药
0.5g,每瓶100片。 【用法用量】口服:水泛丸,成人9g/次,1或
2次/日,空腹温开水送服;片剂,8片/次, 1次/日。小儿遵医嘱服用。
金水六君丸
【方源】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茯苓、半夏、熟地黄、炙
甘草、陈皮。 【规格】大蜜丸:每丸9g;水泛丸:每
10粒6g,每瓶100g。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1丸/次,3
次/日,温开水送服;水泛丸,6~9g /次,3次/日。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功效】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主治】肺肾不足,或年迈阴血不足,湿 痰内阻,咳嗽喘逆,呕恶多痰,舌苔花 剥者。
使用注意:
1.使用祛痰剂须注重“治病求本”、“治其生痰 之源”,即治痰应根据具体病证、病因的不同 而分别结合调肺、理脾、温阳化气等法以治本, 才能提高疗效。
2.注意根据痰证的性质及有无兼杂与变证,随证 施治。对于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者, 治宜结合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法;若痰迷心窍, 或引动肝风,兼有肝风内动而致惊厥、癫痫、 中风者,又须结合通窍、治风等法,以提高疗 效。
• 3.对痰证兼有咯血倾向者,不宜应用辛 温燥烈的祛痰中成药,以防引起大咯血; 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中成药, 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
清气化痰丸
【方源】明·《医方考》。 【组成】制半夏、胆天南星各150g,黄
芩、枳实、瓜蒌霜、杏仁、茯苓、陈皮 各100g。 【规格】蜜丸:每丸3g。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6~9g/次,2 次/日,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热痰。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 膈痞满,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
【方解】 君:胆南星 — 清热化痰以止咳。 臣:瓜蒌仁 — 清肺化痰。 制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 *两者合用,化痰清热,以助天南星之力。 佐:枳实 — 下气消痞。 橘红 —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二药相伍,“顺其气”,则火降痰消。
5ml,每盒10支;胶囊:每瓶60粒。
【用法用量】口服:散剂,0.3~0.6g/次, 2或3次/日;口服液,1支/次,3次/日; 胶囊,2粒/次,3次/日。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肺热咳嗽。痰盛气促,痰黄黏稠, 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滑。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慢性咽炎、腭扁 桃体炎、声带小结、小儿肺炎、舌系带 囊肿、复发性口疮等属于痰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