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HBCJ20110407WGSG1JD-ZG-01标段别:WGSG1类别:工区
中铁十六局集团WGSG2标段一分部项目经理部
施工交底纪要
时间: 2011年04月07日
主持人:刘斌
参加单位:项目部施工技术部、试验室、安全质量部、各工区全体技术人员
关于黄冈站路基过渡段施工交底纪要
一、技术要求
1过渡段采用的级配碎石加5﹪水泥填料采用场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2过渡段的布置形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二.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1过渡段施工一般规定
1)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过渡段的基坑回填C15混凝土,过渡段横向建筑物顶部及其两侧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掺5%水泥,当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过渡段原地面处理后应符合路基基床底层压实标准,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 MPa/m,EV2≥45MPa。
2)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3)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桥路、涵路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桥、涵、结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4)过渡段所用级配碎石、水泥、土工合成材料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5)过渡段填筑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摊铺厚度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压实标准应符合各部分的设计要求。
6)桥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宜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7)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填料应分层压实。
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8)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D15<4d85的要求,压实标准同相邻路基。
2.2过渡段布置形式:
路桥过渡段设置形式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1.5m)
II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1.5m )
断面图
II-II 断面图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石、强风化硬质岩路堑连接方式
2.3过渡段施工工艺:
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平整碾压密实原地面,CFG桩处理地段,按要求施工褥垫层,桥涵基坑均用C15砼填筑密实。
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位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宽15cm、厚10cm。
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 =100mm的RCP-10NG(A)内支撑透水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
过渡段填料采用外购级配碎石加5
﹪水泥,填筑时在桥涵背用红油漆画设分层线,严禁机械刮擦桥涵背,具体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1)路基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同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三.劳动组织
3.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3.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四.材料要求
1)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6.3.4的规定。
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
2)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设备机具配置
六.质量控制及检验
6.1质量控制
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几个方面:
①过渡段基底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②过渡段填料,取样检测频次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
③松铺厚度,桥台及横向结构物背墙划线控制。
④压实遍数,满足压实质量要求。
⑤过渡段沉降位移观测
6.2 质量检验
①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②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③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按下表指标控制。
七.安全及环保要求
7.1安全要求
7.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7.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7.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
7.2环保要求
7.2.1在取土场取土前,将取土场和附近路基清理的表土存放在小取土坑内,以减少水土流失。
7.2.2取土场开采完毕后,及时按预先确定好的恢复方案将取土场恢复成耕地或鱼塘,以减少水土流失。
7.2.3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并将临时用地恢复原貌。
7.2.4雨季施工时,随时和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以便雨前将填铺料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
7.2.5对于施工好的路基边坡,及时按设计要求施作防护工程,以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
7.2.6施工时,准备足够的防护物如草席、塑料布等遮盖物,在下雨前将易受侵蚀的裸露地面覆盖,以便减少雨水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7.2.7施工废方弃置在指定地点,并按设计要求作好弃土场的防护工程和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