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媒体营销概论》教案(27-28)新媒体负面效应及网络舆情管理
《新媒体营销概论》教案(27-28)新媒体负面效应及网络舆情管理
(6)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3.网络暴力根源
(1)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
(2)一些网民的素质不高
(3)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4)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4.各种舆情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1)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从互联网上采集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博评论、微信公众账户、新闻客户端评论等舆情信息,存储到采集信息数据库中。
(师生互动,视课堂情况进行1-3个数量不等的提问)
对,新媒体的负面影响有很多,因此如何调控这些负面舆论,如何应对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一起来学习的。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5
输入
知识目标1
能力目标1
德育目标1
1.新媒体对阅读习惯的影响
(1)阅读方式方面受到的影响,习惯于从网络获得新闻及相关信息
七、预习成果展示
请大家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新媒体的负面效应
八、教学项目(任务)设计
1、阅读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2、进行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
九、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教学环节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参考导语
项目任务
教法学法
设计意图
教学资源
时间
前节回顾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的问题大家还记得吗?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正因为人的注意力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网络新媒体,企业的广告投放也必须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新媒体。
(2)多浮与浅阅读,高质量阅读内容到达受众很难
(3)写作习惯受到的影响,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变为了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然后复制、粘贴。
2.新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1)传统的书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微信语音;
(2)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被QQ、微信视频交流所取代;
(3)习惯了这种超时空联系方式,节假日网上铺天盖地的祝福都是套路话语言
课程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开始学习第五章新媒体负面效应及网络舆情管理的内容,带领大家了解新媒体所带来的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并对其进行调控。
我们总说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不仅仅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就像现在,有多少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有多少人写东西的时候习惯找模板?有多少人会误信网上的谣传?
(4)部分人过于依赖网络,视力下降、颈椎病等各种健康问题,更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抑郁症和孤独症等。
3.新媒体对社会安定的影响
(1)新媒体的先进性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先进、更隐秘的犯罪渠道
(2)网络销售中常见各种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甚至侵害消费者权益
【教法学法】
教师讲解
35
输出
课堂讨论:
1.你在新媒体阅读方面受标题影响吗?你订阅过文字内容质量高的微信公众号吗?你最近阅读的小说是网络小说还是经典小说?你写文章依赖搜索引擎吗?
(2)舆情分析引擎负责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清洗、智能研判和加工,分析结果保存在舆情成果库中。舆情分析引擎依赖于智能分析技术和舆情知识库。
(3)舆情服务平台把舆情成果库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舆情数据进行公布。
(4)工作人员通过舆情服务平台浏览舆情信息,通过简报生成等功能完成对舆情的深度加工和日常监管工作。
1、教师在课堂中应随时给学生反馈,引导学生不断反思;
2、引入课堂测验以及平时分制度;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师填写)
学习特点:
学习习惯:
交往特点:
六、教学资源
1、教学PPT;
2、参考资料:
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8月8日晚发布。
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2.新媒体运营并非一定要自己开微博、开微信,和别人进行合作,利用别人的新媒体流量为自己的产品引流也是非常合适的。
3.要对新媒体有全局性的把握,对不同的新媒体都要有了解,要创造接触和建立合作的可能。
4.越是有优质流量,越要精心策划爆款话题,形成口碑社交传播效应。
【教法学法】
教师讲述
可采取提问方式进行
10
德育目标1
德育目标2
1.网络舆情管理的原因
(1)互联网赋予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发挥舆论监督的权利,促使网络舆情快速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个交互性极强的媒体,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容量反映社会动态变化和各类信息
(3)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互联网舆情报告制度,对于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有极大意义的
2.网络谣言
新媒体营销概论
授课教师
专业(学科)
新媒体
教学课题
新媒体负面效应及网络舆情管理
学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年级
所选教材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新媒体所带来的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2)了解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并对其进行调控
2、能力目标
1)掌握新媒体所带来的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2)学会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并对其进行调控
3、德育目标:
1)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和主动性;
3)提倡试错并勇于承受挫折;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网络舆情的应对及调控
学习难点:如何应对负面舆论
三、教学问题预测
1、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倦怠情绪、积极性不高;
2、学生在学习如何吸引种子用户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理解。
四、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网络谣言之所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媒体公信力缺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3)公众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4)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5)网络推手炮制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力,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教法学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进行评价。
反思
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传播和互动,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便捷和自由,但新媒体也因为传播渠道多,扩散速度快,导致一些低俗的信息、网络谣言快速传播,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迅速扩散,从而导致一些负面效应。
【教法学法】
教师总结
输入
知识目标1
能力目标1
2.你有过消息提醒干扰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吗?你有熬夜玩游戏导致影响第二天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吗?你怎样看待以上现象?
3.新媒体是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还是让人和人的互动变得高频但廉价了?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观点吗?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态度
反馈
………..
刚才,我听取了大家的答案,大家的回答都有你们自己的思考。新媒体在带来便捷和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