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宣传和舆情引导.复习课程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宣传和舆情引导.复习课程

在传播渠道、路径丰富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会在 一次次的传播中,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并被大范围 转发,很多网民和公众不知不觉就成了新闻传播的二 传手。
例 子: 金 庸 去 死 传 闻。
金庸去世传闻
2010年12月6日晚,一条“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 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 利亚医院去世”的消息在微博等网络空间疯传。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宣传和舆情引 导.
2008年是新媒体进入主流媒体的元年
一、要把握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变化: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生态发生了变化 。 (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 (三)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发生变化 。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 传媒生态发生了变化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生态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生态
从2009年底开始,微博开始在我国出现并迅速风靡起 来,成为一种时髦的新媒体。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新浪 微博,到2010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
2010年2月1日,人民网自主研发的 “人民微 博”()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中央重点 新闻网站推出的第一家微博客。到2010年8月,有466 家主流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118家报纸、 243家杂志、36家电视台和69家电台。媒体从业者把与 受众的沟通延伸到手机短信、email等。实现了全时段、 全媒体的互动微博,掀起信息传播的革命。
最终,因为转发“金庸去世”假新闻,对《中国新闻周刊》造成 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而它的副总编及责编等人都已辞职,多人 受到处分。该事件凸显出媒体在面对新的传媒生态下管理机制的 不成熟。
金庸去世传闻
同时,这种新的网络传媒生态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一方面,网络成为造假源头; 另一方面,网络又是打假主战场。 最先对“金庸去世”假新闻发出鉴别结果的就是凤凰卫视的专业
4.工具上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 等发展。
事件:抢盐国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 “盛况”,大量超市销售一空。个别不良商家 借机提价,杭州一包1元的食盐卖到10元以上。
(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
Web2.0不是一种技术规范,而更多的是一种互 联网的发展模式,
它的核心的理念是用户至上和开放主义,在某 种程度上它不依赖于技术,而是一种态度:
用户体验,资源共享,集体思维,平台开放。 这些形态的出现,
意味着平民化传媒时代,也即草根媒体、个人 媒体时代的到来。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开始登上中国 主流媒体的中心舞台,逐渐成为主导社会舆论的中坚 力量,对社会舆论的势态和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微博英文名为“Micro-Blogging”,是一种可以即时 发布消息的系统。微博的主体信息构架主要有三块: 多人信息聚合;个人信息聚合;短信息发布。同时兼 具信息筛选功能:信息检索和好友检索;信息传递功 能:关注与被关注、转发;互动功能:评论及回复, 短消息提示,私信等。
(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
Web2.0的转变,是从模式、主体、技术到运行机制等 各方面的转变,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 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 迈进。
2.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 信息”发展。
3 . 运 行 机 制 上 由 “ Client Server” 向 “ Web Services”转变。
(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生态
微博客直接通过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更新发表 信息,信息得以在传播的主体、客体身份间自由转换, 线上可以走到线下,网络可以走向人际,这便突破了 以往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和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形 成了其独特的链状、环状、树状的对话结构,从而为 新闻事件的迅速传播、聚合和裂变带来了可能。
记者闾丘露薇,她在当晚20时41分在个人微博里辟谣,紧接着21 时,凤凰网也及时辟谣,专业媒体和媒体人的迅速反应,在很大 程度上遏制的假新闻的进一步扩散。
这些信息给《中国新闻周刊》的纠错带来便利,促使其从在微博 发布“金庸去世”传闻到澄清,只用了两小时十五分钟,如果同 样的纠错信息在报纸上发布,至少要一天时间,在周刊上纠错, 至少要一周时间。在对新媒体发布信息的时间紧迫性的充分认识 后,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纠错越早, 媒体就越能把握住话语主动权。
(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 舆论格局发生变化
(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首先选择从互联网获取信息,通 过互联网表达诉求,发表见解,参与社会生活。
传统媒体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的失声或 滞后反应,实际上已游离于社会舆论的中心场 之外,被边缘化了。
媒体针对新情况,应转变理念,采取措施,应 对传媒格局的变化,既快速又准确的把新闻事 件报道好,把握好舆论导向。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的新浪微博在20点左右转发了此谣言。该 微博拥有30余万名粉丝,它的转发,加速了谣言传播,数分钟内 该信息又被转发近千条。
一小时后的21时22分,该刊发布致歉声明,并删除谣言; 23时23分,发布第二条致歉声明:“因为编辑工作失误,我们传
播了金庸先生逝世的虚假消息。再次诚恳地向查良镛先生及家人, 以及一切受到失实消息困扰的朋友道歉,对不起,我们会积极消 除影响,处理相关负责人的。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严格地要 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加强三项教育学习,杜绝此类事件 的发生。敬请原谅。”
金庸去世传闻
微博等新媒体由于具有迅速反应事实的特点,有极强的时效性, 这就有24小时把关的难度。
经了解,《中国新闻周刊》的新媒体只有一个编辑负责微博内容 的更新,按规定,她在上午9时至下午5时的工作时间里,发每条 微博之前,需要值班的主编或者总监对内容进行审核。
而“出事”的那条微博,是她下班后在家里更新的。对于工作时 间以外发微博,单位没有明确规定要请示了谁再发,形成一个漏 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