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概述
4 上呼吸道定植菌误吸
5 医院获得性:误吸入胃肠
道的定植菌;通过人工气 道吸入环境的致病菌
精品课件
病原菌到达下呼吸道后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 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细胞浸润
精品课件
以下几种细菌可引起肺组织坏死性病变---空洞 影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精品课件
肺炎克雷伯杆菌
四、分类
(一)解剖分 类
支气管粘 液纤毛运
载系统
精品课件
正常气道免疫防御机 制(支气管内黏液纤毛运载系统 、肺 泡巨噬细胞)隆突以 下呼吸道无菌。
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肺炎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
病原体
数量多,毒力 强
宿主
免疫防御系统损害
肺炎
精品课件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感染 途径
1
空气吸入
2
血行播散
3
临近感染部位蔓延
理化因素致的肺炎(放 精品课件 射新、化学性)
(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炎 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 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精品课件
21
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
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精品课件
二、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内: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是严重的医疗问题。
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近年有增 加趋势。
精品课件
4
二、流行病学
欧洲及北美 成人CAP的发病率为5-11/1000人/年
患 病 美国 成人住院CAP发病率2.5/1000人/年,65-79岁为6.3/1000 率 人/年 ,≥80 岁16.4/1000人/年
诊断依据
01 发热超过38℃ 02 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03 脓性气道分泌物 X线检查出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三条中的两个
精品课件
五、临床表现
精品课件
27
临症状可轻可重,决定于病原体和 宿主的状态
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 状加重
出现脓性痰或血痰
伴或不伴胸痛(侵犯胸膜)
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发热
(二)病因分 类
(三)患病环境分类
精品课件
13
(一)依据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精品课件
14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病变起始于局部肺 泡,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 扩散,蔓延至肺段或肺叶。
肺实质炎症,致病菌多为 肺炎链球菌,通常不累及 支气管。
精品课件
X线示:肺叶或肺段实变影(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精品课件
间质性肺炎
肺间质炎症:累及支气管 壁和支气管周围组织,肺 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 多由细菌、支原体、衣原 体、病毒、卡氏肺囊虫引 起
精品课件
间质性肺炎
肺间质:肺内结缔组 织、淋巴管和神经构 成肺间质
精品课件
肺泡间隔增厚、炎 性细胞浸润,影响 血液与肺泡的气体 交换,导致低氧, 病变广泛则呼吸困 难。
精品课件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 伏期内,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包括 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发生的肺炎。包括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精品课件
24
医院获得性肺炎
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多为铜绿假单胞,肠杆菌,肺炎 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精品课伯件 ,大肠杆菌。
病 死 率 德国CAP监测网数据,成人CAP患者的30d病死率8.6%,门诊及住院患者的
病死率分别0.8%和12.2%。ICU中重症CAP30d病死率23%-47%
中国 2012年肺炎死亡率平均17.46/10万,﹤1岁死亡率32.07/10万2539岁﹤1/10万,65-69岁人群死亡率23.55/10万,﹥85岁864.17/10万
(二)依据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克雷 伯杆菌,流感嗜血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
病毒性肺炎
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巨细
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其他病原体 立克次 体、弓形虫、寄生虫
非典型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衣原
体、军团菌肺炎
肺真菌病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
隐球菌,肺孢子菌
右中叶肺炎正位片
精品课件
右中叶肺炎侧位片
16
小叶性肺炎
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 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 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 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 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 病原体: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病毒、肺炎 支原体以及军团菌。
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无实变, 边缘密度浅而模糊。
肺部感染性疾病
呼吸内科
精品课件
1
第一节 肺炎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
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病因、病机、病理
精品课件
一、定义
肺炎(pneumonia)是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 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 、免 疫损伤、过敏和药物所致。细菌感染最为常 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和呼 吸困难。
2. 发热
3.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伴
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
肿
瘤、非感染性疾病等。可建立临精品床课件诊断。
22
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 体,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病毒感染。
日本 15-64岁、65-74岁、≥75岁CAP的发病率分别为3.4/1000 人/年、 10.7/1000人/年、 42.9/1000人/年
中国,研比远高于26-45岁青壮年的9.2%
精品课件
5
二、流行病学
日本 15-44岁、45-64岁、65-74岁和≥75岁住院CAP患者的病死率分别 为1.4%、 3.3%、 6.9%、9.3%
精品课件
6
肺炎发病率与病死率高的因素
病原体变迁、新病原体出现(非典、流感病毒) 易感人群结构改变(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免疫力低
下者)
医院获得性感染增多 病原诊断困难 部分人群贫困化加剧 老年人及免疫机能低下者治疗困难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精品课件
7
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