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雾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记本课10个生字,并能结合图片来理解“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等词语。
学会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口头造句。
2.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3.借助课件读懂课文内容,在朗读中品味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受到美的陶冶。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来描写一处雾景或雪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课件读懂课文内容,在朗读中品味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受到美的陶冶。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来描写一处雾景或雪景。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整体感知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以及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以及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借助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自由读、默读、圈画、合作交流、想象画面、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等方式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激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来描写一处雾景或雪景。
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及时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效推进教与学。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2.你知道我国有名的四大自然景观吗?课件出示(山清水秀的桂林山水、神奇壮丽的长江三峡、天下第一奇观的云南石林、还有洁白晶莹、美丽动人的吉林雾凇)板书:雾凇。
(注意,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雾”和“凇”都是形声字,“雾”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务。
“凇”字是两点水加一个松树的松。
)3.这么美的雾凇连江主席看了都情不自禁的吟诵到:(多媒体出示)“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今天让我们乘坐时光快车到吉林去走走看看。
听课文录音。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融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为一体的情境,再加上名人的赞颂之词,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情感移入文境。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学生拿出预习单,小组内检查生字是否写得正确、规范。
教师针对预习单上的错字及不规范的字进行范写指导。
学生练写错字和不满意的字。
2.课件分组出示生字词,组织学生认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认真默读课文,交流汇报预习所得。
(1)雾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你能否用一两个词,概括出雾凇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奇特美丽”。
(3)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归纳并板书:奇特美丽形成原因(设计意图:这是学生预习成果的汇报展示机会,学生课前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对个别字词的浅层推敲,以及通过质疑、做批注、查资料等方法,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此时,先让学生说说,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又从不同方面获得了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围绕“雾凇是怎么样的美丽、奇特”,学习课文第一、第三自然段。
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1.导: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并投影出示相关的雾凇的图片。
2.品:(师生共同抓住以下重点词句进行体会)(1)“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理解雾凇之美;(2)把“缀满”换成“挂满”、把“十里长堤”换成“长堤”,通过对比,体会雾凇之多。
3.读:先自由美读,再互相美读。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4.读,画(1)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2)画出描写雾凇特点的词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5.品析(1)“千姿百态”、“琼枝玉树”那我们来看看雾凇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雾凇清晰、多样的图片)它们像什么?你能把这个句子填写完整吗?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远远望去,这雾凇就像用精美的玉石雕刻出来的。
用书中的词来说就是----()。
(用填一填的方法理解“千姿百态”、“琼枝玉树”)(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导:多美的雾凇呀!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
人们看到这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师引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理解诗句的含义。
6.多美的景观啊,让我们也一起漫步在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齐读3自然段)7.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三段。
(设计意图:以读促教,以读促学。
让学生反复的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雾凇的美丽,体会雾凇的奇特,感知雾凇的壮观。
学生是有目的的去读,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的,辅以清晰逼真的场景,舒缓优扬的音乐,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习得方法的过程,也是陶冶身心的、愉悦的过程。
引领学生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感受雾凇的奇壮美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精当。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合作探究,探寻成因。
过渡:读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吧。
1.合作学习,探讨:(1)从这段中,你发现了什么?(2)雾凇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3)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2.反馈交流,引导理解:(1)雾凇形成所具备的条件从“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这句话中理解雾凇形成所具备的条件有二:其一,严寒季节;其二,饱和的水气。
(2)饱和的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找出并读读相关的句子。
(3)雾凇是如何形成的?齐读。
初步明白:水汽——遇冷——凝结进一步引导深入理解: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怎样遇冷凝结成雾凇的呢?紧扣“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体会雾凇是慢慢的形成的。
“渐渐地”、“慢慢地”——写出了凝结的速度慢,“轻轻地”——写出了样子轻,无声无息,“一层又一层地”——说明雾气不断,逐步结成。
指名读,评价,齐读,读出变化之慢。
(4)练习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说话。
至此,雾凇就这样形成了,雾气还在不断地凝结呢!作者又连着写道……(生齐读)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多么神奇啊,再读。
3.描述雾凇形成的过程然后出示雾凇形成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这部分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通过合作学习,多媒体展示图片、雾凇形成的示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精妙凝练的语言,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归纳升华拓展练笔过渡:经过一夜的天造地设,第二天一早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已到处是银松雪柳了,多美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松花江畔来共同欣赏领略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奇观吧!1.(映示:课件雾凇奇观片段)出示三幅图片,师: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
多美呀!看了这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雾凇奇观,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师引读——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出示小练笔: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设计意图: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重视听、读的训练,而且要重视说、写的训练。
设计写小练笔的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 (六)拓展延伸,探寻美景(大屏幕展示它们的图片)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大自然是神奇的,还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如火烧云、彩虹、海市蜃楼、极光等等,它们都有哪些特色?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探究,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或向身边有经验的请教,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进行查找,通过日记、摄影、图画等形式与同学、老师交流,向大家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课内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课外学习的欲望,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树立大语文观,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七)个性作业:(1)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2)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3)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设计意图: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作业,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八)板书设计:晶莹洁白银光闪烁景观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奇观23.雾凇形成水汽——遇冷——凝结附:《雾凇》预习单班级: 姓名: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生字万花筒1.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2.多音字组词。
m ó( ) m éi( ) m ú( ) m ò ( )二、朗读训练营1.正确、流利地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第一组:俗称 摄氏度 零下 缀满 江畔 缭绕 镀上第二组: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银松雪柳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第三组:十里长堤 淹没 模糊 凝结2.通过查工具书,我理解了以下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模 没4.雾凇景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你眼中的雾凇景观?三、资料百宝箱通过查阅资料,我对我国的四大自然奇观有了如下了解。
四、质疑交流台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写下来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