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一、力学1.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详解】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故选C.2.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解答】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答案】A【解析】【解答】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A符合题意;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答案】 C【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分析】A、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B、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且方向是相反的;C、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D、物体处于平衡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C5.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答案】 C【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A不符合题意;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0.05ms,B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P=Fv=2.4N×2×0.05m /s=0.24W,C符合题意;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η==83.3%,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读出拉力;B、根据v= 求解;C、根据P=Fv求解;D、根据η= 求解。
故答案为:C。
6.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7.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A. B. C. D.【解析】【解答】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 ,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 (即:F=0N);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选项C符合;故选C。
【分析】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
8.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答案】 A【解析】【解答】解:小球静止在杆子的底端,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子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且F=G=mg,由于小球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物体,而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所以可以确定小球不再受其它的力.故选A.【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要知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平衡.9.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挂环分别受到向上和向下都是5N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 0,0B. 0,5NC. 5N,5ND. 0,10N【解析】【解答】解: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差,所以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合力为0。
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挂环分别受到向上和向下都是5N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合力大小无关。
10.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用手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11.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答案】C【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检查墙上挂的画是否挂正等;【详解】为了把年画贴正,通常做法是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年画的边长也竖直向下,此时年画就挂正了,答案选C。
1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生动体现这一规律的卡通图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答案】D【解析】A. 在人的推力作用下,货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 用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 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使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人的推力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
点睛:分析图中的物理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看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得到答案.13.如图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B 和 D【答案】C【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A图中人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B图中跳板在人的压力下变弯,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运动员用力拉弓,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磁铁将小球吸引过来,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