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
6、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 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材料,保证足够的支 护强度,杜绝各类空顶作业。 (2) 加强工作面周期来压的观测,总结顶板来 压规律,在周期来压之前采取必要的特殊支护 措施。 (3)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的检测。 (4) 各掘进工作面必须加强掘进迎头的临时支 护和整体加固。 (5)坚持 敲帮问顶制度。
5、矿井水灾预防措施
1、掌握本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建立相关的台帐、图 纸、记录应齐全,及时填绘。 2、做好矿井水灾的预测、预报,力求及时、准确、 全面。 3、根据矿井生产接续,有针对性地编制矿井防治水 专门措施,现场严格落实兑现。 4、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 掘”的原则,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理水灾隐患。 5、合理开采顺序,不留水害隐患,完善矿井排水系 统。
2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 有声预兆:发出闷雷声、爆竹声、嗡嗡声等煤炮 声响;个别突出前出现还出现渗水声和其他声响。 (2)煤层结构变化预兆::煤层层理紊乱、出现软分 层变化、煤变松软、煤变暗无光泽,煤干燥、易 粉碎或煤层倾角变大,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等。 (3)地压方面的预兆:工作面压力增大,支架来压, 掉碴、片帮、煤壁外鼓等; (4)瓦斯方面:涌出量增大或瓦斯浓度忽大忽小,打 钻时夹钻、顶钻、喷孔及装药时顶炮等; (5)其他方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煤壁发凉、气 味异常、煤尘增多等。 。
三、计划的内容
(一)根据各自矿井的地质自然条件,结合以往的 经验,列出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水、火喷、 突、冲、冒)的征兆、预兆、特点。 1 瓦斯喷出的预兆 煤岩层中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可见的煤、 岩裂隙中快速喷出的现象叫做瓦斯喷出。其预 兆有:风流中瓦斯浓度增大或忽大忽小,并有 嘶嘶的喷出声,顶底板来压的轰鸣声,煤层变 潮变软等。
4、透水预兆 ⑴采、掘工作面挂红、挂汗; ⑵空气变冷,出现雾气; ⑶听到“嘶嘶”的水叫声; ⑷顶板淋水加大; ⑸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 渗水现象; ⑹水色发浑,有嗅味; (7)煤尘发潮变软。
5、大面积冒顶的预兆
(1)顶板压力急剧增大,发出煤炮、闷雷声, 支柱下缩钻底,个别支架出现断梁折柱 现象; (2)顶板出现离层、裂隙张开。 (3)顶板出现断裂、掉渣、下沉,煤壁出现 片帮并逐步加剧; (4)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5)顶板淋水量明显增加等
3 煤层自燃发火的预兆
⑴煤的氧化初期生成水,往往使巷道内空气 温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⑵煤在从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产物有各 种碳氢化合物,在井下可以闻到煤油味、 汽油味、松节油味等。 ⑶从煤层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其温度 较通常高。 ⑷人体有不舒服感,如头痛、闷热、精神困 乏等。 ⑸空气中出现少量的雾气。
B、顶板事故应变措施 1、在冒顶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弄清冒顶的准确位置、 顶板来压稳定与否、冒落高度及范围等情况,及时汇 报调度室;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加固冒顶区周边的支护, 以防冒顶区域扩大。 2、被冒顶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员应尽可能躲入通风、支护相对较好的 安全地点,并加强该处的支护。躲避人员应不断敲击 帮壁、管子、轨道等,给救护人员发出求救信号。救 护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最快的营救措施。 3、营救冒顶区域的人员,必须先备好足够的支护材料, 保证营救人员的退路畅通,并设专人观察检查顶板、 瓦斯等情况,然后由外向里逐棚进行修护,帮顶要腰 严接实,以防事故范围扩大。 4、堵、埋人员被救出后,经简单检查后及时运送上井。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
一、编制的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 “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 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由矿长负责组织落实。”
二、目的和意义
(一)、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原则,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灾害,保 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二)、预先做好准备,在预防事故无效的情 况下,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消灭已经 发生的事故,或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以减轻事故造 成的损失。
(3)效果检验 (4)安全防护措施
3、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1)完善防尘系统
(2)配齐防尘设施
(3)落实综合防尘措施
4、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1)井下杜绝非生产性火源,严格控制生产性火源。 (2)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消防材料库,井下各地点按 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用品。 (3)井下各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两道均按规定配 备消防水头及消防水龙带一套。 (4)完善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和防灭火注浆系统。 (5)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方法,减少老塘遗炭和漏 风;加快工作面推进度。 (6)及时封闭通往采空区的巷道和已结束的采区。 (7)加强防火检查与分析 (8)严格控制易燃物品的使用
•D、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变措施
1、井下一旦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事故地点或附近人员 应以最快的速度利用就近电话向矿井调度室汇报,要讲清事 故地点、类别、范围、灾害程度、发生原因等,并沿着规定 的避灾路线组织有序地撤离灾区。 2、调度值班员在接到井下事故电话后,立即按程序向矿井领 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救灾指挥部迅速召集有关人员制定 切实有效的防止事故扩大和抢救的措施,并命令矿山救护队 和医务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救。 3、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抢救遇难人员,组 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的地点、范围和气体成份,发现火源 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二次爆炸。 4、在证实无二次爆炸可能时,应迅速修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 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清理巷道,保证工作面 区域内沼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符合《规程》的要求。 5、如果爆炸后,发现仍有明火、残火或隐蔽火源时,应按规 定灭火,要求慎重处理,防止二次爆炸。
•9、处理事故时,人员应注意事项: •( 1 )采掘及其它单位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及安全措 施要求的避灾路线撤退。 •( 2 )在独头保险峒避难时,必须将矿灯或衣物等标记 放在峒口,以便救护队员及时发现抢救。 •( 3 )要保持头脑清醒,切莫惊慌,行动要沉着,决策 要果断,判明性质、地点及范围,要注意自救器的口具、 鼻夹不要脱落、以防中毒,迅速撤退和互救。 •10、主扇防爆设备必须齐全,并符合防爆要求,主扇被 破坏后应启动备用扇风机运转,如果备用扇风机启动不 起来,应打开防爆门,利用自然风压通风。 •11、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灾 区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采煤 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如 果见到烟雾时,也必须戴好自救器,再按避灾路线撤离。
(六)矿井救灾组织及职责 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明确事故汇报通知 的方法、制定抢救方案、组织力量实施紧 急救援、恢复。 救灾指挥、各级领导、各部门的救灾职责
(七)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在井下发生事故时,受灾区域 的人员能够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地点的最佳 路线。 1、水灾避灾路线 从低处向高处撤离 2、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避灾路线 尽快撤到进风大巷,直至升井。
(4)井巷拆除回收时,必须有专业人员会审,制定措施, 并将沿途失修巷道修护完后,方可由里向外逐棚回收。
(五)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
1、总的原则: 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 故的蔓延和扩大,把生命财产损失降到 最小,将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特点:安全、迅速、有效。
2、各类事故的应变措施。
A、水灾事故应变措施 1、井下一旦发生水灾事故,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 区的人员,及时汇报调度室。对水量大危害程度 严重的水灾事故,要迅速通知井下人员全部上井, 并清点人数。 2、技术中心迅速分析,查清水源,测量水量大小。 并协助制定事故处理计划及措施。 3、及时关闭水闸门,加大井下排水能力,迅速追水,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井下主要泵房、水仓的积 水排净。
(八)图纸资料
1、采掘工程平面图; 2、矿井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路图; 3、安全监控系统图; 4、矿井供电系统图; 5、井下通信系统图; 6、井下消防洒水、排水、注浆、瓦斯抽放和 压风管路系统图; 7、避灾路线图; 8、井上、下对照图;
•6、出现事故时,遇险人员应按下列原则撤退: •( 1 )凡是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逆风流撤离事 故地点,按规定路线上井。 •( 2 )凡是位于事故地点回风侧人员,佩戴好自救器, 顺风流选择最近路线或通过风门进入进风风流中去,按 规定路线上井。 •( 3 )如果不能及时撤退或巷道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戴 好自救器,躲入附近的保险峒静坐待救。 •( 4 )在爆炸波袭来时,可俯在水沟中,以免高温气流 损伤呼吸系统。 •7、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专人严密监测CH4、CO等有 害气体浓度和观察风流的变化,防止煤尘飞扬,防止瓦 煤爆炸和风流反向。 • 8、不得随便改变灾区通风系统,需改变时必须由总工 程师批准。
6、冲击地压预兆 冲击地压发生之前,煤岩层(顶底板) 向采场或巷道运动加剧,顶板岩层断裂 声加剧,有板炮声,老塘有雷声,顶板 下沉,煤壁片帮,有煤炮声,打煤层眼 时掐钻,支柱折断,采面和巷道压力显 现明显。
(二)生产布局情况及接续
(三)安排矿井安技措工程计划
制定安技措计划的原则是着重解决职工 安全和健康,要从改善劳动条件的根本途 径着眼,如改革工艺设备、原材料、开展 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列出本年 度内必须投入的安技措工程计划,落实资 金和责任单位(责任单位人),明确开工日期、 峻工的日期、验收时间。
7、井巷修护灾害预防措施
(1)加强各类巷道特别是采区两道、三四角门和受采动 影响的巷道的检查,对压力大、顶板破碎、穿顶枇子 腐朽、漏顶、折帮、浆体脱落、断梁折柱的巷道,及 时套棚或打锚修护,控制其范围的扩大。
(2)井巷修护工作必须现场会审,制定专门措施,由外 向里逐棚进行修护,修护时,严禁人员进入失修区作 业。 (3)倾斜巷道维修时,必须停止行车。撤换支架或打锚 时必须从上向下逐棚或逐排进行。
(四)各类灾害事故预防措施:
• 主要包括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井 巷修护、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小 眼储煤井、运输、放炮等方面事故的安 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