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定理与定则
定律
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
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等。
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描述宇宙当中的所有情况,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能完全正确。
1.制定法律。
《后汉书·鲁恭传》:“ 孝章皇帝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著
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
”《晋书·刑法志》:“ 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参夷连坐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
”
2.法律;条例。
鲁迅《坟·灯下漫笔》:“ 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
”
3.规则,规矩。
宋苏轼《次韵王定国相留夜饮》:“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候。
”
4.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中国将来一定
要发展到社会主义去,这样一个定律谁都不能推翻。
”
定理
1、通过真命题(公理或其他已被证明的定理)出发,经过受逻辑限制的演绎推导,证明为正确的结论的命题或公式。
2、一般来说,在自然科学中,只有重要或有趣的陈述才叫定理,证明定理是自然科学的中心活动。
相信为真但未被证明的叙述为猜想,当它被证明为真后便是定理。
它是定理的来源,但并非唯一来源。
一个从其他定理引伸出来的数学叙述,可以不经过证明成为猜想的过程,成为定理。
如上所述,定理需要某些逻辑框架,继而形成一套公理(公理系统)。
同时,一个推理的过程,容许从公理中引出新定理和其他之前发现的定理。
在命题逻辑中,所有已证明的叙述都称为定理。
=ΔE k就定理是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作为原则或规律来所用的命题或公式。
例如:W
总
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定则
公认的一种用以表达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方法,其目的是帮助理解及记忆。
如平行四边形定则,右手定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