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经差的测定
? 因此,船舶在航行中,要求航海人员利用一切 机会来测定罗经差,以此来检查罗经工作是否 正常,并对航向和方位做必要的修正。
? 本节将介绍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和 方法,以及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 法。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 1.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 ΔC=TB-CB
?
3.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方法
?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或观测 低高度行星、恒星方位求罗经差);
?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 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
二、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 (一)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 1.观测低高度太阳(h⊙<30°)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 时间。
低,倾斜误差? B越小; ? ? 当被测天体的高度h一定时,倾斜角?
越小,倾斜误差? B越小。
2.观测注意事项
? (1)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其高度应低于 30°最好低于 15°。
?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
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 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 0.?5,观测时间准确到 1m。 ? (4)观测时应测天体的中心方位。
? ? 当被测天体的方位A趋近0°、赤纬 Dec趋近90°时,由?? 、?? 引起的误差 ? A趋近零。
北极星是北纬35?以下海区在夜间测定罗经差 的良好物标。
2.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 差? B(简称倾斜误差)
? ? B=?tg h ? ? 当倾斜角?一定,被测天体的高度h越
在测试中,如果不知道被测物标的真方位以及 磁差,可以采用 8个航向上物标罗方位的算数平均 值来代替物标的磁方位 MB ,从而求出 8个航向上的 自差如下:
? Devi
?
MB ?
CBi
?
1 8
8 i?1
CBi
?
CBi
(i=1,2, …8)
第二节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 罗经是船舶主要的导航仪器之一,罗经工作是 否稳定,其指示方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 舶的航行安全。
第五章 罗经差的测定
第一节 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
一、叠标法
N
TB由海图上量得
CB由罗经上读取 ΔC = TB - CB = 069°- 072°= - 3°.0
二、比对法 TC = GC +ΔG
= CC +ΔC ΔC=GC+ Δ G - CC Dev=GC+ Δ G – CC - Var
三、自差的测定
? 2.求观测时太阳的计算方位Ac。常用的计算方法是: ? (1) 《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法; ? (2) 《太阳方位表》法;
(3)《航海天文历》和《B105表》(或NP401表)法。 3.求罗经差=Ac-CB
(二)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罗
经差
? ctg Ac=cos? ctg Dec csc LHA -sin? cctg LHA ? 利用上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 ?? c恒为“+”; ? ? Dec与? c同名,Dec 为“+”。 Dec与? c异名,
Dec 为“-”; ? ? LHA和Ac均为半圆周法; ? ? Ac的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
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 W”。
例:1996年8月12日,船时SMT 1702,推算船位 ? c34?23.?0 N,?c122?50.?7 E,测得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
277°,求罗经差ΔC?
在航海实践中,自差是从事先绘制好的自差表 (或自 差曲线 )中查取的。磁罗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定期校正, 同时自差表要更新。
因为自差是航向的函数,所以在绘制自差表和自差 曲线时需要在 N,NE ,E,SE,S,SW ,W,NW 8 个方 向点上测定自差。
在航行中,如果有条件可以测定 8个方向点上的自差 ,即在 8个航向中的每一个航向上均测定一次叠标的罗方 位CB ,叠标的真方位 TB(在海图上量取 )减去叠标的罗方 位求出罗经差 AC,罗经差减去查得的磁差 Var ,求出该航 向上的自差 Dev。
?
ZT 17-02 12/8
?________Z_D___-__8___________
?
GMT 09-02 12/8
? GHA?313-45.6 Dec' 14 -50.2 N d -0.7
? m.s
30.0 d?
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C为“+”表示罗北偏东
?
ΔC为“-”表示罗北偏西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上述利用陆标测定罗 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观测的 物标是天体。
? 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
? 海上是以推算船位为基准求得的天体的 计算方位Ac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TB。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计算公式为 :
? ΔC=Ac-CB ? ctg Ac=tg Dec cos? ccsc LHA-sin? cctg LHA ? 二.观测注意事项 ? 1.用推算船位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Ac代替天
体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 A
? ? A=tg h sin A ?? -cos Dec cosX sec h ?? ? ?? 、?? 一定 ? ? 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式中的tg h和sec h ? 即取决于被测天体高度h的高或低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 ? 被测天体的高度越低,由?? 、?? 引起 的误差? A越小;
? GHA 314-15.6 Dec 14-50.2 N
?___?_E_c___1_2_2_-__5_0_._7___?_c___3_4__-__2_3_.0__N_______ ? LHA 437 -06.3=77-06.3 W
? Ac=arcctg(cos 34?23?.0 tg 14?50?.2 csc 77?06?.3-sin 34?23?.0 ctg77?06?.3)
? Ac=84?. 6 NW=275?.4
? CB
277?.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 1?. 6
(三)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 1.《太阳方位表》的结构 ? 该表共分两册,第一册包括纬度 0?~30°(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