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社会读书笔记街角社会读书笔记范文威廉·富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
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1936 至1940 年间怀特通过对“科纳维尔”进行实地研究,撰写了《街角社会》一书。
该书是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街角社会》是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街角社会》是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写起的。
怀特以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生活中,首次将参与观察法引入城市社区的研究。
怀特对街角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新方法的尝试怀特在附录中提到,通过颇有兴趣的阅读林德夫妇的《中城》和卡罗琳·韦尔的《格林威治村》,怀特很有收益。
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意识到他所从事的社区研究并不是按照上述书中的研究路子。
“当时能读到的其他许多社会学文献往往是从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待社区,所以根本不存在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
”之后,怀特通过阅读社会人类学方面的文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内容和领域不同,但是其中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施的。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怀特得以真正的“进入”社区,并将这种方法从人类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学领域。
这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是一张社区整体状况的照片,那怀特的街角就是一部社区动态历程的电影。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怀特重视对科纳维尔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研究,通过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状况、互动模式以及规则等内容分析整个社区社会结构,而不是整体的描述街区概况。
怀特这种研究方法的尝试对我也很有启发。
社会研究的方法仅限于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引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
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要灵活的选取方法。
2、研究设计小处着眼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往往残酷。
怀特在最开始想要自己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科纳维尔的历史、经济、政治、政治、教育和娱乐模式、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尤其是——社会态度。
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当怀特拿着这份计划书去寻求建议的时候,有人泼了一盆很好的冷水。
“我这部巨作刚开始就被亨德森泼了冷水。
他对我说,我在这个领域中几乎还什么也没做过,所以不应该只大牛股如此庞大的计划。
更合理的做法是:先进入这个领域,然后随着工作的进展,再慢慢建立一只工作队伍。
”幸运的是,怀特对他的研究设计进行了修改。
这种修改也是伴随着他的研究不断进行的。
修改的研究计划更合乎社会学的研究,把重点主要放在对人们的友谊模式进行某种社会测量研究。
然而,怀特最终的行动就更为简单而有效,他渐渐发现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人们的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
这对我的启发是研究设计时要从小处着眼,量力而为。
我们在写论文、做研究的时候往往被宏观的各种理论蒙住了眼睛,以至于在研究设计上出现偏差,让研究变得空洞无物。
我们想研究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流动,但是以目前大学阶段我们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来看,要完成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何不从简单处出发?怀特可以从观察人们的行动入手来研究社会结构,我们为什么不能简化我们的设计,从最直观而基层的角度分析社会呢?3、找到深入的突破口找到介入的突破口对于资料的收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要进入研究环境,要了解环境,要和研究对象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环境中重要人物的支持就非常重要。
怀特能够成功的“打入”科纳维尔内部,与多克的介绍密不可分。
怀特在开始研究时对如何进入科纳维尔也“心中无数”。
科纳维尔就在眼前,而怀特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完全不了解的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于是怀特试图通过与街坊文教馆联系而进入这个街区。
但是,直到经介绍认识多克以后,怀特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多克是科纳维尔街角青年,也是诺顿帮的核心人物。
多克广泛的人脉资源为怀特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多克了解科纳维尔的规则,并以此对怀特提出一些忠告,并把他介绍给诺顿帮的其他成员。
怀特通过多克认识了萨姆,从诺顿帮认识了萨姆所在的米勒帮,后来又认识了科纳维尔著名的非法团伙成员托尼·卡塔尔多。
在这一过程中,多克与怀特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时的担保人、重要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变成了怀特研究的合作者。
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应该怎样进行调查,找哪些人,怎样获得材料。
可以说多克的支持对怀特顺利进入街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中,我们往往要找到一个重要人物,通过重要人物,我们才能真正的进入研究环境。
以社区研究为例,与社区能人联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获取有利的资料信息。
社区能人不仅能成为我们与社区内其他人联系的担保,同时,由于社区能人本身能力很强,他们对社区的认识和观察比社区中其他人要清晰,社区能人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研究也是一种启发和指导。
4、研究者和研究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总是说研究过程应当抱持着一种客观的态度,要中立,要价值无涉。
然而研究中的状况可能复杂的多。
以怀特进入街角为例。
怀特为了收集资料就需要让诺顿帮和其他群体接受他,要尽量使自己能讨人喜欢,以便人们愿意和他在一起。
同时,他又尽力避免影响研究群体,希望获得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影响到群体的情况。
这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者中全神投入的寻找一个平衡点。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我们看到街角青年在与怀特交流时会注意尽量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总是试图美化自己的形象。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要进行的调查中也有可能发生。
研究对象展示给你的状态,可能是一种加工过的,他所建构出来的希望的状态。
我们在分析资料时,就要注意还原这种建构,尽力探寻事物的本来面貌。
二、对于科纳维尔小社会潜规则的体会怀特提到中产阶级将科纳维尔视为一团糟,认为它没有组织,充满犯罪,呈现一种社会混乱状态。
然而,了解科纳维尔真实情况的人却能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制度”。
吴思先生所著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提出,潜规则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者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特定环境影响、利益博弈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运行并不总是由正式规则支配。
维持社会运行的实际上是各种势力平衡下的潜规则体系。
中产阶级认为科纳维尔秩序混乱,是由于支配科纳维尔运行的并不是中产阶级认可的正是规范。
支配科纳维尔运行的是另一套规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潜规则。
社会流动方面中产阶级认为社会流动的正途就是劳动者从最下层起步,靠着智慧和勤奋爬上成功的阶梯。
对于科纳维尔人来说,要爬上这个梯子甚至只爬到最下面的一级也是十分困难的。
对于科纳维尔人和意大利人的刻板印象,让人们认为那是一个秩序混乱、无法无天的社会。
意大利人很难靠社会流动得到发展,因此意大利人不得不建立他们自己行业的等级制度。
当这种制度经过时间的发展逐渐完善时,人们就更难突破这种制度找到提升了。
治安方面怀特在书中提到对科纳维尔的形式所作的观察表明,警察部门的重要功能不是执法,而是对非法活动加以管理。
这也是中产阶级观点所不能容忍的。
中产阶级认为必须对非法组织加以打击治理违法必须施以惩罚,而在科纳维尔,人们和景观本人则认为,警察应该信任他这个地区的人民,从而能以一种个人的方式解决许多难题,而不必逮捕人。
科纳维尔的这种灰色规则是其环境、警察个人利益与科纳维尔人获益率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支配科纳维尔治安管理的真正规则。
怀特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的街角社会——它并非人们惯常认为的混乱无序,非常有组织、有结构的一个社会。
可以说,质性研究方法的选取在怀特成功的研究中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范文自从接触到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后,我就对社会学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实地研究。
我好奇于要如何开展实地研究的计划,好奇于如何让当地人接纳自己并让自己融入当地并成为其中一份子,更好奇于如何能够做到真正的客观态度记录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
我渴望能够更切身地接触到实地研究这种社会研究方式,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本真正让我能够深入了解实地研究法实际情况的书,直到第一次接触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撰写的《街角社会》,才让我对实地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街角社会》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大利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而这本书最独特之处是作者怀特是以被研究群体一一“街角帮”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来进行他的研究的,即实地研究,而且怀特采取的是典型的参与观察法,就是通过亲身与被研究者接触,从而拿到最真实第一手数据。
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读完整本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从中最大的收获的更深刻地了解了实地研究,特别是实地研究的过程。
关于这方面,我在接触到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在课本上学习了理论知识:选择研究背景;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实地研究中的记录。
当我带着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去读《街角社会》时,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转化成为引导我读这本书的线索,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又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转化为更加有力的专业知识。
从怀特选中科纳维尔,到他找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忙认识了多克而得以进入社区;从他跟随多克穿梭于街头巷尾以认识社区里的人用尽自己的努力以获取大家的信任并建立了友善的关系,再到最后他整理自己的记录作出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艰难和阻碍的过程,而这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也正是关于实地研究方式的最好实践教材。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了另外一个我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客观进行参与观察的方法。
正如怀特在书中所说:“当研究者走出大学,每次仅仅到实地去考察数个小时的时候,他可以把他个人的社会生活与实地生活分开。
他的角色问题也不十分复杂。
另一方面,假如研究者在他所研究的社区中生活一段很长的时期,他的个人生活就会与他的研究纠缠在一起。
”而在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怀特也曾经犯过一个严重的错误,即那次政治危机中关于托尼与卡洛的事件。
怀特得出了一个结论:“参与观察者单纯为了加强自己在一参与领域中的地位,而努力想操纵被观察者,并不惜做出不利于他们的事,这对于被观察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十分赞成怀特的说法。
在实地研究中,随着与当地居民的熟络,研究者会越来越容易倾向于当地居民的许多行为或是逻辑思维,然而也会随着时间的拖长而更迫切地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增加自身的影响力,从而为研究带来更有力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