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续写作品著作权保护

续写作品著作权保护

---------------------------------------------------------------范文最新推荐------------------------------------------------------续写作品著作权保护[摘要]:分析了续写作品的特性:对原作品的依附性,包括对原作内容和篇名上的依附性!名气上的依附性;自身的独创性:独创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续写者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结果,续写作品与原作品之间有实质性差异,与原作品是可以分离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续写作品是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并没有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关键词]:续写作品特性著作权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鄂,高鄂的后四十回是对前八十回的续写。

看来在文学创作中续写他人作品的现象是古已有之的,现实社会更是不胜枚举,在司法实务中由此引起的纠纷也层出不穷,但国内外国著作权法对此都难以找到明确的规定,没有明确的法律来调整续写作品和原作品作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司法实践中对此也颇有争议。

由于纠纷大多发生在小说续集和小说原作之间,所以谈到的续写主要指文学创作中小说的续写,对此有关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司法和理论界的同仁。

一、关于续写作品的概念所谓续写作品,也叫后续作品,有学者认为:“就是在他人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的基础上独立思维,创作而形成的作品。

”[①]也有学者1 / 13的观点称:“续写作品是对现有作品在时间上和或空间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延拓者借用现有作品的主要角色或典型艺术形象,综合理论或线索等进行延伸和拓展而成的作品,并认为是基于原有作品而创作出的全新的作品,在新作品中已看不出原作品的基本情节和结构,但可看出它是沿着原作品而一脉相承的。

”[②]认为续写作品是指续写他人的作品的作品。

续写作品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作品,与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演绎作品有本质上的不同。

演绎作品,又称再创作作品,即从原有作品中派生出的新作品。

这种派生作品中虽然有后一创作者的精神成果在内,但又未改变原作之创作思想的基本表达形式。

如果以许多原有的作品的内容为素材,创作出全新的作品,在新作品中已看不出原作的情节和结构,那就不能视为版权含义下的“演绎”了。

这种作品是新的“原作”。

因此,续写作品不属于演绎作品,比演绎作品具有更多的独创性。

二、关于续写作品的特征2、续写作品在原作品上的独创性。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续写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争议很大,这也是续写作品著作权问题争议的焦点。

有人认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必须是独创的,而续写作品含有多大的独创性、创新性,是个尚存质疑的问题,即使其具有创新性,也是要打些折扣的,因为续写作品对原作品的依附性,降低了其独创性的含金量。

相反的观点却认为,独创性是续写作品的最本质特征,依附性只不过是这种创作方式的外在表现,而其内涵在于续写中的思维、构思、创造的独立性。

---------------------------------------------------------------范文最新推荐------------------------------------------------------ 以为独创性是续写作品最本质的特征,这个特征使其成为区别于原作和其他作品而独立存在的一种作品“续写作品的独创性体现于以下方面:1续写作品是续写者独立思维独立创新的结果。

创作活动是人类精神产生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观念性极强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任何艺术形象的诞生都要经过个人的积极的独立的思维。

人类的创作思维以大脑为载体,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任何创作都明显体现着创作者个人的特殊才能、气质和风格。

在续写作品的创作中,续写者虽然尽可能地按原作作者的意图进行续写,但却永远也不能脱离续写者本人的思维;实际上仍是以续写者本人的才能、风格为主导,按续写者的逻辑思维向前发展的。

从某种意义讲,原作品只是续写作品的一个背景、一个衬托,续写作品作者是在此背景上进行了自己独立地创作和思维,创作了具有自己风格的续写作品。

续写者对原作的续写是延拓、是发展。

续写不是对原作的抄袭或重复,而是一种新的创作,它有自己新的内容、新的风格,是续写者独立创新的结果。

在这里,作者独立思维独立创作并不意味着续写作品作者绝对没有利用别人的智慧、知识。

因为,任何作者离开了已有文明的哺育、前人的智慧和知识就不可能凭空创作出作品。

后人借鉴、吸收前人的智慧是合理合法的,是社会的发展、文明的传承、文化繁荣的一种需要。

2续写作品与原作之间有实质性差异。

续写作品与原作品之间存在的是一种联系,原作品是续写作品展开的一个前提、背景或衬托,两者之3 / 13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

内容上的差异。

续写作品对原作品在三要素上进行了延拓,使三要素继续向前发展。

在人物形象上,人物可能有增有减,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将有新的变化,人物将成为崭新的人物形象。

在故事情节上,续写作品的故事情节大多为续写者独立构思的情节,不同于原作的情节,是续写者的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吸引读者。

至于环境,既可能借用原作品场景的一部分,又可能转换到截然不同的场景和社会背景之下,时空跨度大,并且完全可以脱离原作的场景,由此可见,续写者对原作品三要素进行的是延拓,而非临摹、抄袭或复制。

原作品和续写作品在三要素上尽管有联系,有某些相同或相交之处,但故事情节等主要方面则很不相同,续写作品是对原作的延拓,延拓是发展变化,是创新,是再创新,变化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差异。

思想上的差异。

作品中不仅包含形式、内容还蕴含思想,同样的要素所反映的思想不同,也构成不同的作品。

续写作品有自己的思想,续写作品与原作品所表达思想的不同使二者构成了不同的作品。

3续写作品与原作品是可以分离的。

续写作品对原作品有一定的依附性,但续写作品又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表现在,续写作品可以离开原作而独立存在。

从创作主体上讲,续作和原作由于作者的不同可以分割。

从作品内容上讲,二者由于内容的不同也可以分离。

无论是对未完成作品的续写还是对完整作品的续写,续写作品和原作都是可分的。

尤其对完整作品的续写作品而言,续写作品自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脱离原作,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是能让读者有一个完整的理解的,尽管可能有某些不完美之处,但仍---------------------------------------------------------------范文最新推荐------------------------------------------------------ 然不失为一部独立的作品。

续写作品的以上三个特征并不是孤立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互相制约。

独创性是续写作品的最本质特征,依附性只不过是这种创作方式的外在表现,而其内涵在于续写中的思维、构思、创造的独立性。

而续写作品的反作用性仅仅为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续写作品的这几个特征既对立又统一,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

续写作品的这几个特征又对研究续写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存在极大影响。

三、关于续写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续写作品含有的独创性、创新性,是个尚存质疑的问题,即使其具有创新性,也是要打些折扣的。

续写作品所具有的依附性倒是比较明显而为公众所容易理解的。

所谓“续写作品”之“续”之称谓,正好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后生作品对前在作品的依附关系。

这种依附关系之深浅,对原作品的著作权所构成的潜在威胁侵权程度是密切相联的。

由于其对原有作品的依附性,降低了其独创性、创新性的含金量,有时候,它不但不能享有著作权,反而还应承担对原有作品的侵权责任。

[③]对此持反对观点:1、续写作品应是对原作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法为了兼顾社会利益,需要对著作权人行使权利给予一定的限制,即使用者在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时,可以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而不遵守著作权法的一般原则,但要做到“不损害作品的正常利用,也不得无故侵害作者的合法权益“。

这种限制在5 / 13《著作权法》中包括两种: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

[④]《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应保留其著作人身权,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续写作品符合合理使用的构成:一是合理使用的客体仅限于已经发表的作品。

续作是原作的子”产品“,原作的出版发行得以存在,续作者才可能接触到而作续作;二是合理使用的内容必须是少量和适当的。

少量是针对数量而言的,即合理使用时对他人作品的占有量应有一定的限制。

续作作品在介绍、评论或说明问题时,引用部分是论证所必须的,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占有较大比重;在引用原作品时,只限于他人作品中的关键词句或段落,而不是大部分或全部,否则即是侵权。

由于续作作品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形式复杂多样性,要用一个统一而具体的标准来限定”少量“是困难的,在实践中,”少量“或合理与否只有依赖于法官和有关专家的鉴定。

适当是指合理使用的方式必须合法,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作者的精神权利。

一方面,续作作者根据他人作品创作出续作时,已经向读者表明原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称,以示对作者署名权和有关出版者权益的尊重;另一方面,续作者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原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创作出续作,不会破坏原作品的完整性。

因此,续写作品为个人在对原作进行研究和鉴赏所获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不侵犯原作的著作权。

我国《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凡未经作者或其他---------------------------------------------------------------范文最新推荐------------------------------------------------------ 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均构成侵权。

在这里,”利用“主要指对他人作品的复制、发行、改编等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相关的形式,是对著作权人专有权的使用。

这些通常的利用形式并不是以创新为目的,而是停留在对原作品现有的基本内容利用上,只是对原作本身的利用。

因此,如果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擅自加以利用,才构成侵权。

而续写他人作品是以创新为目的的,它是以原作为创作契机而创作出的不同于原作的新作品,续写作品的内容是完全不同于原作的,它是由续写者独自创造出的。

但是若要以原作为创作契机,就必须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鉴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