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知识点汇总 - 副本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知识点汇总 - 副本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科举制的确立
发展过程: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确立。
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一大变革。 ①它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隋朝的两位皇帝功与过
隋文帝
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2.开皇之治。 3.创立三省六部制。 4.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的雏形)。
隋炀帝
1.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 2.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 巡游,三征辽东) 3.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建立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建立者
辽太祖
阿保机
都城
上京 开封 兴庆 会宁
宋太祖 赵匡胤 元昊 金太祖 阿骨打 宋高宗 赵构
金 南宋
女真
1127年
汉族
临安
辽宋夏金元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关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先战后和,和为主流。 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和议共同点:都是宋王朝给少数 民族政权岁币。 1038年 影响:都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第 六 课 北 宋 的 政 治
宋 太 祖 强 化 中 央 集 权
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 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原因: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 权),牢牢控制了军队。②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 法,削弱相权 ③地方:目的: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措施:①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度;③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④在地方设置 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权。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朝和隋朝对比
参考答案: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第 八 课 金 与 南 宋 的 对 峙
金 的 建 立 金灭 辽及 北宋 南宋 的偏 安
女真族崛起: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 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大金,定都会宁。
北宋与金联合夹击辽,1125年金灭辽。
金看到了北宋的腐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 战争。北宋皇帝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 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南宋建立:宋高宗赵构1127年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隋的 统一 开 通 大 运 河
1.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3.隋文帝功绩:①创立三省六部制;②初步 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时间及人物:605年 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 三个中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分四段:从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 友好往来
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中国和 印度
玄奘西行到天竺(唐太宗 时):学习佛经,经历被整理 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 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鉴真和玄奘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放进取。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唐 朝 衰 亡
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五 代 十 国
后梁灭唐(唐朝灭亡)
第 5 课 安 史 之 乱 与 唐 朝 衰 亡
“ 安 史 之 乱”
黄巢 起义 与唐 朝灭 亡
五代十 国的更 迭与分 立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史称“安史之乱”。最终于763年被唐朝平 定。 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 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爆发农民起义,黄巢攻入长 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致命打击。
金和南宋的对峙:金和南宋战事不断,最著名的抗金 名将是岳飞,曾在郾城大败金军,被以“莫须有”罪 名杀害。 宋金议和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
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影响:(标志 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第 课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的 表 现
两宋经济发展的原因: 1.南方战乱较少;2.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3.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4.南方自然条件好。
朝代歌
第二单元
国产的产生 社会大变革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
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二段, 春秋和战国,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多国家 一统秦两汉, 的建立和巩固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第二、三单元 , 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期
隋朝
隋 文 帝 创 立 三 省 六 部 制 隋 炀 帝 隋 朝 大 运 河 、 创 立 进 士 科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贞 观 之 治
唐朝 盛世气象
创 立 殿 试 制 武 度 则 为 开 天 元 盛 世 基 础
五代十国
五 代 : 梁 唐 晋 汉 周 , 前 面 加 个 后
是北 历方 史战 发乱 展, 必南 然方 趋安 势定 。发 展 , 统 一
手工业:1.丝织业:蜀锦冠于全国;2.陶瓷业:越 青、邢白、唐三彩(洛阳);3.造船业、矿冶业、造纸
业等颇具规模。 商业:长安:坊住宅区、市商业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民族关系:1、唐与吐蕃和亲:唐太宗时,松赞干布 与文成公主成婚。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 各族首领(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文学艺术:1.唐朝是中国历史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著名诗人代表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 被称“诗史”;白居易作品特点:通俗易懂。 2.书法和绘画:书法家:颜真卿和欧阳询。绘画家: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和 日本 1.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六 次东渡,传播佛教和文化 两者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 立辽,定都上京,国力不断增强。 10世纪中期,党项族元昊统一各部,建立西 夏,定都兴庆,仿效唐宋制度改革。
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 北宋 的和 战
宋太祖晚期,北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真宗时,宋辽战事不断。最著名的是澶州之 战,宋军打退辽军后,辽宋议和。 “澶渊之盟”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 币 影响: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元昊称帝后,宋与西夏发生多次战争,双方损 失惨重。双方何谈订立宋夏和约。
原农民军将领朱温被唐封为节度使,联合镇压黄 巢起义后灭唐,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与南方9个政 权,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特点:北方战乱不止,南方相对安定有 所发展。 影响: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主流)
第7、8课政权情况一览表
政权名称
辽 北宋 西夏
建立时间
唐 玄 宗 开 元 盛 世 安 史 之 乱
第一课 1.隋朝大运河:目的三点四段和作用。(P3) 2.魏晋时期选官依据:出身门第,弊端:不利于人材的选 拔和任用,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影响:将地方选官权收归中央,加 强中央集权;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 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二课(P8-9) 1.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及出现原因,辅佐大臣(魏征、房玄 龄和杜如晦) 2.唐玄宗的前期开元盛世的原因及辅佐大臣(姚崇和宋璟)和后 期(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影响。 3.科举制方面贡献: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最重要;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第三课(见知识梳理) 曲辕犁、筒车及用途;越青邢白唐三彩;蜀锦冠于全国; 造船业和矿冶业颇具规模; 长安市与坊;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及影响。唐诗代表:李白、 杜甫和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绘画家:阎立本 (步辇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唐玄宗 李隆基
女皇帝 武则天
开元盛世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承上启下)
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
从 1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广纳贤才、虚心纳 “ 谏,知人善任。(魏征杜如晦和房玄龄) 贞 2 .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 减轻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最重要。 观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少人民 之 的劳役负担,重视发展生产。3.军事上:打败东 治” 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到 武则天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 措施: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贞观措施, 武则天 开 为开元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元 唐玄宗统治前期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盛 措施:1.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和 世” “开 宋璟)2.政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

916年 五代十国
907年 西夏


西夏 1115年 西夏 金
北宋
960年
北宋
南宋
1127年
澶渊之盟 1206年成吉思汗。蒙古统
一以后,先后灭掉各政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9统一全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