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前30回简答题

《红楼梦》前30回简答题

高一语文备课组
期中复习之《红楼梦》前30回简答题
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

答:木石前盟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

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

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2.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3.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净虚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公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

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假借贾琏的名义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4.请简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把黛玉比作崔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5.探微恙互看金玉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

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

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

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

6. 元春省亲
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

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

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

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

7.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做了哪些措施来立威?反应她怎样的性格?
处理:①一番呵斥:“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


②严格支取管理。

王熙凤先处理王兴家领牌取线,四执事支取东西领牌,张材家的交牌牌领银等事。

蓄足声势。

③惩罚: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④警告:“明日再有误,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⑤惩罚宁府总管:革来升一月银米。

成效:王熙凤向宁国府初步显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

性格:恐落人褒贬;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好逞强斗胜。

8. 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
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

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9.《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

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通过周瑞家的见到了凤姐。

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

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10.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

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11. 宝钗扑蝶
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为避嫌疑转身往回走。

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来到滴翠亭上。

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恰好二人怕别人偷听开窗观看,宝钗装出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12. 《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
①暗示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

②“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13.《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

答:①暗示了妙玉的命运。

②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

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

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

“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14. 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薛姨妈之子薛蟠,和冯渊争夺英莲时失手打死了他,被告至应天府。

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把拐子打死就胡乱结了案。

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15.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迎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贾巧姐)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