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分枝杆菌属(新)PPT课件

第13章-分枝杆菌属(新)PPT课件


-
27
2015年,1040万人患有结核病,180万人因该病死亡 (包括4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超过9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
3
中国结核病情况
(1)结核病感染率高:全国约5.5亿人感染结核杆菌
(2)结核病患病率高: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 病人数450万。
(3)结核病耐药率高:全国有耐药病人55.5万。
15
2. 肺外感染
(1)部分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可 经血液、淋巴液扩散侵入肺外组织器官,
引起相应的脏器结核,如脑、肾、骨、关 节等结核。
(2)艾滋病等免疫力极度低下者,严重时可 造成全身播散性结核。
-
16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1.免疫性特点
(1)、较强免疫力 (2)、有菌免疫或感染免疫 (3)、细胞免疫为主,抗体辅助
-
19
有菌标本
无菌标本
酸碱 处理

离心


沉淀物


罗氏培养基
厚涂片

3 7℃ 2-4周 抗酸染色

花菜状
红色细长杆菌
米黄色菌落 聚集成团排列
初步 鉴定
结核杆菌
抗酸阳性菌
-
20
原理 IV超敏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材料 旧结核菌素(OT); 纯蛋白衍生物(PPD)
方法 前臂皮内注射 PPD 5U ,48-72h观察结果
过卡介苗。
(2)原发感染早期、正患严重结核病或其
他严重疾病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用过免疫抑制
者)也可能出现阴性反应。
-
22
应用
①诊断婴幼儿的结核病;
②测定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效果;
③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的流行病学调查;
④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23
五、防治原则
预防
1)宣传防治结核病的知识 2)早期发现、隔离患者和积极治疗患者 3)卡介苗接种(BCG)---出生、7岁、12岁接种
2. 肺外感染
-
12
1.肺部感染 TB
肺泡
吞噬 淋巴液

在巨噬细胞内繁殖
肺门淋巴结


破坏巨噬细胞 释放TB


肺泡内炎症
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原 发 综合征
自愈
扩散
结核结节 干酪样坏死空洞
-
13
原发病灶
外源结核杆菌再次侵入
免疫 低下

发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感染过
干酪样坏死空洞

开放性肺结核
-
14
-
2.抑制蛋白酶的分解
3.结核结节、干酷样坏 死
1.佐剂作用
2.IV型超敏反 应
硫酸脑苷脂、 硫酸多酰基 化海藻糖
抑制吞噬体 与溶酶体融 合
蛋白质 与蜡质D结合(IV超敏反应)
多 糖 助菌黏附入侵 ; 抗吞噬
核酸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
荚膜 对TB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11
(二)所致疾病
1. 肺部感染 ① 原发感染 ② 继发感染
(致敏的T细胞和被激活的巨噬细胞)
-
17
2. 超敏反应
(1). 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与蜡质D共同刺激
T淋巴细胞,形成迟发型超敏反应状态。
(2). 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容易
发生干酷样坏死,甚至液化形成空洞。
-
18
3. 免疫性与超敏反应的关系
• 在TB感染时,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同时存在(接种BCG的表现)
结果 硬结直径 <5mm(-); 5-14mm(+); ≥15mm(+++)
-
21
PPD结果分析
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枝杆菌或卡介苗接 种成功,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说明有特异 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婴 儿。
阴性反应—(1)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
18~24 h繁殖一代,接种后3~4周才出现肉眼
可见的菌落。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
状、乳酪色或黄色,形似菜花样。
-
8
3、抵抗力
• 四怕 –乙醇 –湿热 –紫外线 –抗痨药物
• 四不怕
–干燥
–酸(3% HCl或6% H2SO4) 或碱(4% NaOH) 有抵抗 力
–碱性染料
–青霉素等抗生素
-
9
4、变异性
毒力变异 有毒牛分枝杆菌
特殊培养基 13年230代
耐药变异
耐抗结核药物
减毒牛分枝杆菌
形态变异 溶菌酶、异烟肼作用形成L型( 29.9%-45.5%)
-
10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分枝菌酸
脂 质 1.毒害微粒体酶类
2.破坏细胞线粒体膜3.慢 性肉芽肿 4.与抗酸染色有关
磷脂
蜡质 D
1.单核细胞增生
第13章 分枝杆菌属
-
1
分枝杆菌属的分类
光产色群 慢生长类 暗产色群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I组
非结核分枝杆菌II组
分枝杆菌属
不产色群 非结核分枝杆菌III组
快生长类 快速生长群 非结核分枝杆菌IV组
特殊营养类
麻风分枝杆菌
-
2
流行病学
WHO报道:2013年,有全世界有900万人罹患结核 病,其中150万人死亡。
(4)结核病死亡率高: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人。
-
4
-
5
学习内容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
三、免疫性和超敏反应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五、防治原则
-
6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1)细长或微弯的杆菌,分枝状排列或聚集成团 (2) 除荚膜外,无其他特殊结构
-
7
2.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
-
24
五、防治原则
治疗
1)抗结核药物用药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规范、全程 2) 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
霉素。
-
25
-
26
小结
1、说出TB的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 2、说出TB的致病物质。 3、说出TB的微生物学检查。 4、说出PPD的的结果、分析、应用。 5、说出结核病的防治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