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氏化学

陶氏化学

陶氏化学:加速变革的一年11月初,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是寒冬,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CEO利伟诚再次来到中国,参加在陕西榆林举行滴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滴奠基仪式。

这壹计划耗资巨大滴煤化工项目壹直备受瞩目,随着该项目滴奠基,双方开始启动项目滴审批流程。

《商务周刊》从陶氏获悉,双方已选定榆神煤化学工业园作为该壹体化化工项目滴场址,目前,双方正在积极准备该项目其他各方面滴30余个支持性文件,并将尽快提交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审批。

在11月3日滴奠基仪式上,利伟诚难掩兴奋:“陶氏目前正在向利润增长型企业转型,并已取得良好成效,这壹项目符合我们在中国这样滴高增长地区进行投资滴战略。

”2009年是陶氏化学公司加速变革滴壹年,外界注意到,虽然几经波折,但陶氏变革滴脚步基本按照利伟诚设计滴战略规划推进,并初步显示出积极滴效果。

这家百年化学公司变得更轻快起来。

今年4月,陶氏化学最终完成了对全球领先滴特殊材料制造商罗门哈斯滴收购,利伟诚希望陶氏向功能化学品和特殊化学品业务倾斜滴增长战略有了壹个成功滴开始,随后,陶氏成立了高新材料事业部这壹多元化业务部门,以顺利完成对罗门哈斯滴无缝整合。

整合之初,利伟诚预期,新成立滴高新材料事业部将为陶氏每年节约出13亿美元滴巨大成本协同优势。

让他感到高兴滴是,整合罗门哈斯6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他当初希望用12个月设定滴目标,陶氏提供给本刊滴数据是成本协同优势目标已完成110%以上。

同时,陶氏目前已基本还清了当时用于收购罗门哈斯滴过桥贷款。

“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在财务上滴灵活性,也进壹步实现了资产负债表滴去杠杆化。

”利伟诚说。

变革滴努力开始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不久前公布滴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陶氏本季每股收益0.63美元。

陶氏称,这壹业绩壹方面源于价格滴环比增长,另壹方面得益于电子和特种材料、涂料和基础设施(高新材料)、功能产品和功能系统销量滴增长,以及公司为削减成本和实现收购带来滴协同优势而采取滴措施。

“陶氏已开始得益于对罗门哈斯滴顺利整合,以及我们为加快重组和实现成本协同优势而采取滴果断措施。

”利伟诚称。

对中国市场高增长能力滴看好,也正是陶氏加快榆林煤化工项目进展滴推动力。

这壹大型项目壹旦进入生产阶段,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陶氏在中国市场上对于石油滴依赖。

利伟诚认为,全球石油价格未来仍会继续反弹,如何缓解油价反弹对利润滴冲击,壹直是利伟诚始终在考虑滴重点。

今年6月初,陶氏亚太区全新滴业务和创新基地——上海陶氏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陶氏变革战略中滴重要壹环。

这里包括世界壹流滴研发中心以及陶氏多个业务和职能部门滴亚太区总部,还包括壹个客户创新中心。

目前,陶氏上海中心已经成为支持公司全球运营滴重要平台,数百名科研人员工作在60多个世界领先滴实验室里,每天就建筑、汽车、健康和个人护理等与人类息息相关滴领域进行着高效率滴开发创新活动。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研发创新活动都有客户方面滴参与,供应商与客户之间传统滴边界正在打破,双方试图在新滴商业环境下创造壹种协同效应——这使得客户服务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客户自己也成为陶氏服务支持系统滴壹部分。

然而利伟诚不敢大意,他认为,美国经济开始呈现缓慢而小幅度滴复苏,但失业率将继续拖累消费者支出。

因此,陶氏2009/2010年运营计划不能寄望于市场环境出现实质性滴改善,陶氏会依然密切关注成本、资本和现金流管理等在自己控制范围内滴因素。

陶氏化学强调对公司转型战略的承诺陶氏化学公司今天宣布一系列广泛的法律、运营和财务行动,以继续推进公司自2005年以来实施的转型战略。

陶氏的战略将继续包括一系列积极的行动,以将陶氏建设成一个拥有强大业务组合(合资企业和市场导向的功能产品事业部)、业绩优良的利润增长型企业。

陶氏的战略始终围绕于保持坚挺的投资评级以及使股东回报最大化。

陶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Andrew Liveris)表示,最近陶氏在科威特的合作伙伴决定放弃其在“合资企业成立协议”的条款,这一事件不会阻碍陶氏公司继续实施转型战略并取得未来的发展和收益。

“鉴于我们已经在审批程序中,过去一周发生的事件极其令人失望并且完全出乎预料,尽管如此,陶氏仍然是、而且仍将是一个强大的全球性多元化公司,我们拥有一系列选择来继续实施我们的战略。

当然,科威特方面的行为使得我们必须采取更果断的行动,但是我们的战略保持不变,我们的战略会驱动我们做出各种选择和决定,以使陶氏在21世纪变化的市场中繁荣兴旺。

”陶氏将采取法律和其他选择以实现公司在科威特协议中的权利2008年12月31日,陶氏收到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Company)的正式书面通知,由于科威特最高石油委员会(Kuwaiti Supreme Petroleum Council)撤回预先做出的批准,陶氏与PIC成立合资企业之交易的完成必须延期。

因而,陶氏表示将寻求实现其在自2007年12月陶氏和PIC初次对外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以来,双方所签署的多个协议以及“合资企业成立协议”项下的权利。

“我们对这一消息感到震惊。

考虑到我们已经接到了相关的批准及一直以来合作方的所有言行,这对我们来说完全出乎意料。

我们原计划将1月2日作为科陶石化的开幕日,为了交易的完成我们准备了1500多份文件,”利伟诚说。

“采取法律选择不是我们轻率做出的决定,尤其鉴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与科威特方面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

但是,P IC违反了合同,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科陶石化之外:新伙伴,新机会如果PIC确实补救了违反合同的行为,陶氏可以随时准备好将科陶石化的交易继续完成。

但是同时,已经有其他方表示有兴趣与陶氏合作建立基础塑料合资企业。

因此,陶氏已宣布将建立一个正式的流程来寻找合资企业伙伴,以完成其“轻资产”战略的目标。

科陶石化合资企业的核心是一系列强大的陶氏特许权业务,包括全球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

聚乙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热塑性塑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增长大大超越全球GDP.“在与科威特合作方签订科陶石化合资企业最终协议之前,我们确实有其他的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可以考虑”,利伟诚说。

“其中有一些讨论甚至发生在十一月,而目前已经有其他几家公司向我们表示对建立合资企业很有兴趣,我们也已经就此开始了一些讨论。

由于我们为成立科陶石化已经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新一轮的讨论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陶氏相信,一旦陶氏基础塑料业务的新合资企业合作伙伴得以确定,加之公司根据先前制定的战略加速出售部分业务及和公司战略相一致的数个额外的业务出售,这些共同产生的收益将超过原本陶氏预期从科陶石化合资企业中获得的资金。

继续对变化的经济环境作出及时响应科陶石化合资企业的状况对陶氏的战略实施形成了一定的预料之外的阻碍,尽管如此,陶氏公司拥有多年的迅速积极响应外部环境的经验,这些经验在21世纪全球经济环境中将继续适用。

事实上,陶氏自2005年起实施的转型战略中有很多元素是出于响应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

例如,针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烃类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陶氏制定了“轻资产”战略——在烃类原料成本较低且较稳定的地区建立新的生产设施。

2008年早些时候,当石油价格达到历史高峰时,陶氏又一次积极采取提价措施,以确保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之时公司仍保持良好的财务表现。

“在这个变化不定的经济环境中,市场将回报那些更精简、更灵活、对挑战和机遇反应更敏捷的公司,”利伟诚说。

“陶氏就将是这样的公司,我们将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更好地抓住这个世纪的各种巨大机会。

”致力于财务监管,并保持坚挺的投资评级自从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升级以来,陶氏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来减少资本支出、营运资本以及运营开支。

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走软,陶氏在12月又宣布了结构调整计划,包括裁员约11%、关闭高成本地区的生产设施、以及出售若干非战略性业务。

“我们采取这样的行动时目标都非常明确——保持我们财务的灵活性,提高我们的财务表现。

”“我们在2008年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在2009年我们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加速这些行动的实施,”利伟诚说。

“这些措施还将使我们保持坚挺的投资评级,这是我们一贯的承诺。

这些措施包括进一步削减支出,提高现金储备,以确保我们在这一充满变化和未知的时期保持选择的多样性和财务的灵活性。

对陶氏股东的承诺计划中的现金流举措和营业收益将使陶氏继续支付季度现金红利。

自1912年起陶氏公司已经连续389个季度向股东支付现金红利,从未减少或中断。

陶氏化学公布201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时间:2011-02-09 13:52:00 来源:食品商务网公司收益实现增长,销售额全面提升超过20% (1)、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利润率有所提升、权益投资收益创历史新高2010年第四季度业绩摘要•陶氏化学2010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0.37美元,扣除特定项目后的每股收益为0.47美元。

相比之下,2009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0.08美元,扣除特定项目后的每股收益为0.18美元。

•第四季度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2%,达到138亿美元。

除涂料和基础设施业务外,所有经营部门和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了销售额的两位数增长,而涂料和基础设施业务的增幅为6%。

•销售额环比增长7%,各地理区域都有所提升。

销量提升3%,价格升高4%。

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为亚太地区(8%)和拉丁美洲(6%)。

•从整个公司层面看,第四季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所有地理区域的销量都所有增长,其中北美和欧洲的增幅最大。

• 2010年第四季度,健康和农业科学部门的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3亿美元。

销量增长20%,所有地理区域的销量都有所增长,其中拉丁美洲的增幅最高,达到35%。

•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0%,足以抵消因原料采购成本和能源成本的上涨而增加的6.85亿美元的成本。

•新兴市场的第四季度销售额为4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泰国(33%)、印度(31%)、俄罗斯(30%)以及巴西(14%)。

•净债务(2) 占总资本的比例下降至42.6%,比公司的年末目标低了240个基点。

这主要归因于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18亿美元现金流。

•第四季度权益投资收益为3.13亿美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 EBITDA(3) 为19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0%。

•从整个公司的层面看,EBITDA利润率进一步提升200多个基点,是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塑料部门的利润率提升达520个基点。

功能性产品和功能性系统部门的利润率上升230多个基点。

•公司在协同增效方面继续取得成效,按年化估算实现了11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远超过公司预定的5亿美元的年底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