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与上海的投资环境对比分析概要

北京与上海的投资环境对比分析概要

北京与上海的投资环境 对比分析
组长:曲莎莎 组员:蒋献美,黄冬梅,胡国艳, 谢俊红,高风庭,唐夏梅 单位:06工商管理专业
• 北京、上海是目前我国现代化水平最高、 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两者都将自 身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具有一流水准的现 代化国际城市 • 北京 • 提出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具有第一流水 准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 上海 • 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 代化的国际城市。 • 我小组对这两个我国城市走向国际化和 现代化的先锋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对比 分析,成果如下
经济环境
政治法律因素
间接环境社会文化因素来自直接环境自然因素
市场竞争
劳动力成本
经济
• 1, 产业结构 • 在上文提到的“北京上海投资环境 比拼”调查问卷中,关于产业结构 的问题,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上海比 北京更有优势。 • 在现有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潜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投资集聚效 应和规模效应、金融服务业发达程 度、行业竞争程度、外资企业盈利 水平、市场准入限制、企业整体创 新能力等9个问题中,均有超过60 %的被调查者认为上海比北京更有 优势。
•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更偏重于经济,许 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有两个总部。北京的总部更 多地在于“政策公关”“政府公关”,而上海则 更多地是市场中心。 • 用一位外企主管的说法来总结投资的政治环境影 响就是,北京是出政策的地方,任何企业都不可 能忽视目前政策在中国市场中的重要性。但真正 的市场经济,政府只是起一个服务与协调的作用, 将来政府的角色会越来越轻,企业看重的还是当 地的市场环境。
• (三)行政管理权。 上海的行政管理权划分的比较清晰,企 业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 北京则不同,北京的行政管理权已经分 摊到街道,很难统一。
(四)官员的管理素质
上海 • 官员基本能在框架内执行管理职能,职责划分清 楚。企业进入与投资相对便利。 北京 • 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的解释权,权力寻租严重。值 得一提的是,北京市为了防止深度腐败,采用了 官员轮换制。结果是,企业刚刚跟一批政府官员” 沟通“好,接着就要去“沟通”下一批,在同一 件事上要常年累月的打点不同的管理
观念和信仰
• 北京人轻商。
• 北京人有牢固的尊卑贵贱的世俗观念。他们热衷于挣大钱,不屑 挣小钱,不知薄利多销的为商之道。在北京人的价值系统中,义 气、勇敢、大度备受推崇,而精明、乖巧、圆滑、怯懦、利益的 算计为北京人所不齿。北京人的这种轻商观念,也正是它服务行 业落后和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的根源之一。 • 北京人时间和效率意识较差。 • 生活简单粗放,顺其自然、不刻意雕琢,和上海人比,北京人重 视宏观思维,热衷于整体、宏观、战略和方案的研究。 • 上海和南方的理论研究注重实用、微观、可行性、可操作性 •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北京人谈一件事不太谈及成本,只要能成 就行;而上海说,我要做这个事首先要算,开一个店铺要多少钱, 到时候推广要多少钱,每一步都在算,保证自己每一步可以进也 可以退,至少有一些比较精明的计算在这里面。
66367 55151
•上海的人均生产总值约合6.6万,而北京仅5.5万,从 中国的两大城市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市 跟上海的差距
back
政治因素
• (一)行政管理的效率。 上海的行政管理比较统一,透明度较高。 北京不同,各区县有自己的算盘,政策执 行上不透明。
• (二)证照 • 上海 • 政策有连续性,而且一个红头文件 (法规)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可操作 性强。 • 北京 • 政策没有连续性,每个政府机关下达 的文件(法规)有时与其他单位相互 矛盾
• 因而相比较来说,上海人的商 业意识要强得多,只要新开发 一个小区,马上就有经营网点 跟上,而北京不行,商业地段 仍比较集中,而且只有开发比 较早的小区才有较为齐全的商 业设施。
教育
• 北京和上海是目前我国两个最大的科技教育基地, 城市人口的素质普遗较高,尤其北京是我国最大的 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技术人才积聚之地。 • 新世纪初,北京高等教育普及率达 16% ,上海为 6% ,北京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在国内城市中遥遥领 先。 • 北京共有各类高校68所,在校师生约30万人,以 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 • 科研机构213家、科研人员38万,北京的两院院士 超过400名,占全国的36%,比上海的119名多得 多。
back
社会文化
• 沟通方式和语言 • 从大的方面来讲:上海人的文明习惯,是近百年在 西方法纪的约束下逐渐形成的,与西方文化有着历 史的和精神的深刻联系,因而上海人更愿意与外国 人说外语。 • 而在北京,更多的当地人会认为,既然你来到中国 就应该入乡随俗说中文。所以许多外国人感觉,到 北京才是到了中国,而在上海,更像是在纽约。 • 从小的范围来讲:无论是在公司中,还是行业中, 北京相对上海更容易形成一个小的圈子,在北京朋 友之间的互相沟通、帮助和支持更重一些。而上海 则更小资更功利主义一点,更关注自己这滩事,关 注自己能赚钱、买房、买车,对于朋友和伙伴间的 关注程度也只是与自身利益直接挂钩。 •
2,收入与消费水平
• 就整体收入而言,07年北京居民平均每人 月总收入达到1822.26元,为全国各地区最 高,可支配收入为1612.56元,居全国第二。 同时,上海人均月总收入比北京少12.42元, 屈居全国第二,但在可支配收入方面,则 比北京高出12.96元,位居全国第一。 • 在消费方面,总的来说上海消费稍高。生 活成本明显要高于北京。


3,经济产出
2007年北京上海经济产出对比
人口 (约数) (万人)
其中 生产总值 (亿元) 第一产业 (元)
人均生产 总值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元) (元) (元)
上海 北京
1633 1836.6
12188.85 9006.2
101.84 101.3
5678.51 2479.3
6408.50 6425.6
• 可见,在教育方面,北京的 每项指标都优于上海。 • 值得一提的是,两座城市的 智力密集不仅位居国内最前 列,即使与其他国际大城市 相比也并不逊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