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说明书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⑴物理性质:通常SO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沸点是-10℃)。
易溶于水(1∶40)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⑵化学性质:①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SO2+CaO=CaSO3;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和CO2与碱反应类似)NH3·H2O或Ca(OH)2用来吸收SO2H2SO3酸性>H2CO3酸性,SO2和NaHCO3、Na2CO3反应H2SO3酸性>H2S酸性,SO2和Na2S反应②氧化性:SO2+2H2S=3S+2H2O③还原性:能被Cl2、Br2、I2、Fe3+、KMnO4、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成高价态硫元素。
SO2+X2+2H2O=H2SO4+2HX(亚硫酸的酸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漂白性,与水的反应,用途:漂白剂、防腐剂、制硫酸.)液态二氧化硫的密度是1.4×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1400㎏/m3。
标准状况下气态的二氧化硫的密度是2.9千克每立方米2.9㎏/m3。
空气是29g/mol 二氧化硫是64g/mol,所以二氧化硫比空气重危险性类别:三星级侵入途径:通过呼吸系统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二氧化硫在土壤中可以生成硫酸或亚硫酸,使土壤和表层酸化,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地表植被的死亡,是很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燃爆危险:本品不自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患有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对这种气体最为敏感,就是正常人在二氧化硫浓度过高的地方呆得太久也会生病。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只有1ppm时,我们就会感到胸部有一种被压迫的不适感;当浓度达到8ppm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浓度达到10ppm时,咽喉纤毛就会排出粘液。
1ppm是多少呢?1ppm是一百万分之一,是一个相当微小的比例,它相当于100千克水里的一滴酒精,5000千克盐中的一匙糖。
二氧化硫的危害还在于它常常跟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进入人和其它动物的肺部,或在高空中与水蒸匙糖。
二氧化硫的危害还在于它常常跟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进入人和其它动物的肺部,或在高空中与水蒸气结合成酸性降水,对人和其它动植物造成危害。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因此,我们的大气污染是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1989年,科学研究人员对北京的两个居民区作了大气污染与死亡率的相关值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每增加1倍,总死亡率增加1l%;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倍,总死亡率增加4%。
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城市二氧化硫污染。
二氧化硫吸入过多,会引咳诉,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你经常在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工作,应注室内意及时透风.预防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
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
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
二氧化硫浓度为10~15ppm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膜的分泌功能均能受到抑制。
浓度达20ppm时,引起咳嗽并刺激眼睛。
若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8小时,支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损。
浓度达400ppm时可使人产生呼吸困难。
二氧化硫与飘尘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把二氧化硫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
若飘尘表面吸附金属微粒,在其催化作用下,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增强约1倍。
长期生活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由于二氧化硫和飘尘的联合作用,可促使肺泡纤维增生。
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纤维性病变,发展下去可使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
二氧化硫可以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
据动物试验,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因子的发病率,在短期内即可诱发肺部扁平细胞癌。
二氧化硫污染及其治理二氧化硫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为矿物燃料(煤和来自石油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油)的燃烧,某些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治炼和硫酸厂的尾气等。
目前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SO2的总量不少于15亿吨,其中矿物燃烧产生的共占70%以上(而其中煤的燃烧所产生的约占15亿吨的65%之多)。
大气中SO2含量达到0.3ppm就能对植物造成伤害,达到8ppm人就感到难受。
高浓度的SO2会使敏感的针叶树脱叶致死。
苔藓植物如尖叶提灯藓和鳞叶藓对大气中的SO2特别敏感,可作SO2污染大气的指示植物。
SO2在大气中一般仅存留几天,除被降水冲洗和地面吸收一部分外,其余的被空气中的飘尘、氮氧化物及水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酸雾,使气能见度降低;硫酸酸雾能长时间迷漫在大气中,遇雨形成酸性降水,称为"酸雨"。
酸雾、酸雨都会损害作物、腐蚀建筑物、金属,造成严重灾害。
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罪魁—煤平均含硫量约为2.5%~3%。
为治理煤燃烧时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一种办法是事先从煤中除去硫。
但是只有一部分煤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FeS2)的形态存在;这样的煤以脱硫工艺处理后其含硫量可降低到约为1%。
大部分的煤中还含有较多的有机硫化合物,这样的煤以脱硫平均只能除去原含硫量的约40%。
另一类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办法是处理生成的二氧化硫。
高浓度的SO2(如某些有色金属治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可直接用来生产硫酸。
低浓度的SO2多用碱吸收法处理,已采用过的及还在采用的碱性吸收剂有石灰浆液、石灰石浆液、氢氧化镁浆液、氨水、氢氧化钠等。
例如用石灰浆液吸收SO2,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SO2+Ca(OH)2=CaSO3+H2O还可进一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CaSO3氧化为石膏(CaSO4·2H2O)应用,反应方程式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
但是,至今还汉有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治理SO2污染大气的办法。
在网上还看到到一种处理二氧化硫烟气的方法一种含二氧化硫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依次为:(1)将炉渣磨成粉末,然后加入水配成浆液;(2)用泵将浆液打入吸收塔中与塔内二氧化硫烟气进行反应;(3)吸收塔下部出来产物溢流到循环槽,供循环利用,待反应完全后,一部分输送到沉淀池内;(4)经沉淀澄清,把上清液打入料浆槽循环使用,而反应物经过滤后制成有用产品。
二氧化硫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概要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硫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 dioxide中文名称2:亚硫酸酐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 41CAS No.: 7446-09-5分子式: SO2分子量: 64.06分子结构与极性:V形分子,极性分子。
物理性质密度和状态:2.551g/L,气体(标准状况下)溶解度:9.4g/mL(25度)色态:常温下为无色熔点:-72.4度(200.75K)沸点:-10度(263K)化学性质二氧化硫可以在硫磺燃烧的条件下生成S(s) + O2(g) → SO2(g)硫化氢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2H2S(g) + 3O2(g) → 2H2O(g) + 2SO2(g)加热硫铁矿,闪锌矿,硫化汞,可以生成二氧化硫4FeS2(s) + 11O2(g) → 2Fe2O3(s) + 8SO2(g)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HgS(s) + O2(g) → Hg(g) + SO2(g)应用:二氧化硫尤适用于酒精的防腐剂和干果,可以抵抗微生物的侵袭,可以使水果可口,它还是一个很好的还原剂,在水作用下它可以使物品褪色,是一种漂白剂,常用于对纸张和一些像布一样柔软的物质漂白。
但这种漂白作用不会持续太久,可以被转化为三氧化硫,一边制取发烟硫酸,按照Claude Ribbe在《拿破仑的罪行》一书中的记载,二氧化硫在19世纪早期被一些在海地的君主当作一种毒药来镇压奴隶的反抗。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二氧化硫≥99.9% 7446-09-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