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

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

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问题,参照国外跨国公司及大企业集团的做法,1993年,国家经贸委联合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率先在全国提出了《鼓励企业集团组建技术中心的实施办法》,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郑重提出:“中国正在实施创新工程,促进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经贸委在近几年加大了组建技术中心的力度,制订并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组建技术中心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列入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在2000年前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为加强我市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我局联合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制订了《深圳市工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考核办法》,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修订)》中亦明确提出对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支持,上述《办法》实施以下,我市大中型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技术中心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它已开始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一、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概况我市大中型企业中90%以上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

至目前止,我市12家列入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中已有8家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其中经国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有7家,包括华为,我市共有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经我局等有关部门认定的市级技术中心有4家,有的企业在技术中心的统筹下,还专门由市科技、计划等部门委托成立了某专项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如,中兴技术中心设立了DCS1800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康佳技术中心设立了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研发中心,黎明技术中心设立了电脑网络研发中心。

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见表一。

表一2000年度深圳市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表从表一可以看出:(一)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较高。

截止11底,全市12家技术中心共投入开发经费29.33亿元,比上年度增加了7亿多,占12家企业总销售收入5.78%,高于全市平均3.94个百分点,而华为、中兴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每年都超过10%。

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强大的R&D投入,促进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企业经营进入了良性发展,像华为、中兴等企业,每年的工业产值都以翻番速度增长,在我市工业企业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

(二)技术力量雄厚。

我市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总人数为13009人,比上年增加3737人,研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5%左右,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开发人员超过45%。

其研发人员中80%以上具有本科学历,博士、硕士生占40%,高中级职称所占比重超过70%。

12家技术中心都与国内著名高校(如北大、清华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学研联合进一步加强,效果显著。

各技术中心已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科研人员队伍。

(三)技术开发方向明确。

我市技术中心主攻方向主要是电子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如华为、中兴、特发主要集中在通讯方面。

赛格、桑达、康佳、华强主要开发电子产品。

三九、海王着力于生物医药研究。

石化主要开发新材料。

二、技术中心主要职责:根据国家经贸委对技术中心的要求和定位,技术中心不应是某单项产品、纯技术的研发机构,而是集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市场研究、投资决策、人才培训、产学研联合、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于一体的实行独立核算、不自负盈亏的支撑企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门,这也是与其它开发中心(包括工程研发中心)不同的关键之处。

具体来说,技术中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职责:(一)参与制定集团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二)研究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力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质量名牌产品;(三)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体系,充分利用高校、研究院所的人才资源,结合企业资本、设备优势,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四)进行开展技术、市住信息惧和研究,为企业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信息;(五)为企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服务。

三、技术中心组织机构技术中心是企业自行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

目前我市各技术中心本着精干、高效、创新的原则,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均已建立起了实行主任负责制的技术中心架构。

技术中心实行独立核算,但不自负盈亏,在集团(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我市技术中心组织架构见下图:技术中心由企业主要领导兼主任,并设立技术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作为咨询评评估机构,各研究室市场、行政、财务等部门作为执行机构,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决定及实施程序,初步建立了效益与成果挂色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及市场动态,尽快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康佳、华为、中兴均已在国内(北京、上海、南京等)、海外(美国硅谷、俄罗斯、印度等)设立了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四、技术中心主要成绩我市企业自开始组建技术中心以下,始终围绕企业生存、发展、壮大这一目标默默耕耘。

近3年来,全市12家技术中心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902项,申请专利442项,授权专利297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有53项。

获省优秀新产品奖有33项,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有91项。

去年,12家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和实现利税分别为371.05亿元和29.67亿元,占12家企业销售总额和利税总额的31.62%和21.51%。

技术中心已成为推动企业及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成绩见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技术中心开发的产品有“三高一强”特点:一是技术含量高。

从12家企业技术中心开发的产品看,其技术水平基本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以上,有相当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如康佳高清晰电视;中兴数字程控交换机、会议电视系统、波分复用系统、CDMA移动通讯系统及移动电话;华为0.18umIC设计、GSM移动通讯系统、SDH传输系统,C&C网络一体化平台;赛格光栅雷达显示系统;桑达路由器;三九中药电子调配机等都是国内首创产品,其技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并与世界同行并戾齐驱。

特别是在IC设计技术中,中兴、华为已被国家指定为实施“909工程”企业,他们设计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全部与自已产品配套,使其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

二是产业化率高。

技术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力促科技成果产业化。

全市技术中心开发的900多项新产品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及商品化的有870多项,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化90%以上。

而海王、康佳等技术中心研发成果全部由其本集团系统内消化并转化为商品。

而且每年实现新产品销售率达60%以上。

也有些技术中心开发的项目转让给其他公司生产的,如赛格技术中心研发的逐行扫描电视技术及燃油加油机税控装置等成果分别转让给华强、颖臻等公司生产,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产品附加值高。

如海王公司产品销售总额中,新产品销售率67.1%,新产品利税率达66.6%,还有黎明光电集团新产品利税率达49.99%。

一强是市场竞争力强。

由于技术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瞄准市场开发产品,如康佳电视机、三九集团的三九胃泰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产品销售长盛不衰。

特别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交换系统、接入系统、传输系统等产品在国内占据了半壁江山。

如华为公司两个国家级新产品C&C综合业务交换机和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去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和27亿元。

技术中心开发的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企业主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技术中心存在主要问题几年来,我市在加强企业技术开发、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中得到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技术中心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国家、省市对技术中心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有些企业领导对技术中心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长远眼光,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技术中心对企业发展作用,宁肯花大钱买技术,不愿花小钱开发技术;(二)各企业R&D投入不平衡,R&D投入大于销售收10%的只有两家,还有4家企业R&D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2%。

R&D投入小于销售收3%的企业是难以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

为什么华为、中兴经济增长每年能以翻番的速度发展,就是因为他们舍得R&D 投入,没有投入,哪来产出;(三)技术中心工作成效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

康佳、华为、中兴等每年都有两位数新产品推向市场,并申报一批专利技术,而有的企业几年来开发的产品也没有几个,且市场反应欠佳;(四)国有综合性企业集团与(如赛格、华强、特发、石化等)与专业性较强的大企业(如中兴、华为、康佳等)在技术中心的定位、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均有较大的差异,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中心开发的成果很快就转化为商品,而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在产品开发方面上有时会出现集团总部与属于企业脱节,即集团安排的技术开发项目,难以得到属下企业的接受,开发与生产不协调。

五、下步工作计划组建技术中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燕尾服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将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一)继续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中心建设力度,力促企业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使技术中心真正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部门。

争取每年在大中型企业中组建5家市级技术中心,并在现有的市级技术中心推荐3家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每年争取获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1-2家。

(二)对照市经发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的《深圳市工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考核办法》的要求,加强对现有技术中心考核工作,对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促使技术中心在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企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技术中心将取消其技术中心资格。

(三)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

技术中心企业每年技术开发投入应占销售收入3.5%以上,在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上,要瞄准本行业国内外最高水平,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促使企业形成“开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良性循环。

(四)引导、附带技术中心在抓好技术创新的同时搞好机制和管理创新,进行大胆探索、从而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来。

(五)鼓励有条件的技术中心开展与国内外著名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开拓视野、培养人才、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每年举行一至二次技术中心负责人座谈会或技术中心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互通信息、取长补短,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市各种类型(综合型、专业型)企业组建技术中心的可行性路子,使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更有成效,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主题